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40层"晾衣夹"大楼火了,恐成世界第一大艺术品(组图)
对!又是迪拜!又是这个“富得流油的国家”带着它的摩天大楼,闯进了我们的视野!再一次因为“世界第一高”或者“世界第一贵”这样的字眼,抓住了我们的眼球。
瞧瞧这建筑外观,不禁说一句“不愧是你,迪拜!”。论敢用这样的造型做其建筑的国家,细数下来也就只有“你”了。
但俗话说的好(并没有),迪拜建房只图爽,网友吐槽已上场。说是“艺术”也好,“奇葩”也罢。别急,这波舆论大军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迪拜“晾衣架”大楼,竟出自这位艺术家
前几天,designboom发布了一条新闻,称:迪拜的“晾衣夹”楼,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艺术品。
艺不艺术品的咱不敢说,乍一看这造型,确实很抓人眼球啊。仔细来瞧瞧,稍等......日站君想起了一个表情包,不知当放不当放。
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完全一致。再有网友友情提示说,这不就是晾衣夹吗?
还真是这么回事!还得再插一句嘴,在此之前以为只有咱们中国的晾衣夹长这样,现在看来全世界都蛮统一的。
这新大楼在造型方面无论怎么说,都绕不开“别致”了。而这栋“别致”的大楼,你能想象竟不是甲方爸爸的突然脑洞,而是出自一位来自以色列的艺术家zygo之手?· 一个专门喜欢设计“晾衣夹”的艺术家 ·说起这位艺术家zygo,绝对是个“神秘人物”。ins账号上明确说明他是个匿名艺术家,再翻看其所有账号会发现,他的作品只有“晾衣夹”。
除了迪拜这栋“晾衣夹”大楼,关于“晾衣夹”的雕塑也无处不在。
用晾衣夹的造型直接作为艺术表达,看起来挺无厘头,但zygo表示晾衣夹本身就是“两个一半结合成一个”的姿态,所以两个互补的两半就像两个灵魂,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结合。
按照这样的路子,就很好解释每一个作品了。它可以是两个不同的灵魂,相爱拥抱在一起。
或是一个身体拥有两个不同想法。
无论怎么说,都有点“亦正亦邪”,需要相互协调统一的意思。
网友们如何看“晾衣夹”大楼
这样我们再看向迪拜“晾衣夹”大楼,忽然就明白了其中的设计原理。迪拜这座城市与那些突然迅猛发展起来的城市,近乎相同。
整个城市分为老城和新城,它们之间的经济水平、市容市貌差距很大。所以这座大楼的两个部分一面代表了两城的结合统一,一面代表了它们的相辅相成。
有些网友看过“晾衣夹”大楼,称其像是一对在kiss的情侣。
别说,艺术家zygo似乎正有此意,“晾衣夹”大楼确实还象征着爱情、和平与希望。寓意是好的,建筑也是具有独创性的。但一部分“颜控”网友可不吃这一套,直接吐槽说,大裤衩终于有晾衣服的夹子了。
甚至说,这栋大楼是“腰疼”吗?
还有评论表示,它很娇俏。形容一座建筑用“娇俏”?一时间也不知道是在夸赞还是贬低了。
好在还有些拥有“大局观”的网友,称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的迪拜,靠大楼与建筑取胜,似乎也是个发展方向。
还真别说,迪拜的出圈一部分原因确实要归功于它的建筑,从世界第一高的哈里法塔,到世界第一奇葩的迪拜之窗,每一个都为它赚足了噱头。为此有人戏称迪拜,是为人类建筑史上最“疯狂”的试验场,是设计师的天堂!
迪拜——人类建筑史最“疯狂”的试验场
好像在这里,设计师们都可以为所欲为的发挥想象,展示自己的才华,然后让整个世界来审判。舆论又怎样?当我们把建筑当成艺术品一样来欣赏的那一刻起,设计师就赢了。· 被人调侃出圈的旋转大楼 ·
Squall Tower——一座建立在迪拜可以随风旋转的大楼!整个建筑物无论是否有风,都会以固定的速度旋转。
因为标榜着“大楼的底座是安装有一个巨大的电机,每48小时完成一次旋转”,让它从概念图流出的时候,就遭受到了网友们的疯狂调侃。
“下班找不到路”“大门的朝向随时变更”这些看起来都算是小问题了。
还有网友阴阳怪气的说“就想知道轴承是谁家造的”。
“这是造楼,还是造龙卷风?”
还有“这栋楼的呕吐袋将销量大增”。
看到这些评论,不知道背后来自土耳其建筑师Hayri Atak怎么看待,不过日站君建议,他可以向另一位也被喷的很惨的建筑师——迪拜之窗的设计师来取取经。
· 网红地标——“迪拜之窗”·
因为当时迪拜之窗的落地,同样惨遭了网友们的疯狂吐槽。
迪拜政府起初斥巨资35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1亿元)建立这个地标建筑。
大楼设计的目的,是要带游客穿越迪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底部还细心的设计了一座博物馆,完整记录城市的前世今生。通过各种旧文物和3D全息影像,讲述迪拜如何从一座小渔村,发展成为现在穷得只剩下钱的国家。
但可想而知,网友们完全没管什么历史和存在的价值,直接吐槽。
“实实在在的金拱门”
又被人诟病,好看的角度只有一个。
“实物很丑”,是一个只能存在在相机里的网红地标。
总结来说,如果想要在迪拜建造大楼,那么“冷嘲热讽”必将是设计师的第一课!
被人诟病的建筑,不一定就是不好的建筑
回想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建筑师,尽管是大师级别,也依旧免不了这一课!
1902年,芝加哥的建筑师丹尼尔·伯恩罕在设计22层熨斗大厦时,在当时最高的建筑只有5层的纽约,这座大厦被大家诟病“疯狂”“随时会坍塌”。
但如今再看来,它无可厚非的标志着历史第一座摩天大楼的崛起。
1972年,黑川纪章在建起中银胶囊塔时,被时代质疑“生活不便”“是失败之作”。但如今再看来,它是第一个“预测”建成的“未来建筑”。
还有1980年,贝聿铭翻修卢浮宫时,公众的反对意见铺天盖地而来,连媒体都怒斥它“是一个巨大又不可理喻的破玩意” 。
但如今再看来,就是这座充满奇异未来感的建筑,将巴黎古旧的宫殿从几个世纪的王权中带了出来,与新时代接上了轨。
所以,即使迪拜的某一座建筑现在仍在舆论中起起伏伏,也不能立刻否定它存在的价值。舆论的力量也许会扼杀了建筑业的新鲜血液,和那些刚出苗头的新思想和独创性,还有难能可贵的洞察和勇气,但我们不能因此让建筑业走向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