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地疾控中心紧急报告,疫情屡次反扑的源头终于找到了:少吃一嘴进口肉,不丢人!(视频/组图)
短短几日,疫情又一轮小反扑此起彼伏,多地先后进入战时状态。
先是天津。11月8日,一冷库装卸工核酸检测呈阳性,之后又新增一名确诊,一名无症状感染者病例。随即,大规模隔离,消杀,社区连夜封控。滨海新区,一夜紧急核酸检测5.1万人。
再是上海。11月9日,上海新增1例确诊。就在双十一这天,全民都在忙着抢购之时,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门口排起了核酸检测的长队。相关人员,不能离沪。
接着是安徽。清零257天后,11月10日,安徽阜阳新增1例上海关联新冠肺炎病例。一夜无眠。大批医护人员被抽调,连夜进行社区核酸检测。
一个月前的青岛疫情刚刚趋于平稳,新疆的风险尚未结束,此时又爆出多地新增的消息。
这一切都像一记闷棍,让众人醒来:疫情,还没有结束。而就在前天,有两条新闻登上热搜。南京疾控中心在进口冷冻牛肉的外包装中核酸检测出呈阳性的样本。
天津静海区,某水产批发店的一份进口大比目鱼外包装涂抹样本,又有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两份阳性样本,都来自国外进口。紧接着,天津疫情的感染源头也浮出了水面。极有可能正是一批境外进口的生鲜食品!
那是一批冷冻猪肘,德国进口,28.1吨,共2020件。从10月19日抵达天津,到卸货、储存、流入外地市场......再到11月8日那名冷库装卸工人检测确诊。病毒在冷冻的状态下,足足存活了20天。
后续在天津感染的两名病例,也都是接触过这批冷冻食品的工作人员。而已经携带着病毒的食物,又早已流向山东、山西、河北......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发出提醒: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冷冻的海鲜、肉食品,很可能会是我国疫情的源头!如今天气转冷,马上就要入冬。
国内疫情接二连三拉响警报,是我们最不想见到的局面。而这背后,一个潜藏的病毒传播祸首,被我们忽略了太久太久。
01
天津疫情的疑似源
头一经公开,耳朵只觉得痛心:又是进口冷冻生鲜!这不是我们第一次被坑了。还记得9月底,青岛出现2名新发病例,患者就医后又导致医院内的聚集性感染。当时那两名感染者,就是青岛港的冷冻海鲜装卸工人。
多亏了青岛防疫部门第一时间出动,5天内便追溯到了疫情源头:青岛港的进口冷冻鳕鱼包装袋,分离到活的新冠病毒。两名装卸工人,就是在搬运的过程中,不幸中了招。
不妨再往前看。从7月到现在,国内至少有10起食品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的事件。无一例外,全部都是进口冷冻生鲜。
7月3日,福建厦门,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外包装;7月14日,江西萍乡,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集装箱内壁和外包装;8月11日,山东烟台,进口冷冻海鲜外包装;8月13日,广东深圳,巴西进口冻鸡翅表面样品;10月29日,山东乳山,进口冷冻猪肉制品及包装;11月7日,山西太原,印度进口冷冻带鱼制品外包装.....
几乎每隔几天,就有进口生鲜携带新冠病毒,悄悄来到我们的港口、码头。三文鱼、冻虾、鸡翅、猪肘......先后都曾沦为病毒输入的帮凶。
检测出来,虚惊一场。没检测出来,就是一场灾难。4个月前的北京疫情,还历历在目。6天新增137例,中小学紧急停课,航班大面积被取消。
所有确诊病例,都指向了新发地批发市场。最后,果然在市场一个用来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上,检测到了活体新冠病毒。
再回顾年初,武汉早期疫情。国内外很多研究者如今都认为华南海鲜市场并非病毒发源地。毕竟最早的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冷冻海产品区域。进口的海产品,可能才是疫情的源头。
这些动物是否会感染病毒,尚未定论。但它们的表面、外包装、承载物、案板上,都可能附着病毒,已是不争的事实。
更可怕的是,我们都知道新冠病毒人传人。可最近,病毒被证实还可以物传人。青岛疫情防控工作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证据链,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冷冻条件可长期存活。
这一发现,其实解释了很多问题,也揭开了国内疫情屡次反扑的真相。
02问题的症结,在于进口。我有个朋友,很爱享受,热衷于吃进口生鲜。牛排要买澳洲的,羊肉要吃新西兰的,三文鱼要吃挪威的。
但国外疫情爆发之后,他再也没买过。为什么?真的害怕。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进口的鱼肉在到达你的餐桌前,经历了什么样的环境。当国内疫情正被我们一波一波地控制住时,国外正在发生什么?
