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中美角力下,四面楚歌的留美学生,能指望大选吗(组图)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打包好行李、搬迁新宿舍或退租居住的房子,想起年初曾经满腔热血地为了国内疫情而拼命筹备物资,他们不禁感叹万分。打开手机,收到的,感觉很多也是特朗普政府千方百计折磨中国留学生的新闻——近几天甚至还要禁止微信。这就是许多留美学生今年的写照。很多同学不仅要面对美国政府涉嫌间谍的影射,更是要受到国内网上的非难。
中美两国关系恶化到今天这种局势,使得许多学生都得重新计划自己的学旅。我们究竟怎么样才能保全自己,并尝试做出改变呢?这些曾经被誉为建设中国未来才子的学生们,在波动的国际环境下,感到被中美两方所排挤,最后只得匆忙收拾行李,在一片唾骂中回到自己的祖国;要不然,鉴于美国签证政策愈发严格,他们只得继续在未必能读完毕业的学校上课、在未必有工作前途的国家试着留下来。
虽然作为外国人并无投票权,但中国留学生们的确期待着11月份的美国选举。有很多留学生在衡量过共和党再次当选可能会推出的政策后,加入了支持拜登,或者至少反对特朗普的队伍。他们之中不乏许多在两三年前对政治不敏感,或者对民主党无感的人,却也在特朗普政府排外政策的推动下,正在默默地支持着拜登。其中有不少人认为,如果拜登能够上台,那说不定现在美国对于留学生的强硬政策,例如不合理的工作抽签以及近年不断攀升的OPT(选择性实习培训)费用,能够有所改变。
在与我交流过的人之中,因为疫情回国的约翰霍普金大学本科生Alex就在希冀11月“快些大选”。她坦言自己目前在国内,所以对微信禁令“还没有体会到严重性”,不过,她确信特朗普继续执政很可能还会造成其他破坏。Alex说,她代表的是“一类仇恨人群”。
即便是较为悲观的她也觉得,不管民主党当选后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奉行激进主义的特朗普下台,会改善中国留学生所面临的现状。不管怎么说,拜登已经声明自己当选后将会对移民政策做出修改,因此这种可能性的确是存在的。即便是最坏的情况,她说,民主党所重视的多元化、国际化以及美国自身利益的再衡量,也能够让这些四面楚歌的留学生稍稍止损。虽然中美两国关系全面好转的希望渺茫,但至少状况不会这么难看。
面对陌生国家的大选,还有一批人相对现实很多。面对无法成功申请工作签证(H1-B)的现实,一个名叫Yoyo的波士顿大学本科生做出了妥协:不同于其他还侥幸于拜登当选的留学生,她准备等自己硕士毕业后先回国深造。她认为,即便特朗普最终下台,拜登也不一定向着中国。虽然拜登应该会撤销许多特朗普政府的决定,但在两党一致针对中国的背景下,撤销多少,甚至会不会设计专门针对中国留学生的限制条例也不确定。Yoyo还表示,现在这个微信禁令也代表了美国对华的负面态度,是“正常的,并不会因为换一个总统就会变好”。
的确,现在美国移民局对于这些跨越万里来求学的人也未免太狠了些,更不符合美国近代的作风。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最大优势,除了自己处于经济上游以及尖端科技的领先外,更是在左右其他国家的人才外流(brain drain)。这种优势是美国的立身之本,是近年来崛起的中国无法改变、也无法避免的劣势。很多中国留学生在留学后,也都会尝试在美国工作或移民,最终反哺美国在他们身上投入的教育,将自己的未来寄托在这片陌生之地。面对这些可能留下来的人,特朗普却收紧,甚至暂停了移民和工作签证的发放,显然是给他们浇了一头冷水。
其实,像我这样的学生也能理解,以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原则”来看待微信禁令的话,那的确有理可循,毕竟中国也早就封禁了谷歌(Google)以及Twitter和Facebook之类的社交平台。但是我认为,以用户信息和国土安全作为依据而禁止的话就比较奇怪了。微信在美国的主要使用者大抵也都是华人或者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实际的美国本地用户是很少的,根本没必要封禁。相比之下,美国政府更多是针对中国,而主要伤害的也还是在美留学生和其他在国内有亲属的华人。不论白宫的鹰派幕僚怎么想对抗中国,我认为特朗普本人现在的种种举动主要还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大选而造势,打击和中国有关的企业,以塑造自己的“强人”形象,并不是真正担心信息泄露或者虚假新闻。
