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住猪圈、背疯母亲千里上学爆红全网,如今他居然做出了这个决定....(组图)
2008年的你在干什么?
和爸妈撒娇?跟好朋友抢着玩具?抑或是在文具店里为选哪只笔而发愁?
有一个叫作刘秀祥的男孩子,没有我们幸运,他在2008年就早已体验过了捡废品、住猪圈、带着“疯妈”上学、为了赚钱从100米处摔下的生活。
13年过去了,刘秀祥怎么样了?
01
一场改变命运的亲人离世
4岁之前 ,刘秀祥并没有觉得生活有多苦。
但父亲的突然离世,让他的生活急转直下。
父亲去世后,哥哥姐姐相继离家出走,接踵而来的变故,让妈妈患上间歇性精神失常。原本整齐的六口之家,只剩下小秀祥和母亲相依为命,当时的他,只有10岁,正在上小学。
(刘秀祥和家人合影)
母亲犯病时,除了摔东西,还会朝别人家的屋子砸石头,这让小秀祥也跟着“遭了殃”。
同村的小孩都不爱跟他玩,嫌弃、厌恶之情,让一些小孩捡起了脚边的石子和牛粪,砸向小秀祥。
每每这个时候,母亲都会冲到那些捣乱的小孩面前,虽然患有精神疾病,但母亲潜意识里,依旧在保护着儿子。
母亲的病情让她无法给予儿子和其他小孩同等的教育和人生,但刘秀祥并没有怨天尤人,不管怎样,妈妈是他唯一的牵挂,有妈妈的地方才叫家。
除了要照顾母亲,小秀祥还要解决家中吃饭的问题。
在采访中年刘秀祥时,记者问:“你当时应该还不具备自我生存能力吧。”
刘秀祥轻声更正道:“其实农村的孩子可以的,种点玉米和蔬菜。”
穷人孩子早当家,是真实存在于世的残酷,但即便有一定的生存能力,让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照顾患病的母亲,也是极其困难的。
为了维持家里的生活,刘秀祥捡废品、打临工、跟着大人上山采药,不管为了活下去要占用他多少时间和精力,他也从未想过要放弃学业。
没钱交学费,当时的班主任就帮他垫付,最后干脆说——
“你来读书就好。”
大概就是这句话,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日子一天天过着,半工半读的小秀祥以全县第三的好成绩顺利考入初中,可是摆在他面前的,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该由谁来照顾的难题。
02
他决定,带着疯母去上学
刘秀祥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带着妈妈去县城里上学。
当时所有人都反对这个做法,还有人断言,年幼的他无法坚持超过一个星期。
但刘秀祥却异常坚定,离开前,他带着母亲来到父亲的坟前说了三句话:
“爸,我带着妈出去了,我要把妈妈的病给治好。”
“我一定要给妈妈一个温暖的家。”
“如果出去我混不出名堂,我绝不回来。”
没钱租房,刘秀祥就用稻草在学校前的坡上搭了间棚子,屋前空地上挖了个坑,架上铁锅,便成了他们的厨房。
初中三年,刘秀祥放学就去捡废品,周末还四处打零工,这样如螺旋般不停止地转动,让他每周能够挣二十元,但也仅仅只能勉强维持和母亲两人的生活。
那时的刘秀祥,只有八十斤。
初中毕业后,刘秀祥顺利考入高中,但交不起学费这事,依旧没有改变,他还是继续用着自己的笨办法——打工。
升学间隙的那个暑假,刘秀祥在水电站当工人,炎炎夏日,抬钢筋的肩膀早已被磨破皮,汗水浸入伤口,生疼。
刘秀祥就此退缩了吗?没有,他得读书,想要读书就得赚学费,如何更快地赚钱呢?
水电站早上的班10个小时,晚上的班8个小时,刘秀祥一干就是两个班,没日没夜地拼着命,刘秀祥还暗暗自喜:
“晚上的班8个小时,但能给10个小时的工钱”。
因为睡眠不足,刘秀祥曾好几次从高达100多米的架子上掉下来,每次都是安全网救他一命。
(图源:央视新闻)
假期结束,他拿着用命换来的1000多块交了学费,还剩200元,可是200元,能租个什么房子呢?
就在这时,刘秀祥路过一个猪圈,因为房东不再养猪,母子俩得以租下,可是猪圈四周没有遮挡,夏天还好,冬天即便有编织袋,也经不起寒风地猛灌。
当记者问到“冬天有多冷”时,刘秀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习惯了。”
即便住在猪圈,刘秀祥也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反倒是觉得自己对母亲有所亏欠,他希望妈妈不要再跟着自己四处漂泊。
那会儿的刘秀祥最害怕过年,因为每年这个时候,街坊邻居都在张灯结彩,但他却没有能力给妈妈买件新衣服,买上几个好菜。
刘秀祥不知道,他其实已经给了母亲,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最好的生活。
03
“太痛苦了,我想自杀”
高中的学业更重了,一边兼顾学业一边打工,让他一天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但再累他都觉得值得,因为只要考上大学,就说明自己离改变命运更近了一步。
可是造化弄人,长期的劳累加上营养不良,高考的前一周,他病倒了,病情影响了他的发挥,最终以6分之差落榜。
差一点,就差一点,那束照亮他生命的光亮,仿佛跟他开了个玩笑,走到了他眼前,却又悄然离开。
高考落榜,对于刘秀祥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
该放弃吗?还是应该复读?
