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誓死不嫁外国人”,不如先看懂外国人永居条例(组图)
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这次公布的条例意见稿能不能达到引进人才的目的,是不是符合国情,会不会带来什么问题,需要进行怎样的修改或处理。
这几天,很多人都被网上“中国男孩保护中国女孩”的热搜词搞得莫名其妙。
点进去仔细一看,满屏充斥着“誓死不嫁异族人”“华夏儿女不容玷污”之类的言论,让人看了之后让人恍惚间以为回到了封建王朝,中国女性要集体被逼外嫁异族了。
一开始看到这些讨论,不少人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外国留学生欺负女大学生”之类的恶性社会事件,又或者哪个女明星找了个外国丈夫,才引发了闲得发慌的网友们这股莫名其妙的愤慨。
没想到,这股情绪的源头却来自前几天一个官方的正式文件:27日,司法部27日发布《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详细阐述了外国人取得永久居留的条件和审批流程等内容。
在网上,这份条例直接被解读为“让洋垃圾来占领中国”,甚至还流传出了“有专家鼓励女大学生和黑人联姻”的谣言。而所有的相关讨论都沦为了小学生水平“矫情文学”的表演现场。
比如有人宣称条例通过的话要“着汉服坠高楼”,就差自导自编上演一出“昭君出塞”;
还有的脑补出“金陵十三钗”的剧情,对即将遭受“荼毒”的小妹妹们喊话“不要怕,姐姐们会替你去的!”
还有前文提到的要保护中国女孩的“中国男孩”们,宣布会“八抬大轿将你们娶进家门”。
更搞笑的是,这类“角色扮演味”满满的幼稚言论随即又遭到了“不需要被保护”的女生们的嘲讽和猛烈抨击。
闹成这个样子,让人不禁猜测这个条例里莫非写了什么强制对外联姻之类的幺蛾子条款。
结果翻完整个文本之后不禁一头雾水:一个看起来正常到有点枯燥的条例意见稿,是怎么跑偏到中国男孩和中国女孩的“写作文”和对骂上来的?
不得不说,条例引发网络争议,确实是因为其中的一些条款触发了公众对于社会公平的担忧情绪。
处在争议中心的,首先是“永居标准是否过低”的问题。
比如有学者认为,在对永居亲属的永居申请方面,不该把永居外国人和中国公民等同处理。
而按照现有条例,如果一个外国人拿到了永居身份,那么理论上TA的父母、配偶都能在满足一定条件后申请到永居。标准与入籍公民的父母、配偶申请永居身份相同。
然而以大家比较熟悉的美国为例,只有你加入了美国国籍,你的父母才能申请绿卡(即美国永居身份);而仅仅是持有美国绿卡的人,其父母并不能因此获得申请绿卡的资格。而在配偶申请绿卡方面,入籍公民和绿卡人士也有相当的区别。
同时也有不少人提出,将受理申请和审核材料的权力下沉到县级机关,也给权力寻租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更加引发大众不满的点在于学历标准: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在中国境内工作满三年可获得永居身份。
单看虽然问题不大,但是也有网友质疑国内高校对留学生招生标准低、学历含金量不够,可能会造成大批“野鸡博士“获得永居身份。这也是导致不少人担忧“本国公民发展空间被挤压”的重要因素。
此外,不少人还提出,条款中没有限制“无犯罪记录”,也未强制要求雇佣永居人士的企业为其缴纳社保、公积金等,导致权利义务不对等。
再加上对境外收入的缴税没有进行严谨的规定和限制,事实上在变相鼓励富人海外生育获取外国籍,再获取永居外国人身份。不仅能获得额外的权利,更可以极低成本转移财产。
当然,在所有的问题中,最引起网友焦虑的地方还在于:
国内城乡间存在发展上的不平衡,而直接以“居留地”的概念抹平城市间的差异,事实上是给了外国永居人士“额外的好处”。
再加上一人永居全家“绿卡”的一拖N模式,引爆了大众对社会公平性的担忧。
正因为以上提到的种种问题,目前的《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的确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
但重点就在于,这个条例尚在征求意见当中。按照正常的流程,本应该是在专家和大众的关注下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或者重拟。
