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领馆风波:中国人“尴尬反美”的故事始末(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对美政策的困境:如何保持强硬但避免“分手”——这是近期美国《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的一篇分析文章。内容写道,过去中美冲突,特朗普(Donald Trump)还会打给习近平沟通,但现在沉浸于选举中的特朗普对解决中美冲突危机毫无兴趣。而习近平,是否会有主动化解危机的姿态?
最后话锋一转,《纽约时报》引用了一位美国学者的话、为特朗普的对手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小拉一下票——习近平若为了“得到一点东西而做出让步,这是否会在(中国内部)被视为软弱”、“拜登和其团队可能有能力找到(中美关系)的平衡点”。
因为习近平的强势,加上这几年中国“战狼外交”,外界很容易解读为中共现在弹性不够大、“若软弱可能引起民意反弹”。在讲这话时需要先看一个故事:1999年5月7日,中国驻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使馆被美军轰炸,最后三名中国人丧生。美国至今仍称那是意外,中国普遍认为蓄意。
2020年7月24日星期五,警察在休斯敦中国总领事馆外设置路障。(美联社)
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的自传中,克林頓回忆那場事件。在事件发生后他致电江泽民,江泽民未接听电话,一个礼拜后终于接听。据克林顿的书中描述,他(江泽民)知道克林顿不会这么做,但是江泽民确实认为有人故意在中美之间制造分歧。
不管这些话是不是实话,但现实是,那时中国各地民众群情激昂,冲到美国大使馆前抗议,中共则是非常隐忍克制,支持民众抗议,但同时强调“社会稳定”之重要性。
那时有太多人主张政府“开战”、一报还一报。
而那时,江泽民在一场相关会议上是这样说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有一条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就是要加紧把我们自己的工作做好,大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
“在这个世界上,最后还是要拼实力的。我们要卧薪尝胆,一定要争这口气。”
二十年后,2019年5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写下一篇“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北约轰炸二十年的记忆追溯”,内文结尾采访了一位当时曾“主战”的中国民众,该民众在塞尔维亚的“轰炸事件纪念碑”前表示,“我们当时是发展最快的国家,每年经济都是两位数增长。如果我们那时候因为战争而停止发展,我们会损失很大。”
“我是一个比较激进的人,通常会更倾向于战争手段。但回想起来,我觉得他们当时做得对,因为我们现在已经能和美国人平起平坐了。”
中国一直明白,面对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再愤怒、再反美,都只是“现实地(或是尴尬地)反美”。中美的实力差距决定了这个现实。这点中共明白、中国人普遍也明白。
美国看见的,是习近平的强硬、是中国网民“战狼式”地叫嚣,但中国声音渐大,不是习近平或中共的缘故,而是整体实力的提升。中国一方面明白,实力提升换来发声的资本;一方面也太清楚,中美之间仍有差距,中国外交除了“广泛交朋友”之外,更要对当前中美对峙有策略。
许多西方主流媒体认为,“北京不能在美国的密集攻击面前表现软弱”,因为民族主义,因为中国网民的“战狼”情结。这个角度非常偏颇,只从非常片面的现象去描述。
中美贸易战以来,中共在网络上被民意骂“软弱”的次数还少吗?中国民意一开始沸腾,而后也明白“中美现在不能撕破脸”,这种现象更是不胜枚举。从二十多年前的使馆被炸,到孟晚舟事件,再到现在。
不管特朗普多叫嚣,美国选举又有多少人打抗中牌,对于中国而言,中美关系必须在对峙下走出一条路。在美国普遍反中的情绪下,中国上下仍有这样的共识。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