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瓶内疑现活蛆!这家千亿企业一个月连曝两次红灯 回应称“保存不当”(组图)
在广州日报报道海天酱油疑现活蛆后,9月17日,爆料人李先生又给本报提供了当时自己记录下来的图片和视频。在视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瓶内有疑似蛆虫在蠕动。
目前,因个人原因,爆料人已在社交平台上删除了这段视频,同时向记者证实,图片和视频确系自己拍摄。
随后,记者联系了某电商平台的海天官方旗舰店客服,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客服表示,不能对已售出且开封食品做出任何回答;而据浙江台教育科技频道此前报道,海天调味品公司在遇到类似酱油瓶内发现活蛆案例时,给出的回答是“开瓶后保存不当”。
海天酱油瓶内频频出现蛆虫,厂家归咎于消费者保存不当,消费者则认为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解读称:“海天酱油瓶内出现蛆虫事件,一方面和海天味业在生产酱油过程中的杀菌环节有关。另一方面,消费者是否合理使用及存放环境也会影响产品质量。出现一次蛆虫事件可能是偶然现象,但多次出现蛆虫事件,这不禁让人质疑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这也将严重损害该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信任度。”
截至记者发稿前,海天并未对此食品安全事件公开回应。
不过,朱丹蓬观察分析指出,作为调味品行业体量最大、利润最高的企业,海天味业在二级市场上曾受到资本的追捧和青睐,经历了近半个月的股价回调后,海天味业市值大幅缩水。如果此时在消费端屡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这将直接影响海天味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或将进一步对股价和市值产生冲击。
记者梳理公开数据发现。今年上半年,受益于疫情影响下“宅经济”的红利,海天味业半年营收同比增14.12%至115.95亿元,其中酱油产品贡献了66.25%;净利同比增18.27%至32.53亿元。
随之而来的是股价大涨,甚至在本月初,海天味业股价首次冲破每股200元,市值突破6500亿元。不过当日午后即暴跌,市值也大幅缩水。随后其股价整体呈下跌趋势,总市值也相较最高值时减少逾千亿元。
案件回顾:
9月16日,湖南的李先生向媒体反映称其购买的海天酱油在开瓶使用不到一周后,发现瓶内有活动的蛆虫。李先生说,平时的酱油买回来都是如此存放,但都没发现有活蛆虫,这次买的海天酱油,用了一周就长了蛆虫。这已经是海天味业近一个月内第三次被发现酱油瓶内出现蛆虫。
据“淮安爆料王”8月27日微博视频显示,一名女子称所购买的海酱油瓶内发现多个活动的蛆虫。该女子介绍称,自己于8月19日购买了一瓶海天生抽,生产日期为2020年6月30日,在准备炒菜时发现酱油瓶内有蛆虫。
网友称在海天生抽瓶内发现蛆虫 来源:淮安爆料王微博
两周后,浙江杭州也出现类似事件。
海天味业再曝蛆虫事件
据浙江电视台科教影视频道《小强热线》9月9日报道显示,杭州的周先生于8月24日在当地超市购买了一桶单价29.9元的1.9L海天味极鲜酱油,买回家不到两周,在一次吃饭后偶然间注意到酱油表面漂浮着十几只白色的虫子。周先生说他每次用完酱油,盖子都会盖好。视频显示,该款酱油的生产日期为2020年3月29日,保质期为18个月。
海天调味品公司客服对周先生表示,酱油在生产过程中经过杀菌消毒和高温过滤,从过滤角度看,虫子也不可能进入瓶中,可能是因为酱油开封之后,它的香气吸引了蝇虫导致的,是和周先生存放酱油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产品的质量问题。
董秘:不是企业品控问题
这完全不是企业品控问题。酱油生虫在夏天很常见,主要原因是开盖后,如未盖好盖子,酱油的香气会吸引苍蝇,有种苍蝇会直接产虫,因此有个研究机构专门做过研究,并出过一份科普视频。很多消费者都能正常理解这件事情。“我们公司产品生产环节会超细过滤,会高温巴氏灭菌,不能有虫子在产品中。”
张欣还表示,晚一些时候海天味业将对此事发布一份说明。
作为一家调味品企业,海天味业自公开财务数据以来就保持每年营收和净利润20%以上的稳定增长,也因此成为机构轮番推荐的“白马股”,2014年上市后一直受到市场追捧,股价一路高涨。市值接连超过万科、保利地产和中国石化,一度达到6500亿元。
过去6年,市场对于海天味业估值是否过高、是否存在泡沫的讨论从未停止过。海天味业所在的酱油市场究竟有多香?
9月3日,海天味业盘中摸到203元/股,创上市后最高,而在近期,经历暴涨后的海天味业也陷入估值过高的质疑声中,过去半个月股价已较最高点203元下跌超过20%。
截至发稿,海天味业股价为157元/股,下跌0.42%。相较于9月3日的高光时刻,市值蒸发超1500亿元。
9月18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与海天味业取得联系,对方表示,针对此事,“公司正在走内部的核查流程。”
据其介绍,海天味业是内部接到相关反馈之后开始核查的,“最近开始核查的”,核查方式包括检查相关产品质量、联系相关消费者等,对于核查结果何时披露,对方表示,“目前还不清楚具体时间,一旦有结果,我们会在两微披露,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