复读对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不过是再读一年,但对刘秀祥来说,却是把所有的痛苦和煎熬再上演一遍。
刘秀祥第一次觉得命运是如此不公,他开始抱怨父亲的失责,突然的离世,让他失去了父爱、母爱和家庭,让他生命中充满阻碍。
一向坚韧的刘秀祥被击垮,想到了自杀。
在决定自杀后,他翻开了之前的日记本,一方面是想回顾一下自己这不满20年的人生都经历了哪些痛楚和欢愉,另一方面,他也抱着一丝侥幸,希望从字里行间找寻到一丝活下去的动力。
可是一篇篇日记翻过去,不是妈妈再次犯病,就是母子俩又饿了一顿,鲜少有幸福的字眼出现,窘迫的过往,似乎让他愈发地绝望。
但2002年5月19日的日记里的一句话,扭转了他的想法:
“当你抱怨你没有鞋穿时,你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无论迷茫还是疲惫,他至少还能痛痛快快地叫上一声妈,这已经比很多人幸福了,他告诉自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人生不能轻言放弃。
想明白的刘秀祥,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当,换来了86元,带着母亲离开安龙,来到了黔西南州的州府兴义市。
此时的他,已经打消了继续读书的念头,找了一家洗浴中心的工作,一切都只是为了活下去。
04
不甘平凡,从头来过
刘秀祥记得很清楚,当时每给客人擦一个背,就能赚5块钱,就这样过了50天,他开始反问自己:
“难道我真的要靠给人擦背度过一生吗?”
不甘心于自己这一眼就望到头的日子,刘秀祥想到了复读,他坚信只有读书才能让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
辞职,找学校,刘秀祥丝毫没犹豫地行动了起来。
可是自己并不算拔尖的成绩和捉襟见肘的经济条件,让他连吃了四次闭门羹,第五次的时候,他直接跪在了校长面前。
那一跪,是他最后的希望。
刘秀祥向校长保证,一年后的自己,一定能考上一所好大学。
或许是被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坚定所打动,校长接收了这名学生。
虽然这个世界有时候确实很冰冷,但还是有温情存在的。
当时复读的高中是全封闭管理,但刘秀祥却坚持住在校外(为了方便照顾母亲),班主任最初并不理解,但在了解完情况后,立马组织了班级捐款,正是这份善举,才得以让刘秀祥更加专心于学业。
一年后的2008年,刘秀祥参加了第二次高考,顺利考入了山东临沂师范学院(现临沂大学),回家后,他抱着妈妈失声痛哭了起来,把这些年压抑的痛苦,倾泻而出。
可是,高昂的学费,让刘秀祥再次陷入困境。刘秀祥一查学杂费,3000元,这让他傻了眼,因为当时他身上只有60元。
离黎明还有3000元的距离,他不能放弃,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刘秀祥找了一份铁矿厂的工作,一天工作18个小时,凑齐2000多元的路费后,他带着母亲来到山东的大学报道,也就是在那时,他的故事被媒体争相报道。
刘秀祥知道后,足足花了好几百块,买下了当时所有刊登他故事的报纸。
这个举动并不是为了留作纪念,而是他强烈的自尊心,不允许他接受别人的同情和捐赠,哪怕都是出于善意。
“一个人活着不应该是让人可怜和同情,而是应该活着让人可亲、可佩、可敬。”
“一个人的困难和挫折,并不是你向他人或者社会索取的资本。”
各方的善意和各界的捐赠,当然可以解决刘秀祥经济上的燃眉之急,让他过上更好的生活,但他害怕自己因此失去奋斗的那股劲头。
大学期间,刘秀祥一边兼顾学业,一边挤出时间打工,他发过传单、摆过地摊,做过家教,当过服务生,经济情况刚有好转,他就又做了一件让人无比动容的事情。
刘秀祥把赚来的钱,一部分拿来抚养母亲,另一部分则会用来资助初中捡废品时,认识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供他们上学。
经济改善后,他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刚从小山村走出来,他知道那里的孩子生活有多苦,也知道那里的孩子,因为生活所迫,可能并不知道知识有多可贵。
大学毕业后,刘秀祥接到了北京一家公司的offer,公司承诺,年薪55万。
这是一笔摆在现在都让人心动的工资,但刘秀祥拒绝了,他不想当一个贩卖苦难的人,如果他想获得那份工作,他应该和其他人一同应聘、竞争,而不是坐享其成。
紧接着,刘秀祥进入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一个月能赚1万2,再加上工作出色,公司有意培养他成为管理层。
眼瞅着,他就能在城市扎根,但一通电话,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05
再次回到苦难中去
那通电话很短,来电的人是资助名单里年龄最小的那个妹妹。
“我不想读书了。”
怎么能不读书呢?一路走来,刘秀祥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放下电话,他决定回家,他希望给予家乡那群小孩读书的动力,精神上的支持。
“看,我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这一路上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不要放弃,也不能放弃。”
刘秀祥也并不是相信自己有那么大的能力改变一群人,但他觉得,只要改变哪怕一个人,他也不虚此行。
曾经拼尽全力走出大山的少年,为了改变更多人,毅然带着母亲回到了“苦难”开始的地方,和他一同返乡的,还有他在大城市的所见所闻和这些年的历炼。
在农村义务教育基层教师招考中,刘秀祥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特岗教师,成为望谟县打易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后又被调入望谟县民族中学高中部任教。
最多时,刘秀祥同时担任了五个班的历史老师和三个班的班主任。
他本想着,进入高中的学生,都是对大学有所向往的,但现实却很残酷,贵州省中考满分700分,而刘秀祥面对的,是最高300分出头、最低不足100分的学生,他们在学校里抽烟喝酒谈恋爱,都在经历着一场青春的迷茫。
刘秀祥见招拆招,开始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没事就找学生聊天、邀请孩子们来家里吃饭,甚至还会给大家讲自己的故事,带孩子们回自己的老屋。
(秀祥小时候住的屋子)
怎么让学生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呢?
