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媛》原型出狱,没有化学阉割!与孩子亲密接触,新西兰性侵犯扮圣诞老人,法律是否太宽容?(组图)
韩国时间本周日(12月13日),电影《素媛》的原型罪犯赵斗淳(Cho Doo-soon),将在韩国司法部的保护下出狱。
按照规定,赵斗淳将24小时佩戴电子脚链,被一对一监视。
出狱前,赵斗淳曾表示,将回安山市也就是案发地居住。
当地政府为此紧急加装了3700个摄像头。
还在赵斗淳家附近1公里设置了女性安心区域,由12名退伍军人24小时巡查。
一个儿童性侵犯即将回归,这无疑让当地居民如坐针毡。
根据韩国京畿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人员评估,赵斗淳再犯的可能性高达76%。
韩国法务部2018年对赵斗淳进行的心理鉴定也显示:“性偏离性很高”,极有可能再次犯罪,属于“再犯危险群体”。
此前,50万韩国人就曾集体请愿,恳请让赵斗淳继续服刑,但都以失败告终。
许多韩国民众表示,赵斗淳应该被终身监禁,12年的有期徒刑相比起他所犯下的罪行“太过宽容”。
12年刑期引发巨大争议 为何不进行化学阉割?时间回溯到2008年。赵斗淳将8岁的女孩娜英拽到公共卫生间,用极其残忍的方式强暴了她,造成女孩终身残疾。
电影《素媛》便是取材于赵斗淳性侵案件
第二年,赵斗淳的判决结果是:12年有期徒刑。
这一结果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按照赵斗淳的辩解,自己在前一天喝了酒,处于醉酒状态。两年后,在民众不断施压和抗议下,韩国国会通过了《性侵儿童惯犯化学阉割法案》,韩国由此成为亚洲首个实行化学阉割的国家。尽管法律更加严格,但它并不适用于法案颁布之前的刑事案件。因此赵斗淳不会被化学阉割。
一位狱友曾表示:虽然赵斗淳已经68岁,但能在1小时内轻松地做1000个俯卧撑,多次表现出过度的性欲,曾多次和别人说监控摄像头的电波声就能让他感到兴奋。
赵斗淳在狱中照片
赵斗淳自称,保持运动是为了防止出狱后被人袭击。
赵斗淳在狱中照片
2020年12月13日,赵斗淳即将出狱。
全天24小时佩戴电子脚铐,接受监管。这真的能束缚住一个儿童性侵犯的欲望吗?
出狱后的性犯罪者真的不会再犯吗?
性侵犯出狱后的再犯风险 美国因此彻底改变法律
性犯罪者出狱后再犯率大吗?新西兰曾对此做过研究。
在跟踪了2001年到2003年所有从监狱中释放的性犯罪者后,得出的结论是:
5年内的再犯罪率为39%(不限定性犯罪)。
其中针对儿童的性犯罪者有5%的再犯率(性犯罪),针对成人性犯罪者有10%的再犯率(性犯罪)。
如何预防性犯罪者出狱后再犯,不同国家都采取了不同的预防办法。
例如在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性犯罪者的信息会被录入数据系统。
其中,美国在这方面的信息公布力度、查询的便捷程度可谓相当高。
任何美国民众,如果你想要知道身边有没有登记在册的性罪犯,在美国司法部下属的National Sex Offender Public网站里,只需要输入对方的名字或者地址就能查询。
NSOPW.gov为了更加方便使用,美国政府还专门推出了App,在手机端面向所有公众开放下载使用。比如你只需要输入泰森的名字,就会出现他的照片、年龄、当前家庭住址、当前工作上班的地址。
你可能会觉得,为什么美国敢于挑战个人隐私权利,司法部门强制登记注册,并向公众开放查询?
