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越南春联,还以为是道士画的符(组图)
如果你在腊月底走上胡志明市的街头,很容易就能实现一次空间折叠的壮举。
赶着春节假期来玩的朋友可能还没来得及体验当地特色,就已经被这种物理学奇迹送回了老家的年货批发市场。
一到春节前后,这里到处散发着祥和气息,路边摆的每一件商品都能让人想起春晚的舞台设计。
身处那些扑面而来的喜庆配色中,经常有游客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就没出国。
平时看到的每种年货几乎都能在越南市场里找到同款,你可以从中感受到全球化浪潮的不可阻挡。
这足以证明春节这种古老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它至今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传播属性。
走几步就有一家店铺提醒你,今年是牛年
有位在越南工作的朋友曾说,越南人的春节和我们没太大不同,连这个辖区的灶王爷也是一样在腊月二十三那天上天庭汇报年终总结。
因此去越南之前,他一度认为自己将获得宾至如归的工作体验。
直到他收到了一副越南春联。
第一次看到越南春联的中国人,基本都会产生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恍惚感。
在确定了眼前的东西真的是春联之后,紧接着就会发现自己一个字也不认识,并且开始怀疑是不是哪位道长画的。
比如上面那位朋友曾和老乡一起去越南同事家里做客,对方为了表示热情,当场拿出文房四宝开始创作。
经过越南同事一阵挥毫泼墨,写完谁也没看懂。
“当时我以为越南流行拿春联画画,记得小学时候我也会,老师说这叫鬼画符”
在越南人民心里,不挂春联就不算过春节。
当地人通常会把寓意最好的作品挂在家里,也会作为礼物相互赠送,以展示自己对新年新气象的美好愿望。
但他们显然将这种艺术形式发散出了另一种表现手法,整体透露出的是某种大融合的历史走向,你永远不知道有多少涂鸦手在越南春联里汲取灵感。
除了越南人,很难再找到像这样大规模完成字母中国化的群体了。
不同于西方的英文书法体系,越南写对联同样讲究笔走龙蛇,已经开发出一套自己的笔法。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用毛笔写字母,再把字母写出方块字的感觉。
首先得明白越南对联也不能瞎写,成对的句子既要传承书法艺术,又要包含思考性,读起来要符合韵律,还要兼顾语气。
只有这样才算摸到了对联艺术的门槛,据说春节时他们经常会讨论句子的寓意。
毕竟在越南的语境中,这本身就代表作者的智慧。
越南人将对联细分为:春联、祝贺词、诗歌、敬拜句和讽刺句
当然这些都基于越南语言的节奏和韵味,在书法化字母组成的春联迷宫里,大部分中国人还是会陷入某种迷惑。
有的春联就算用软件翻译过来了也看不太明白:
这副对联的作者是越南阮朝官员诗人阮公著,胡志明市有所高级中学以他的名字命名
这类艺术加工化的描写自然比较诗意,但越南人民的表达并不局限于方式,含蓄和直白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传递信息。
刨除辞藻的润色,就能从中更进一步发现他们对春节的热爱,有时会把诚恳的赞美直接挂在家里。
虽然不在同一社会环境中确实很难琢磨其中深意,但往人民生活的根本需求上出发,还是能从翻译中找到春节在这生根发芽的底层逻辑。
你有理由相信是朴素的生活经验让这位作者得到了创作上的启发,毕竟没有什么比红包更有吸引力了。
在越南媒体的统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春联是:
“Thịt mỡ dưa hành câu đối đỏ
Cây nêu, tràng pháo, bánh chưng xanh.”
翻译过来的意思为“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也就是他们春节的传统习俗。
跟中国南方一些地区类似,越南春节要吃粽子
他们正月初一到初三的主要工作是串门,长辈给孩子压岁钱,到了初四,全家要烧纸祭祖。
整个正月期间官方会举办赏水仙花、闹花灯、民歌对唱等活动,统称为赏春,不过从1995年开始越南政府禁止放炮了。
越南传统过年套餐
“除了春联不用汉字写,再有不同的就是他们腊月二十三要放生鲤鱼,传说是灶王爷的坐骑,放的晚了家里的灶王爷可能会被堵在路上。”
根据一些越南学者的说法,汉字在西汉末年就已经传入越南,并成为官方文字,春节和春联也在之后传入。
他们还曾通过模仿汉字的方式创造出了喃字(喃)。
很多喃字的结构为一个汉字表音,一个汉字表意的组合,甚至都没有固定写法。
比如“字”可以写作“”或“”,其中“宁”表音,“字”表意。
喃字书法作品
喃字在越南的地位作用类似朝鲜谚文和日语假名,但一般用于民间记录人名或地名,写正式文字时还是用汉字。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越南的春联确实是用汉字写的。
由于十九世纪法国占领越南,殖民政府禁止越南人继续使用汉字和喃字。
在当时传教士的协同推广下,越南逐渐形成了沿用至今的国语字,有点像把拼音变成正文的意思。
到1945年胡志明宣读用国语字撰写的《独立宣言》后,越南彻底开启了字母化时代。
虽然不再使用汉字,但书法却在民间保留了下来。
而对联作为书法的载体之一,所承载的内容依然是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原始期望。
可以说越南对联从形式到寓意,至今保持着中国文化的影子,只是套上了一层拉丁字母的外壳。
这就好比用嫁接的园艺技巧来理解文化之间的衍生关系,要知道,有不少越南人还是属猫的。
越南也有十二生肖,兔年变成了猫年,据说跟“卯年”的读音有关
尽管他们的年轻人基本都看不懂汉字了,但也存在一些不同声音,他们认为发展并不代表要放弃文化价值。
所以如今你仍能在这里找到汉字春联的身影。
过年时路边写春联的人在越南被称为“图翁”
世界上第一幅春联,可能是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越南人把它翻译为:
“Năm mới thừa phúc lành
Tết đẹp mãi trường xuân.”
就像越南民间流传的那样,春节标志着天地之间的和谐时刻,万事万物都将告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
这也许不是中国传递到越南的第一个祝福,但却是流传最久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