是每天以惊人的数字持续新增着确诊人数。
尤其近一个多月,很多国家迎来了第二波疫情。新增的速度,远超过几个月前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向上攀升的陡坡,令人心惊胆战。
在这样的重灾区,病毒可能攻陷每一个角落。甚至被工人们带进工厂,将那些加工食物的车间,变成病毒的温床。关键,他们还不爱戴口罩。车间又吵,说话声音又大,一个喷嚏、一团飞沫,就能污染一大片。
早在4月份,智利一家三文鱼加工厂就发生了聚集性感染。但他们非但没有停工,还继续出口。
5月下旬,美国多家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已累计报告新冠确诊员工1.1万多名。鸡肉、牛肉、猪肉.....每条产品线,都有人感染。有数十名工人,染病致死。
德国一家肉联厂,5300多名员工中,仅是检测了1106人,就有730例阳性感染。英国最大的禽肉生产商两姐妹集团,一天之内确诊了58例。
随后,加拿大、西班牙、爱尔兰、巴西、澳大利亚......无数国家曝出了肉类加工厂疫情爆发的消息。
他们聚集的车间,成了病毒的天堂;手上的食品,成了病毒的培养皿。等进口到我们手里,买来的,不过是漂洋过海的定时炸弹。
更可怕的是,美国曾经用运输食品的冷藏卡车运送过新冠病逝者的尸体。
最关键的一点,新冠病毒之所以能“毫发无伤”地远渡重洋,是因为进口生鲜,走的都是冷链。
李兰娟院士早就说过,病毒可以在低温中存活相当长的时间。新加坡和爱尔兰的研究团队也表示,4°C及-20°C的条件下,新冠病毒可存活21天。这就是为什么经过天津的那批冻猪肘,能将病毒“养”了长达20天。
因为冷链温度都要控制在-18°C左右。病毒在里面,不会冻死,一直存活,只要解冻到室温,马上恢复活性。那一个个进口生鲜的包装袋,无异于潘多拉的魔盒。一旦开启,后患无穷。
新冠比我们想象中要狡猾得多。它能够隐藏、蛰伏,一旦你掉以轻心,随时趁虚而入。而你花了大价钱、大力气买来的进口生鲜,就是它最好的载体。
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早已为它“牵线搭桥”,从重灾的海外,引向了国内。或许很多人会狡辩,只要不生吃,高温加热煮熟,病毒早就被杀死了。是的,病毒被杀死了,你不会被感染。
可是那些接触进口生鲜的装卸工人、市场摊贩呢?想想青岛疫情反扑吧,最初的感染者就是两名冷冻生鲜装卸工。
就是因为国内某些人旺盛的进口需求,才让他们一次次被暴露在危险之下,让这个国家的许多地方一次次不得安宁。没有买卖,才没有伤害。
03但在多少人的眼里,进口的肉和海鲜,已经被神话了?同样都是牛,只有200块一片的澳洲和牛才算“出身名门”。必须配上铸铁锅煎,彰显身份和品位。
没有吃过霜降雪花牛肉的人生,都是不完美的人生。
甚至还要一大清早就吃西班牙生火腿,那才是中产的标配。
放在平时,有人爱吃进口肉、进口海鲜,有经济条件可以享受,那都是个人的自由。但耳朵之所以写下这篇文章,是想提醒大家:疫情还没有过去,现在仍是特殊时期。
当初,有人怀疑武汉疫情爆发与食用野味有关。一夜之间,我们都坚定地认同,野味不能吃,毕竟野生动物身上有太多我们未知的寄生虫和病毒。那时我们有着强大的信念感,人人都想尽自己的一份力,早点将疫情控制住。如今,国内疫情已经渐趋稳定,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偶有复发,也都被及时按下。于是很多人觉得新冠已经过去,开始忍耐不住口腹之欲了。可要知道,那些爆发新增,又在极短时间内被控制住的“中国速度”背后,是有多少人在拼了命地努力。
北京疫情,为了阻断传播,医护工作者在40度的高温下,3天内排查新发地周边20万群众。三伏天,他们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暴晒一整天。
凌晨一点,累得直接睡在广场。
青岛疫情,从发现3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当天晚上,山东淄博、烟台、潍坊、威海、日照5个市的7支医疗队,210名医护人员,就踏上了驰援青岛的征程。从凌晨5点半到夜里11点半,4090个采样点连轴转。有时甚至要到半夜2点多,才能收工休息。
哪怕困得不行,还要举着大喇叭对着居民楼喊:大家都做完核酸检测了吗?
为什么这么拼?因为我们曾用封城禁足、停工停产为代价,花费了几千亿人民币,靠着无数英雄的挺身而出,才好不容易打赢了这场战役。谁也不愿见到、更承担不起疫情卷土重来的后果。
是时候警醒起来了。毕竟特殊时期,忍一忍口腹之欲,真的没有那么难。冷链进口的生鲜,尤其是三文鱼这种生食类、牛肉这种半熟食类食品,缓一缓再买吧。只要疫情一天没有解除,风险就仍存在。
哪怕你煮熟消毒,也保不齐在接触的过程中会有意外。更危险的是,你的购买需求会让大量海关检疫人员和市场摊贩暴露在病毒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