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价格飙升削弱中国对澳贸易施压战术(图)
本文转载自华尔街日报,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对炼钢原料铁矿石的需求已将铁矿石价格推高至10年来的高点,在澳大利亚应对与中国这一最大贸易伙伴的紧张关系之际,铁矿石价格的飙升给垄断全球50%以上铁矿石出口量的澳大利亚带来了收入提升。
一列载有铁矿石的火车驶往澳大利亚北部的黑德兰港。
铁矿石价格飙升至十年来的高点,正在削弱中国在一场重大贸易争端中的施压战术。
去年,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呼吁对中国最先暴发的新冠疫情展开国际调查,此举惹怒了中国,中国随后对包括大麦和牛肉在内的澳大利亚产品实施了一系列进口限制和关税。不过,中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意味着这种炼钢原料并没有成为中国政府的目标。
如今,中国需要铁矿石为钢厂提供原料并支撑经济复苏,这一需求推动铁矿石行业的基准价格上涨至2011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在澳大利亚应对与中国这一最大贸易伙伴的紧张关系之际,铁矿石价格的飙升给垄断全球50%以上铁矿石出口量的澳大利亚带来了收入提升。
根据标普全球普氏(S&P Global Platts)的数据,铁矿石价格在4月20日升至每吨187.75美元。过去一个月,价格上涨了17%,延续了不到一年前价格不到每吨100美元时开始的涨势。铁矿石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大宗商品之一。
AMP Capital首席经济学家Shane Oliver说,这对矿业公司和澳大利亚经济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他预测澳大利亚将出现更多的巨额贸易顺差,而铁矿石公司将缴纳更多的税款,这将改善澳大利亚的预算赤字状况。
中国政府去年扩大了刺激支出,重点是基础设施投资,在那之后,中国的钢铁价格走强,进而带动了铁矿石价格的飙升。钢材价格也处于十年来的高位,这促使工厂增加钢产量,以满足建筑和汽车等行业的需求。
力拓股份有限公司(Rio Tinto Plc, RIO.LN)周二公布第一财季业绩细节时表示:“中国的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根据国际钢铁协会(World Steel Association)的最新数据,中国2月份粗钢产量估计为8,300万吨,同比增长11%。3月份的数据将于周四公布。
澳新银行(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Ltd.)高级大宗商品策略师Daniel Hynes表示:"我猜测钢铁生产商正抓紧时机开足马力。”
铁矿石价格上一次处于这样的高位还是在2011年,当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造成了铁矿石供应的短缺,刺激了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地的矿商扩大业务。在2011年2月,铁矿石价格最高冲到了每吨193美元。
周一,巴西矿商淡水河谷(Vale S.A., VALE)公布的第一财季产量不及分析师预期,引发了对供应短缺的担忧。
必和必拓(BHP Group Limited, BHP)周三表示,在澳大利亚吉姆巴(Jimblebar)矿场创纪录产量的提振下,该公司年度铁矿石产量可能位于2.45亿至2.55亿吨预期区间的高端。这家全球市值最大的矿商公布,截至6月份财年前九个月铁矿石产量增加4%,至1.883亿吨。
力拓本周称,第一财季澳大利亚铁矿石发货量同比增长7%,同时其铁矿石库存下降。
根据皮尔巴拉港务局(Pilbara Ports Authority)的数据,3月份从全球最大铁矿石出口中心澳大利亚北部黑德兰港运出的3,810万吨铁矿石目的地是中国,占总发货量的比例超过80%。这比今年2月份的3,070万吨有所增长,但低于2020年3月的4,040万吨运输量。
澳大利亚政府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称,预计强劲的铁矿石价格将推动该国截至6月财年的铁矿石出口收入超过1,360亿澳元(合1,050亿美元),创下纪录。这将打破截至2020年6月财年1,040亿澳元铁矿石出口收入的前纪录高点。
AMP Capital的Oliver说:“铁矿石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单一出口产品,价值超过了煤炭和农产品的出口,因此,铁矿石价格持续飙升至远高于大多数分析师预期的水平,这将进一步提升矿业公司今年的利润增长,平均预期是本财年的利润将增长70%。”
许多分析师认为,铁矿石价格可能很快就会下跌。高盛(Goldman Sachs)预测,到今年第四季度,铁矿石价格将降至每吨110美元,到2022年将跌破每吨100美元,这反映了人们对巴西将提高出口并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造成铁矿石供应过剩的预期。
创纪录的价格通常也会导致高成本、低品位的矿山重新开始生产。
高盛表示,尽管如此,中国强劲的钢铁需求和钢铁制造商享有的高利润率将限制铁矿石价格短期内的任何跌势。
“当铁矿石价格达到某一水平,钢铁生产商将开始抗拒,现在可能接近这个水平了,”澳新银行的Hynes说。“但过去也发生过出人意料的情况。”
本文转载自华尔街日报,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