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8日 11.1°C-14.2°C
澳元 : 人民币=4.83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囤还是不囤,这是个问题

2020-03-04 来源: 澳洲网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最早,是看到昆士兰一位感染教授呼吁市民适当储存食物和药品、以对抗新冠肺炎疫情时,笔者心里就一震,吐槽说这位专家是对市民“适当”囤货的能力怕是有什么误解了。果然,几乎在同一天,就看到有报道说一澳洲妈妈把家里5个储存室都塞满,甚至用大鱼缸养起来活鱼。再到这过去的一周,不断看到微信朋友圈发出的超市货架清空的图片,货物包括但不限于:消毒水洗手液止痛药饮用水厕纸麦片罐头大米宠物用品……乃至于原本淡定的笔者也忍不住问到处问人,要不要也囤点?这个疑问不知道能否代表一部分人,他们像笔者一样,正处于是否应该囤点货、理智与情感的挣扎中。

囤还是不囤,这是个问题 - 1

一边是理智告诉我们应该如常消费。因为以目前澳大利亚乃至世界的经济生产水平,一般的日常物资供给都是过剩的,特别是粮油食品等基本需要,在无战争无大灾难的情况下,澳洲这几千万人总能满足到(大不了省着用就是了)。澳洲政府、厂家也呼吁大家要冷静,货物足够供应,不需要哄抢,更不需要产生心理恐慌,造成混乱。

但是,情感上,看到朋友圈的图片、再看到超市部分清空的货架,个人难免担心——那么多人(包括本地西人)都开始抢购囤货,就像银行挤兑一样,肯定会导致出现区域性暂时性供应不足,到真有需要买不到怎么办?

就像口罩,之前有人听政府呼吁没有“囤”,但是很多人抢购了,现在一罩难求,想买也买不到,万一疫情在澳洲爆发了,戴口罩想增加点防御也不得;现在朋友圈、微信群、购物网站有兜售口罩的,但产地不明,真假难辨,价格还高的吓人。所以,现在能抢到大米厕纸,还没有高价,就多买点,反正都会用的,总能吃到总能用到。

于是,原本自认为较为理智的那一部分人,被一拨先紧张起来的人“攻陷”了,沦陷成新一拨紧张的人,再影响着下一拨人,形成了羊群效应,一发不可收拾。

想想,连我们这些自认为信息来源充足、分析能力较高、有较理智心理防线、对政府对供求市场都具信心的媒体人,都逐渐变得脆弱、动摇、从众,何况是有家有口有宠物、要照看一大家子的民众。

囤还是不囤,这是个问题 - 2

在写编辑结语时我们不厌其烦地循循善诱:要理智分析,不要被带节奏,但越是这样说,朋友圈的表现却往往适得其反,结果反而是小编自己禁不住下班经过超市也顺手带一包厨房纸。

所以不能一味怪媒体发布信息误导,更不能责怪社交朋友圈的个人表达,要知道如何建立国民强大的心理防卫机制,这是一个国家级别的防卫命题——在世界性灾难事件面前,不产生更大恐惧,不令社群产生更大危机,民众的行动不会令灾难雪上加霜,乃至做到“团结”“同舟共济”“保护弱者”。

现在暂时只是一个致命率不高的病毒,如果他日遇到更大的危机灾难,我们会如何?澳洲这个国家会如何?是理智占上风?还是受情感驱动?我们能不能在遇到困难时,从政府、大机构、商家,到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国人,都能有条不紊沉稳面对,既能保护自己,也团结起来保护他人,这也许是未来政府和民众需要一起探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隔壁将军
隔壁将军 2020-03-04 回复
脑子🧠🈶️毒瘤
songyu
songyu 2020-03-04 回复
傻老外,没见过世面
安小安_Agnes
安小安_Agnes 2020-03-04 回复
真的到了那个地步你囤货只会增加被抢风险
腐Sa
腐Sa 2020-03-04 回复
我反正买好了2礼拜食物
猫猫咪yann
猫猫咪yann 2020-03-04 回复
有啥可囤的,还没到那时候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