而在我同学当中,当然也有人主张,归根到底,留学生的未来不能指望美国的大选。一位叫做Christine的乔治城大学硕士毕业跟我说,对于11月大选,她没有什么想法,甚至期望值 “是最低的,完完全全是在看热闹”。在她眼里,美国毕竟不是自己的祖国,没有理由要求它对留学生照顾。相反,对于现在留学生的窘况,还是得看向母国。而对中国在面对留学生归国的强硬做法,她早就有点失望了。虽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这种近似“拒之门外”的行为的确伤了很多留学生的心,更让他们心中的民族自信产生了动摇。高价的机票和14天指定隔离又和其他国家的做法形成了对比。比起之前留学生们为了国内的疫情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中国政府对于留学生的轻视,不免让人感到寒心。
Christine指出,这种轻视,归根到底,是因为政府不够重视社会上的少数人群。相比起中国的庞大人口,留学生群体也不过就一百多万,如果事情不闹大,就很容易被忽略。这就导致了中国政府在对留学生的处理上犯了重大错误。更何况,留学生回国后所带来的更是世界尖端技术和知识。正因为有了这些人才,中国才能够成长为现在的大国,而不是在原地踏步。
虽说很多人都将未来的阶段称作新冷战时期,但我认为这个词不太恰当。相比起苏联,中国在意识形态的传播、军事力量的投射方面都远远弱于美国,唯有经济差距略小。中国的经济实力又是和美国挂钩的,这就注定两国关系无法“冷”到苏联那种程度。更何况,持续增长的经济是支撑着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其又是和人民的幸福程度相互联系。在经济不景气的现在,保证自己执政优先的共产党,不仅会极力维持经济的稳定,也会尝试将国内民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外部争端和领土完整上,避免社会动荡。从它近期在印度、台湾和香港的所作所为,就能略见一斑。
即便两国关系应该不会恶化到冷战的地步,留学生也必须做出思想调整。相对于以前背井离乡的埋头苦干,中国留学生现在需要的是长远、灵活的规划。面对局势的变动,中国学生最好制定一份全面的计划,避免侥幸心理,规划多种出路,也要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面对美国移民局的百般刁难,学习敏感内容的理工科学生应该提前和学校做好沟通,以防政府单方面撤销签证,暂时转科也未尝不是个好办法。已经在美国申请工作的毕业生也要给国内或他国企业投出简历,密切关注两国社会和经济的变化,避免将来无路可走。同时,有资源的留学生也可以尝试在各大华人群体或媒体上发声,尽可能将自己现在的窘况表达出来。
此外,学生可以考虑同时申请多国大学,之后再看能否转入美国高校,不要为了国际形势白白浪费自己的时光。
随着两国政府的交锋,中国在接下来的五到十年里可能会迈入转折点。不过,面对美国政府的多变,将来想要留学的学生其实也不必太过担忧。相对于中国高校,美国大学一大部分财政收入都是由留学生提供的,这就决定了它们无法完全和留学生脱钩。留学生比例降低所带来的收支不平衡,将会导致学费高涨,直接影响到美国本地学生。面对美国政府的种种损招,这些打着多元化名号的高校也会尽可能的抗议止损。
在双方政府的牌都快被打尽的现在,中国留学生的处境正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但对于美国来讲,这种牌,虽然有力,但伴随着危险,乃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险招。特朗普基于竞选的种种行为,其实是在牺牲美国这个国家的未来。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