“我就是个例子。”
要知道,人类趋利避害的天性,让大多数人都只愿回忆和分享那些美好的记忆,何况还是自尊心极强的刘秀祥。
所以,每跟孩子们讲一遍自己以前的困苦,都无异于再揭一边自己幼时的伤疤,但如果能点燃大家,再揭伤疤又何妨呢?
刘秀祥希望学生们明白,他们并不孤单,他和大家有着相同的命运,他可以,学生们也可以。
他希望传递的理念便是,人这一辈子有很多条路可以选择,但一定要在选定后坚定地走下去,未来在哪里,谁都不能断言,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的行为决定着他的未来。
可是再怎么努力,刘秀祥能影响的范围也只有学校内部。
怎么让更多人受到启发,重视教育?这是他需要面对的又一个问题。
06
8年,骑坏8辆摩托车
刘秀祥还想影响更多的人。
他所在的望谟地区,95%以上的土地是山谷丘陵,深山区的老百姓对教育也不够重视,当时,10余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6%。
刘秀祥骑着摩托车去学生家进行劝学家访,车上绑着音响,播放着自己的故事,8年里,他骑坏了8辆摩托车。
(刘秀祥到学生家中家访)
但他的努力并不是每次都有用。
一个在读高二的女孩家长,坚持女孩读书无用论,想要女儿辍学去打工,并且,家里也没钱。
刘秀祥想都没想,拍拍胸脯保证:“钱我出,只要让孩子读书。”
持有和这名家长同样想法的老百姓,不在少数,当时的望谟地区还未脱贫,大部分人并不重视九年义务教育之外的高中教育,况且,他们也真的没有钱。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刘秀祥都会自掏腰包,就像他所说,只要让孩子读书。
但久而久之,自己的经济也无法负担那么多学生,刘秀祥不得不四处去借钱。镇上的小老板都对他印象深刻,借一回人家夸赞刘秀祥为了学生尽心竭力,借两回、三回,大家就都对他避而远之了。
很快,“刘老师像乞丐到处乞讨”的故事就在当地传开。
要知道,在刘秀祥最困难的时候,他都没有这样低声下气地寻求过他人帮助,但至今,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乞讨”后悔过。
“这是给孩子们一个希望,其实人在困难的时候你帮他多少并不重要,你安慰他一句,拉他一把,就是给他希望。"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毕竟周围的人也没有那么多钱,刘秀祥就又萌生了一个念头。
他联系上自己的大学同学,让他们帮着自己找教授资助学生,而他呢,则四处演讲,不要报酬,只需要对方每次资助他的两名学生就行。
他以《相信奋斗的力量》为主题,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1000多场,2012年至2020年期间,刘秀祥自己资助或对接资助的学生已达1900多人。
截止到2020年9月,他为101名今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对接了资助,资助金额共计290多万元。
2008年那个带母上大学的年轻人,现在已经当上了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
在他的坚持和带领下,望谟县在2020年高考中表现非凡,本科上线率63.44%,在全州9个县市中排名第三,而5年前,望谟县高考本科上线率仅为12.26%,排名倒数第二。
07
一切都没变,一切又都变了
十三年后的刘秀祥,怎么样了?
其实没有太多改变,但很多人的生活却因他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到中年的刘秀祥,现在依旧照顾着母亲的饮食起居,只不过,身边多了一位爱他和支持他的妻子。
他也还在继续着自己的教育事业,只不过,他当初想要唤醒一个人的小目标早已实现,在他的感染下,母校临沂大学每年都会组织给刘秀祥所在的县校捐书、捐衣服。
刘秀祥的故事,无疑是主页君见过最好的励志故事之一。
他曾坐在井底仰望过星空,现在却甘做井中的梯子,让一个又一个学生踏过他的肩膀,去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
该要有多宽广的胸怀和无疆的大爱,才能让一个好不容易从苦难中挣扎而出的人重返苦难,只为了化作一束光,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
以自身为薪火点亮他人,这种不平凡的人,值得每一个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