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50岁丁克夫妇,百万豪装41㎡小家,33年老房越住越舒服(组图)
香港住房紧张一直是比较热门的话题,
最近一个“公屋百万元豪装”的案例,让不少网友都纷纷吐槽了起来——
有人说装修根本不值那么多钱,
有人说风格像是疗养院,
有人说有这个钱还不如首付买私人住宅,
甚至有人说他们这么有钱,为何还“霸占”公屋……
但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其实这栋老旧的公屋住宅并不是分配的,而是妻子的父母在98年的时候花28万港币买下的,从建好到现在已有33年的楼龄了。
虽然时至今日这间41㎡的小房子最少也得要280万港币甚至300万以上,但归根结底还是属于自购住房。
这对夫妇也算是中产,丈夫是健身教练、妻子是医院护士,一个月俩人加起来的收入在10万元以上,
再加上坚持丁克族的生活,五十多岁的两人至今没有孩子,以后可能也不打算要,所以生活算得上宽裕。
两人实际上做了很久的情侣,前两年才选择结婚,也正是趁着这个由头将家里重新装修了一遍,风格和设计几乎都是夫妻俩人一手操办,
完工后就像上面一样,并不显得豪华但格外温馨。
有的人会觉得,这看似普通的装修,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呢?
其实走进公屋楼的楼道内,你就可以感觉到这是一处非常老旧的小区了,
里面走廊狭窄阴暗,而且设施破败,但好在还算干净。
走到屋内以后,米白和浅棕色的墙面相互搭配,显得质感十足,你可别小瞧墙面的漆料和贴砖,
用的全部都是最上乘的材料,而最让人想不到的花费,则是墙面的插座——
玄关一直到客餐厅里,开关插座总共有16个之多,这也是为了日后能放下更多的小家电准备的,
而这一个开关插座,价钱就在1000-1200港币。
所以说,单是客厅内的开关插座,就花费了差不多1.6万港币,
换算一下差不多也要13000块左右!只能说——不愧是豪装。
客厅里另一个花销大头则是沙发,你别看这一张小小的双人位真皮+木框架的沙发,竟然要价4万港币(约合3.3万块),
果然是材料有价设计无价,贫穷再次限制了我的想象。
起居室的部分最后较多的花销则是墙砖和地砖,全都是较为有名的意大利设计品牌,加起来总共要17万港币左右(约合14万块),
要知道在咱们这里,七八十平米空间简装一下总共也就这个价格了……
目前夫妻俩客餐厅的家具还没有买齐,日后打算再添置一些品(jia)质(qian)较(hen)好(gui)的家具,比如餐桌、吧台椅之类的~
除此之外,整个家里还有三处较大的空间改动,这也是预算提升的原因之一。
一、卧室改动
其实,原本这间小房子里是有两个卧室的,是那种经典客厅中置,左右小卧室的“眼镜房”户型。
但夫妻俩由于平日里只用到一个卧室,又没有孩子,就干脆拆掉了一间卧室,把空间留给了客厅、厨房、卫生间,
变成了一室一厅户型,空间一下子宽裕了许多。
原本的卧室不仅老旧,最关键的是空间利用率还不高,
所以这次干脆将它完全拆改了,能让另一间卧室更加舒服。
利用多余出来的空间,夫妻俩在这里做了通顶的衣柜,以及墙龛收纳柜,来放置夫妻二人的日常杂物,
空间虽然不大但完全够用了~
二、卫浴改动
另一个改动较大的点是卫生间和浴室的区域,这里不仅换上了全新的洁具,
同时空间也重新做了分配,使其变得更加宽裕了~
在原本的卫生间里,几乎就只有一个方格子的大小,虽然最终还是挤下了浴缸,但实用性却大大下降,如厕、沐浴、洗漱都非常不方便。
所以权衡再三,夫妻俩决定占用一部分客厅的空间来拓宽厕所面积。
完成后的厕所虽然也不大,但用起来舒服多了,且在最里端的位置增设了晾衣空间,功能性也丰富了许多。
三、厨房改动
最后一处大改动则是厨房了,这里同样也需要拆墙~
原本的厨房空间中,厨房仅有水槽和一个低矮的灶台,烹饪做菜很是不便,而用墙隔起的阳台却有些鸡肋,闲置率远远高于实用性,
所以干脆就将这里隔断墙拆除,取消阳台转而建成一个一字型的厨房。
由于厕所增设了晾衣区,所以也不需要担心衣服挂在哪里晾晒,改造后的阳台整洁宽敞了许多,
给这对爱烹饪的夫妇带来了更加舒适惬意的下厨空间。
其实我个人感觉厨房区域的改造是非常成功的,不仅把原本鸡肋的空间充分利用了起来,同时也符合个人的生活习惯~
至此,房间内的整体改动就差不多了,这一套拆改操作连带铺砖水电等等工程下来,总共花费了60多万港币!
换算过来约合50万左右……离谱的人工费!
整体明细算下来以后,也是非常之贵,尤其在泥水、木工和地砖家具部分花销最大,粗略估算下总共要价在93万港币!
这还不算完!
夫妻俩由于平时也没什么别的兴趣爱好,喜欢读书、运动、烹饪、下厨——还有养猫!
所以我们上面看到的玄关餐厅留出的位置,一部分是放餐桌吧台用的,剩下的空间则全都留给了猫咪。
丈夫说要做一整套架高的猫爬架,想想这预算……轻轻松松破百万了。
总而言之,我们实际上也不好说这对夫妻的装修值还是不值,你说他们花销合适吧,在某些地方看来价格确实是贵了许多,即便是在当地也是高了些。
但你说他们是冤大头吧,也不尽然,起码他们家的拆改工程并不小,也确实用到了顶尖的建材、家具,
最主要的是夫妻二人并无经济负担,而是按照自己喜好选择了自己觉得最舒服的,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洒脱的生活方式呢,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吧?(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延伸阅读:
香港棺材房里的"笼民":在厕所做饭 睡觉腿都伸不直
你对香港的印象是什么?