其实,还是现实中的极端残酷案例引发了民众的反思。
事实上,美国司法部性罪犯登记网站,全名叫做“Dru Sjodin全国性罪犯公共注册网”。
这是为了纪念22岁的女学生Dru Sjodin而设立。
在2003年,这名女孩被一名刚释放出狱的男子Alfonso Rodriguez性侵后残忍杀害。
而这名男子此前因为性侵和故意伤害,已经坐了23年的牢。
Alfonso Rodriguez
这起性侵犯释放后再次作案的事件,一下子引发了美国对于性侵犯罪者信息强制披露制度的大讨论。最终,以受害女孩的名字命名的《Dru Sjodin性侵害罪犯公开登记法案》(Dru Sjodin National Sex Offender Public Registry)于2006年成功通过了。
虽然一次犯罪并不意味着往后再次施暴,但美国的预防性做法可以说提供了一个范本。
在新西兰尽管也有类似的性侵犯登记制度,但比起美国来说,不少民众认为过于保守。
多起性侵犯出狱后的新闻报道,也引发了新西兰民众对司法是否过于宽松的讨论。
新西兰对儿童性侵者 采取的措施太轻了吗?
在新西兰,相关的性侵犯登记制度名为The Child Sex Offender Register。
新西兰在2016年正式启用,截止2020年7月1日,共有2862人在列。
系统中保存了居住在社区的已登记儿童性犯罪者的最新个人信息,并帮助警方和惩教人员对他们进行监控,以防止他们再次犯罪,保障儿童安全。
根据在新西兰所犯罪行的严重程度和所受刑罚,一个人在登记册上的时间可能是8年、15年或终身。
但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普通人看不了!
在新西兰只有授权参与监视儿童性犯罪者的授权警察和惩教人员,才能直接访问这个系统。
并且官方还特别强调,除非经评估认为有必要这样做,以保护一名或多名儿童免受重大威胁,否则警方和惩教部门不能透露有关登记人员的信息。
既然登记了,但又不让普通的公众获取信息,这是为什么呢?
官方解释的原因是:根据《新西兰隐私法》和《新西兰官方信息法》,新西兰保护每个人享有一定程度的隐私权,并禁止发布有关个人的某些信息,包括被定罪的人。
其实关于新西兰的操作是否过轻,一直以来都有新闻报道。首先,就是有高风险的性侵犯罪者可以被假释出狱。
今年9月,性侵多名小男孩,被判处12年零9个月监禁的Aaron Laurence成功假释。
Aaron Laurence
他曾引诱多名男孩到家中玩电子游戏,随后性侵了他们,而他出狱时被认为依然有很高的再犯风险。
他假释期限一直持续到2024年4月底,条件包括居住在受批准的房子、电子监控、不得饮酒、不得与16岁以下儿童接触、不得进入Taranaki或Nelson、不得使用互联网获以及可获取图像的电子设备……
全新西兰,假释出狱的登记在册儿童性侵犯所在地数量尽管有严格的限制和监控,但一个如此高风险的人出没,家长们当然不会放心。更可怕的是,有一些性侵犯释放后,并没有得到严密监控。
此前媒体Stuff报道:有300多儿童性犯罪者登记册的人生活在社区,但由于他们不受刑罚或法院监督令的约束,因此不被惩教机构的监督或管理。
在新西兰北帕居住的一些妈妈们,就曾惶惶不可终日。当初他们得到了通知,一名注册性犯罪者被安置在她们的社区中,而且没有被严格限制和监控。
缺乏监管,还体现在2018年,一名出狱的性侵犯,竟然在奥克兰儿童早教中心扮演起了圣诞老人。这名67岁的男子Geoffrey Mitchell曾因猥亵罪入狱,而这家早教中心并没有要求警方提供背景调查。
在这场活动上,这名男子还将孩子们抱在腿上拍照亲密互动。
还有新西兰的“人性化”操作也引发了热议。
今年9月媒体报道,共有38名儿童性侵犯要求改名,其中警察局长批准了32例。这种改名的请求会被严格考量,这一条款在新西兰的法律上曾多次被讨论,最终被允许。
当然,所有的新名字也会被记录在犯罪系统中,犯罪者们似乎也想改头换面,重回社会被接受。
但是,对于一辈子都要带着痛苦记忆生活的受害者们来说,那种痛苦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我们也许还能为孩子们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