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病毒更可怕!疫情已在全世界掀起“仇恨海啸” 专家:恐演变为全球大骚乱(组图)
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46岁非裔美国人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44岁白人警员绍文(Derek Chauvin)以膝盖跪颈致死,引发全国性示威及骚乱,令外界重新关注种族歧视、排外情绪以至警察滥暴等多项社会问题。这同时揭示,在全球夺去逾46万人性命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激发起国家、种族、阶级之间等多重社会矛盾。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月初警告,疫情已在世界各地翻起「仇恨和仇外海啸」(tsunami of hate and xenophobia),反对外来者的情绪激增。跟一世纪前的流感大流行不同,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已掌握足够科学知识及医学技术以理解病毒及防控传染病,人类如今已不再活于黑暗与无知之中,为何仍让仇恨蒙蔽双眼?
在弗洛伊德事件之前,「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在美国已持续数年,然而,今次骚乱的规模之大,可见美国社会的问题已超越种族,暴露的是更深层次的阶级问题。在新冠疫情期间,黑人受感染的比例亦比白人高,美国政府6月3日的数据显示,黑人佔该国人口近13%,但因新冠肺炎而死的佔比达23%。这不但反映能够负担医疗费用的黑人比白人更少,还有他们所面对的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
同时,参与示威骚乱的也绝非只有黑人,当中亦夹杂了不同种族及左翼激进份子。四处出现的抢掠潮,或多或少也可归咎于疫情下经济重创、失业导致贫穷加剧等问题。
古特雷斯警告疫情已在世界各地翻起「仇恨和仇外海啸」。(路透社)
随着疫情蔓延,各式各样的歧视和仇恨亦恍如海浪般扩散开去。首先是亚裔人士,尤其是华裔(专题),经常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例如3月初一名新加坡留学生(专题)在英国街头被打至头破血流,而且类似情况有上升的趋势。此外,有印度(专题)右翼人士将疫情爆发的责任推卸给穆斯林,甚至有前线英勇抗疫的医护受到歧视等事件。究竟这波比病毒更可怕的「海啸」是如何形成,我们又怎样才可以免于遭到莫名的仇恨伤害?
救人医护竟也遭歧视
根据英国警方的数字,伦敦针对「东方脸孔」的仇恨犯罪案件有所增加,2、3月共有166宗针对「东方外表」受害者的言语、网络及肢体攻击,比去年同期增加100宗。然而,普遍受害者皆未主动报案,故相信实际数字可能更高。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专题)早段时间频繁的「中国病毒」言论亦在世界各地传开及发酵。
在全球夺去逾46 万人性命的新冠肺炎疫情,激发起国家、种族、阶级之间等多重矛盾。(美联社)
如今,疫情持续近半年,人们对新冠肺炎的相关资讯和对病毒的认识有所增加,但亚裔人士遭到恶意针对和歧视的情况依然不断。近日,澳洲墨尔本有华人(专题)家庭连续数天被人在住宅外牆写上种族歧视的字句。
就算是拯救性命的医护人员,在部份国家或地区同样受到歧视。4月底,在印尼中爪哇省苏拉卡尔塔邦卡诺医院工作的三名护士被房东驱逐。其中一名受影响的护士Siska表示早前收到房东的短讯通知,「我刚起床时收到房东的短讯,要求我们立即搬家,因为我们在新冠肺炎的转诊医院工作。」她感到相当困惑,尤其是在此情况下很难找到新的住处。她坦言:「我们感到震惊、失望和冒犯,为何会被这样对待?我希望人们不要污名化医护人员。」
医护遭到歧视攻击的情况,在墨西哥、巴基斯坦和菲律宾亦有发生,甚至造成人命伤亡。墨西哥衞生部副部长Hugo López-Gatell表示,对医护人员受袭和歧视事件绝对不能接受。他认为:「在前线应对(疫症)的医护工作者,恰恰是最有可能提供帮助和最愿意帮助的人,因为参与救护工作而受到攻击。」