富丽繁华大都市、鳞次栉比摩天楼、争分夺秒股票场、冷漠无情无间道、摩天大楼,名贵跑车?名牌潮牌,高档餐厅?
也许都有,但是,在香港繁华奢侈的背后,有些真实更是令人绝望。
你知道吗?
在香港,租金最高的不是中环,不是山顶豪宅,而是全港十八区里最贫穷的——深水埗。
隐藏在深水埗街头巷尾的,是那些被称为笼屋,劏房,棺材房的居所。这里每尺(约0.09平方米),最高租金可达300港元。
有大约20万香港人生活在这种房子里,是霓虹灯也无法照亮的地方。结束了一天的奔波劳累,有些人回到的是这样的“家”。
劏 房
标配:厨房、卧室、客厅三合一;面积通常 ≤ 8㎡;租金约合人民币2500~4000/月。
劏,意为割。劏房通常指一个住房单位,被切割成很小的部分,租给多家住户,类似内地的群租房。
近20万人居住在劏房里,人均居住面积5.7平方米,仅比惩教署监狱囚仓,人均标准多27%。
这就是高度繁荣的香港,我们电视上看到灯红酒绿的香港。
双层床,小沙发,冰箱,洗衣机和小桌子,这些物品令本就狭小的空间,显得十分拥挤,每月4,500元港币(约人民币4000元)租金和水电费,已是所得薪水的一半。
居住在劏房内的一家四口,姐姐和弟弟趴在床上写作业,下面是他们的家人。
公寓内的厕所和厨房连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空间。而在香港,有4万名儿童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在获得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多个奖项的电影《一念无明》中,曾志伟扮演的父亲和他患有躁郁症的儿子便住在劏房里。
在劏房拍了十几天的戏,曾志伟对媒体说:“住在劏房里,怎样豁达的人慢慢都会受不了(戏里),我已经很幸运,房间有窗,很多房连窗都没有。”
棺材房
面积≤4㎡,最小的不过1.4㎡;仅仅放得下一张床,人在里面只能躺着;租金约合人民币1600~3200/月。
当横向空间已经无法再被利用时,房东们把目光投向了纵向空间,棺材房应运而生。
在油麻地、深水埗、观塘,有些人每晚都睡在 " 棺材 " 里,在原有的板间房的基础上,以 " 井 " 字形上下分割,改装成六间小房,每间房约1.5平方米,租金约每月1500 -2000港币。
由于位置狭小,进入房间后只能直挺挺躺着,像躺在棺材里一样,便得名“棺材房”。
甚至连棺材都不如,因为在这里,每晚 " 躺尸 " 时你连腿都绷不直……
棺材房的租客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大家都负担不起一个可以站立的房间,只好过着“弯腰屈膝”的日子。
在这里,家的概念被完全颠覆,所有的活动都只能蜷缩在,这张小小的床上进行。
笼 屋
楼顶平台搭建的建筑被称为“天台屋”,价格相较便宜,坏处是下雨漏水、夏天闷热,工业、商业大厦房间改成的民居,被称为“工厦屋”。
租金便宜且有电梯,但易被查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住所叫“笼屋”,笼屋最早出现在1950年代,它是移民的临时住宿。
一张张铁丝网包围起来的床位,就成为了可以居住的笼屋,它们大多存在于深水埗的危楼之中,而住在铁笼里的人,被称为“笼民”。
一个70平米的屋子里,摆放着数十个3层铁笼,里头住有200多人,空气里混杂着烟草、汗水和老旧房屋的气味。
“笼屋”分布在深水步等旧楼,居民一般是新移民或年长者,联合国也曾斥责,住笼屋是对人类尊严的极端侮辱。
笼民们自嘲,住在这里的就像孤儿,谈何做人的尊严。
在香港,很多穷人申请公屋三年仍不获上楼,笼屋是一种特殊的居住现象,居住者并不是无家可归,只是以最低的租金来租一个床位,免于露宿街头,据传已有租客在“笼屋”居住了40多年。
近年来笼屋的租金却是一直上升,从几年前的1500元港币,上涨到现在的2800港币,大部分的笼屋居住者,只能依靠微薄的综援金生活。
香港是世上最富有城市之一,拥有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专门店数目,比巴黎还要多,但仍有人居于6呎乘2呎半的笼屋中。
厕所房
早前更有社交群组上传一张租屋广告的相片,月租2200港币,租住位于官塘唐楼上床下厕房,上格床大约两呎半(大约0.76米)宽,而床下则是马桶厕所。
提到香港房价,单价似乎也并不惊人,郊区大约一万出头,市区也不过四五万而已,似乎和北上广深等城市相当。
可再仔细一看,单价的单位竟然是平方尺,没错,1平方米等于9平方尺,在单价上乘以9,才是内地人通常概念里的价格。
买房?此生无望!
夜幕下,中环写字楼与平民小屋共存,一如这个贫富悬殊巨大的香港。
关于香港棺材房,BBC进行相关采访报道:
夜空中,星星一闪一闪很漂亮,实际也不过是沙砾土石的集合。
多少人到香港走一圈,路过中环、尖沙咀,便以为见到了香港的全貌,以为人人皆是锦衣玉食腰缠万贯。
唯有真正在一个城市生活过,和一草一木共同呼吸过,才读懂酸甜苦辣人生百态,而这样的故事,还在别的地方发生。
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