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10%人康复12周仍不适 世卫关注后遗症长期影响(组图)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克卢格25日说,近来欧洲地区新冠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世卫组织关注到“新冠后遗症”对健康等方面造成的长期影响,将其视为“后疫情”时期的首要任务。
克卢格当天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线上新闻发布会上说,十分之一的欧洲新冠患者愈后12周仍有不适症状,许多人的症状会持续更长时间,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伦敦大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教授马丁·麦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新冠后遗症”像是“各种症状的不同组合”,包括胸部和肌肉疼痛、疲劳、呼吸急促,以及患者所描述的认知方面的症状譬如“脑雾”。
克卢格表示,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将与区域内国家的卫生官员召开会议,制定解决这一问题的区域性战略。他同时呼吁地区国家和机构合作,利用统一的数据收集工具和研究方案,以最大限度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欧盟领导人当地时间25日以视频形式举行会议,再次聚焦抗击新冠疫情相关问题。与会领导人一致认为,当前欧盟国家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变异新冠病毒带来额外挑战,欧盟必须加快新冠疫苗的生产、部署和接种工作。
在当天的会上,欧盟领导人还一致同意,有必要继续对进出欧盟以及欧盟内部的“非必要旅行”采取限制性措施,但同时需要确保货物和服务在欧盟单一市场内自由流动。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当天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应对变异新冠病毒带来的挑战也是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讨论的重点之一。“我们认为,必须尽可能快地对变异新冠病毒进行识别,在此过程中,提升我们的病毒测序能力至关重要,同时,我们还需要持续加大对新冠疫苗研发工作的投入,使疫苗能够及时应对新的变异病毒。”
欧盟自去年12月启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但疫苗供应跟不上使其接种速度远落后于美国、英国等国。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发布会上表示,欧盟当前正在推动新建疫苗生产基地,从根本上解决疫苗供应不足的问题。“为解决疫苗供应的瓶颈问题,我们正在加快建设疫苗生产基地,比如,生物新技术公司已在奥地利和德国新建了工厂。目前欧盟范围共有41处生产新冠疫苗的场所,还有更多的制药场所也有望加入到新冠疫苗生产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