疫情中世代之争加剧
社会、经济不平等,加上这场世纪疫情,似乎促成了一股世代分裂风气。去年,网上兴起了「OK Boomer」的「网络迷因」(internet meme)和口头禅,正好代表着年轻人嫌弃或嘲讽婴儿潮世代的想法。疫情期间,更有些青年将新冠病毒戏称为「战后婴儿去除器」(Boomer Remover),在社交媒体上,年轻人感叹上一代不认真对待疫情的警告。同时,较年长的一辈则不满Z世代(泛指生于1995年至2005年的人)在隔离令下继续「饭聚」,继续派对。青年对上一代不满,更认为现今他们所承受的经济恶果,都是上一代遗留下来的。
疫情在全球翻起「仇恨海啸」,民众重新正视排外情绪及警察滥暴等社会问题。(美联社)
19岁少女Shannon O'Connor表示:「老一辈的人有特定的思维,与我们这一代的想法有所不同。他们大多不相信气候变化问题或者不信染髮的人可找到工作。」新世代则不愿花费唇舌,希望用行动证明上一代的想法有错。
了解网上社群的纽约(专题)艺术家兼研究员Joshua Citarella认为,「OK Boomer」大热的原因是它引起整个世代的共鸣,Z世代面对的学贷沉重、不平等现象加剧,网络上的政治两极化亦助长了不满情绪。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Cort Rudolph表示,「OK Boomer」这类玩笑可能加剧双方压力,「这只会令我们进一步分裂。需要重新关注的是,这并非老一辈对抗年轻一代,而是关乎每个人的事。」
多国的雕像也开始成为被拉倒的目标。(美联社)
除了跨世代的互相抱怨,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Jason Beckfield认为,劳动力不平等可能是疫情中最显着的分歧。只有约三分之一美国僱员表示,过去一年可以在家工作,而且大部份是拥有高薪厚职、良好医疗福利及有薪假期的白领阶层。从事基层工作,如工厂的蓝领工人和搬运工人则没有居家工作的选项,甚至无法享有医疗保障和有薪假期,当中不少人是女性和有色人种。「人们总是因为社会地位(低)而死亡,但通常不会被报道,这揭示我们社会中有大量深层次结构性问题。」
上述的种种社会矛盾及撕裂,或多或少都解释到这场因黑人被警员滥杀引发的示威和骚乱,乘着这股疫情下的「仇恨海啸」,最终演变成一场大骚乱。
人类有能力应对疫情
《人类简史》(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作者、以色列历史学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 - 由瓦尔赫拉利)的着作不乏有关人类与瘟疫的探讨,他提出人类的三大天敌:飢荒、瘟疫及战争,鑑于人类在二十世纪的成就,这三种情况来到二十一世纪已是可控的。他近日接受台湾(专题)传媒访问指,人类显然不可能避免有新的传染病出现,这场大流行危机最大敌人并非病毒,而是人类自己心中的恶魔:仇恨、贪婪、无知。
他回顾十四世纪黑死病疫情,疫症带走了欧洲四分之一的人口,当时的人由始至终对病因都毫无头绪,陷入全然的无助。相比起今天,科学家只花了两周确认及完成了新冠病毒的基因排序,研发出检测方式,可见「人类有『能力』抑制疫情,并不代表人类总是有『智慧』运用这份能力。」
哈拉瑞认为疫情最大敌人并非病毒,而是人类自己心中的恶魔。(Facebook)
他认为,如果人们只是把这场疫情怪罪于外人和弱势族群,如果企业只关心自己的营利,或者选择相信阴谋论,要克服这场疫情就会变得难上加难。
「我要求世界上每个人反对仇恨,尊重彼此的尊严,并把握一切机会来宣扬仁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寄语道。在疫情期间,欧洲各地有亚裔人士蒙着眼,身上挂有写着「我不是病毒,我是人类!不要歧视我!」的纸牌,希望途人可以主动上前拥抱自己。在全球这个艰难时期,仇恨并非唯一选择,正能量更有助令人类从疫情困境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