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移民海外,这个华人在自家花园“徒手造游艇”,耗时一年,成果惊艳!(视频/组图)
最近,一名奥克兰华人在自家花园徒手造了艘游艇,着实惊艳了。
看他如何造游艇
▼
拆掉栅栏的自家露天花园,就是他的游艇建造基地。
两个纸片叠起来,就是游艇模型。
从定尺寸、买材料、切割、锻造、焊接、打磨到成功下海。
他就像变魔术一般,在魔幻的2020年,一个人造出了一艘价值近100万人民币的游艇,令人惊叹。
他是郑贤场,在成为“徒手造艇传奇”之前,他还是一位成功的温州商人。
0118岁白手起家开公司的温州人
43岁决定移民新西兰
郑贤场出生在温州。
“我是穿妈妈亲手做的衣服长大的,而且是全班最漂亮的。”至今回味,他的脸上仍洋溢着幸福。
“自己做”不仅有趣,还有一份爱意在里面。
郑贤场从小也爱捣鼓手工,一边读书 ,一边自己设计产品做点小生意。
18岁那年,他白手起家,开始创业。
“90年代玻璃家具市场很大,但没有新颖的东西。我的强项是设计,所以就从市场上买回配件,然后自己做造型,设计产品来卖。”
靠着创新的设计,他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自己设计自己卖,在温州和广东两地,郑贤场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成了当地人熟知的企业家,公司最多的时候有七八十名员工。
当然,他也不少碰壁。
“灯饰行业有上千种产品,我没法保证每款新产品都能百分百成功,有时销量也很惨淡。”
不过,在他看来,设计不存在完全失败,只是卖多卖少的问题。
他爱跨界、爱创新,涉足家具、建材、钟表、灯饰、矿山等各行各业。唯一不变的,就是坚持自己设计。
有人曾这样形容“温州人精神”: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
在郑贤场身上,温州商人的特质不难体现。
2014年,“不安分”的他决定移民新西兰。
02他用一年时间
在自家花园徒手造了艘游艇
在中国时,郑贤场的生活始终围绕着生意转,身体也大不如从前。
新西兰空气好、环境好,他开始静下来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
来新西兰后,郑贤场爱上了出海钓鱼。
奥克兰是千帆之都,很多人都有一个游艇梦。有钱人买游艇,发烧友开游艇,普通人坐游艇。
但像他这样直接自己造游艇的,十分罕见。
“我的灵感来自有一次在家泡澡,浴缸的造型有点像游艇。我想如果浴缸后面有个发动机,那是不是照样可以在海里开。”说起当时的脑洞大开,他立马兴奋了起来。
新西兰成熟的游艇市场——拥有最好的产业配套以及出海条件,多年在制造业设计产品的经验,以及他的“实干精神”,让造游艇不再是“天马行空”。
“我做制造业,工艺我都懂,所以就把这当做一次考试。其实,造游艇最难的一步是构思,是鼓起勇气买材料的那一刻。你必须判断你能成功,不然造出来就是一堆废铁。”
画图纸,是判断行不行的第一步。
“当时我本想请人帮忙,但一听等对方图纸画好、模型做好,有那功夫我游艇都造好了,所以我就自己直接上。”
他拿两个纸片叠起来,构造好游艇的造型,然后定尺寸、承重、排水量等。遇到想不通的,就去码头观察。
半个月构思完成后,他拆掉自家花园的栅栏,还砍了不少树,决定动手开干。
他买来游艇专用的铝合金,从船底开始造。
一开始,进展十分缓慢。
“造游艇很特殊,必须得一次成型,如果反复拆装会影响游艇质量。”
他每做一步,都几乎没有回头路可走。
船体是游艇的核心,那两片铝合金要做成尖尖的乘风破浪的造型,实属不易。
和商业造游艇采用重型设备几乎可以一步到位不同,郑贤场肯定没办法一次成功。
他用各种方法巧妙结合,在里面放个模具架,外面用千斤顶,吊葫芦等工具,一点点打磨,最后再进行焊接。
焊铝合金是最难的,本来他找了焊工,但专业人士都觉得有难度做不了。
他只好自己买焊机,从零开始学,然后一点点焊起来 。
确定船体两边的摇摆度做平衡,根据船体幅度做船尾的拓宽。从船底开始,第一层,第二层,游艇的模样,开始逐渐显现。
郑贤场纯手工造的游艇,没有商业制造的那种规整。
就像高端定制的西装一样,你不仅能看到手工缝线的痕迹,也能嗅到一丝匠人精神。
现在,你依然能看到游艇身上焊接留下的“伤疤”,以及满地打磨留下的碎屑。
从2019年开始,他每天没事就在花园捣鼓,有时半天,有时两小时。思考的时间,比动手的时间还要长。
与此同时,他也成了朋友圈的“怪人”。
“郑兄,最近在忙什么?”
“我在,造游艇。”
这样的对话,搞笑又奇葩,熟人听了都不信。即使有人信,也觉得这事干不成。
一年过后,出乎所有人意料,郑贤场的游艇造出来了。
游艇长8米,宽2米5。
根据自己航海需要全方位度身设计。
带有洗手间,休息室,可同时供六个人出海钓鱼。
游艇已经成功下海试水。
游艇市值17-25万纽币,命名为1199号,寓意“长长久久”。
现在他只等刷好漆,装上发动机,配置卫星导航、GPS救援、全球卫星海事电话等高科技设备,就可以带朋友出海了。
03移民新西兰6年后
他说出了这些感受
郑贤场造游艇期间,还发生了个小插曲。
一开始,来自南非的邻居家有人很生气,投诉他造船噪音太大,但家里有位老爷爷却对郑贤场“徒手造艇”很感兴趣。
老爷爷不仅说服全家支持他,两人还成了好朋友。
“造艇期间他时不时就往我家送蔬菜、水果和烧烤,还拿酒给我喝。下雨天也主动过来帮我盖游艇。”
邻居的善意,让他感受到了新西兰人的友好。就像小时候妈妈做的衣服一样,这艘手工游艇也饱含爱意。
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了新西兰不那么美好的一面。
“在41个经合组织和欧盟成员国中,新西兰15-19岁青少年的自杀率高居第一,相当于美国的两倍,几乎是英国的五倍。”
为此,他正在筹备一个慈善机构,计划和新西兰小企业合作,通过商业的力量,来帮助这些脆弱的青少年。
作为新移民,郑贤场对新西兰充满感恩。
“来了6年,我的身体好了很多,父母过来半年都没有吃过高血压药。”
新西兰让他收获了健康、自由和善意,当然还有一艘手工游艇以及不断拓宽的人生边界。
郑贤场正在自己造房子,未来还准备造汽车,谁知道他下一步又会造什么“传奇”呢。
他希望疫情过后,可以开着自己的游艇,载着更多的朋友,感受新西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