但是由于行政法规本身与普通人之间存在专业壁垒,能够有耐心通读文本、有能力分析漏洞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加上意见反馈渠道的不够通畅(目前可以通过司法部官网或邮寄信函的方式提出意见,但由于不方便很多时候沦为形式),以及民众习惯对“参与社会议题”这件事抱有消极态度。
于是严肃的讨论沦为边缘化和无意义。
有网友反映,官方的投票渠道常常出现乱码和报错,使用感很差。
而网友的不满情绪,究其根源其实在于,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曾或多或少遭遇与外国人的“差别对待”。
有以色列游客丢了钱包,公交人员特地驱车从杭州送到上海:
但国内很多网友的经验却是,如果丢的不是贵重物品,往往只能自认倒霉;
还有网友去快餐店点餐,眼看着前面的外国人在前台完成了付款、拿餐的全过程,轮到自己时却被店员告知“要去自助机上点餐”,理由是“外国人听不懂中文,需要特殊照顾”。
而这种差别对待又常常跟一些嚣张跋扈的外国人形象绑定。
据环球时报官博报道,去年7月福州一名外国人因为在马路上推搡交警。视频引发众怒,但当事人一开始只是被批评教育并书面悔过。
再加上个别“外籍人士打人”之类的新闻,国人对于非精英移民的不满在舆论场上不断被激化,逐渐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
而这次一份笼统含糊的条例,恰好撞上了大众多年来对于外国人享受差别待遇的愤怒,也唤醒了对“大批低素质移民涌入国门”的想象。
于是,条例的种种具体问题最后被简化为了“洋大人来占领中国”,又进一步演变成吸引人眼球又戳中性别痛点的“外国男人强行与中国女性结婚以求永居”。
但其实唯一跟婚姻问题沾边的条款就是“配偶为居住在境内的中国公民,共同生活五年且每年实际居留不少于9个月,可以申请永居资格”。
5年的要求与不少国家相比可能过于宽松,但是完全与什么“强制联姻”不沾边,而且是可以通过修改和完善来解决的问题。
然而网友在激愤的情绪当中走向了极端,借题发挥变成了对“外国人来中国抢女人”这件压根不存在的事实的攻击:
高涨的愤怒再混合上网络上盛行的低幼化、中二话表达语境,就变成了“坠高楼”“上战场”之类你死我活的悲情大戏。
有人祭出了“要么十里红妆要么白绫三尺”这样仿佛古言小说中为爱殉情的的悲凉剧情。
还有人直接把自己想象成了到了年纪就要送去“联姻”的小家碧玉,打算为了自由和尊严拼死相搏(误)。
当然,幼稚的不止有看多了言情小说的小姑娘,还有这些不知道要跟谁“生死决战”的中二男生们。
这些“矫情文学”的花样再多,都逃不过一种对抗语境。通过发表类似的言论,人们在自己的想象中打败了虚拟的敌人,获得了一种类似“中国武术打败外国拳王”的民族自豪感。
但是无论是“保护中国女孩”还是“宁死不嫁异族人”,摆脱不了的是这种表达方式下隐含的对于女性的物化和自我物化。
“中国女孩只属于中国男孩”暗含了男性对女性的占有欲;动不动就“白绫三尺”体现了老旧的贞操观。而当这种越来越多人沉浸到这种“创作”当中,往往又会产生更加让人不适的言论。
还有人抖一些“黄玉米变花玉米”之类的机灵,让不少人觉得被冒犯:
更不要说那些充满了种族歧视和性别双标的言论:
这些言论中可能有开玩笑的成分,但无疑正逐渐越过了国内舆论场中有关性别讨论的底线。于是,又引发了有关性别对立的新一轮骂战。
你说中国男孩口中的保护都是为了抢占“女性资源”;
我说想嫁华夏儿郎可以,有本事你别趁火打劫要彩礼;
你说喊着“我娶十个也轮不到外国人一个”的男孩们天天幻想娶个乌克兰老婆;
我说中国女性嫁外国人是崇洋媚外的“不要脸”行为。
本来就有点借题发挥的“一致对外”,最终沦为了男女之间的互相抨击。而真正需要得到重视的条例本身反倒不再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如果我们从骂战中抽身来看这个条例,其实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引进外国人才的机制,对于永居外国人出台管理政策也无可非议。
而普通公众更理性的选择,也不是在网上写小作文自我感动,或者是将自己沉浸到性别对立的骂战不能自拔。
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这次公布的条例意见稿能不能达到引进人才的目的,是不是符合国情,会不会带来什么问题,需要进行怎样的修改或处理。
即使一个普通人的影响力很微弱,但有针对性的公开讨论和意见表达才会带来新的可能性。
别再让高涨的情绪模糊焦点,彻底放弃我们用发声来反映民意、推动现实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