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芯片!官媒:中国连种子也被卡脖子,恐“断种”
中美科技战,美国拜登政府没有放松限制华为迹象,势要继续以芯片卡中国脖子。但除了芯片,中国官媒坦言,中国「农业芯片」种子也可能被卡脖子。种子地位不限于农业,更是国家粮食安全重要筹码;中国农业发展与生产水平虽然不断提升,但种植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一些品种、领域和环节过度依赖「洋种子」。洋种子价格高,进口受制于人,更隐藏「断种」风险,因此必须尽早突破关键技术,将「农业芯片」早日握在自己手中。
新华社主办半月刊《半月谈》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现时「洋种子依赖症」流行。
中国种子供应总体上有保障、风险可控。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中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能实现100%自给。
然而,中国种业短板和弱项也不少。比如资源保护利用不够,一些领域育种创新,特别是基础原始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尤其是在一些地区、一些品种洋种子占比超过80%,甚至几乎完全依靠进口。洋种子不仅市场份额高,价格也远高于国内种子,甚至有的品种「进口的按粒卖、国产的论斤卖」。
黑龙江省克山县素有「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的美誉,种植历史超过100年,但当地的种子多来自海外。克山县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6万亩,大西洋品种约占一半。
玉米也是中国比较薄弱的领域。美国杜邦集团旗下先锋公司选育的杂交玉米种子「先玉335」,推广至今已10余年,是东北、华北玉米产区种植的主要玉米品种。
此外,中国的辣椒、洋葱、胡萝卜、番茄、西兰花等,不少都依靠洋种育成。中国种子贸易协会数据指,中国2019年蔬菜种子进口2.24亿美元,占种子进口额的一半以上。西兰花种子进口依存度超过80%,甜菜和黑麦草种子对外依存度达到95%以上。
种子卡脖子「卡」在哪?《半月谈》文章列出5大方面:
(1)原创性种质相对稀缺。在玉米生产利用的品种上,目前外国卡不住中国,但在培育品种源头的种质资源或育种技术方面,外国可以轻易卡住中国。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先天优势不足,种质资源是培育新品种的源头和基础,随着玉米品种的推广,种子退化严重。只有种质资源丰富,才能优选劣汰,培育出更多市场需要的新品种。
(2)资源精准鉴定能力弱。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方面,与国外差距不大,但在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方面,比如是否具有高产、优质等性状,还有不小的差距。」中国成立了农业农村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保存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但目前完成资源精准鉴定的不到1.5万份。
(3)现有种质资源保护不够。尽管中国物种质源丰富,但许多地方品种正在快速消失。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期限为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初步调查,在湖北、湖南、广西等6省区375个县,71.8%的粮食作物地方品种消失,其中不乏优质、抗病、耐瘠薄的特性品种,种质资源保护面临新挑战。
(4)基因挖掘能力弱。中国科研人员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如水稻基因组研究等,但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的研究方面,在「挖掘真正有用的基因」方面还有待提高,目前创制的有突破性的种子还比较少。万建民称,这一点与评价体系有关。从事种质创新的人,所出的成果是资源而不是品种,不能直接变成效益,同时目前尚未形成能够对资源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
(5)科研机构和企业缺乏有效协作,部分品种育种研发水平低。黑龙江种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黄春峰称,国外种子研发多是在大公司,种子资源的收集源于百年积累,起步早、科研投入大。而中国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尚未建立,投入有限、基础薄弱,缺乏有效协作。技术、资源、人才向企业流动不畅。
文章认为,中国需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力度,建设完善种质资源中、长期库,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登记管理制度,健全资源保护体系、鉴定评价体系和共享利用体系;尽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成果;理顺科企协作机制,改变育种机制与研发模式。
文章指出,现代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种业的竞争关系到国家、农业产业的竞争能力,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高科技战争。如果国外出现极端断供情况,虽然不会「一卡就死」,但确实会影响中国农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