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留学生义卖,八旬老人“再就业”!疫情下的澳洲华裔志愿者,突破社交距离传递爱心(组图)
和孤寡老人“煲电话粥”解闷,帮助新移民填福利申请表,为救助机构参加义卖,给流浪街头的小动物提供温馨的家……
他们是一群热心的澳洲华裔志愿者,从25岁的美女留学生,到88岁的老爷爷。他们没有被疫情击倒,而是突破社交距离传递爱心。
正值“全国志愿者周”,他们的默默守护和支援,在疫情下熠熠生辉。
1656分钟的守护,“总有说不完的话”
疫情前,悉尼的孙女士每周都会抽出两天时间去养老院探访华裔老人,他们大多住在西人疗养院,由于语言不通,非常孤单。
孙女士(图片来源:供图)
孙女士服务的老人以同乡居多,乡音总能拉近距离。
时间长了,老人会数着日子等她来,每次看到她都会开心地说,“救星来了!”
有的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总是幻想自己困在过去的恐惧中;有的老人执拗不肯吃药,甚至跟护工发生冲突。
每当这个时候,孙女士总是非常耐心地开导他们,“像哄小孩子一样,哄他们吃药。”
疫情爆发后,无法再探访养老院,孙女士改“煲电话粥”关心老人,有时候接起电话来就是一个多小时,“他们对我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老人给孙女士寄来贺卡(图片来源:供图)
疫情最严重的半年里,她向老人们寄出无数张贺卡,打了1656分钟的语音电话,大多数时间是电话那头在说,她安静倾听,贴心开导。
养老院的老人,总是“见一面,少一面”。有的老人上次打电话还好好的,下次打过去人就不在了,这让她非常珍惜和老人通话的机会。
疫情限制了社交距离,却没有限制孙女士对老人的关心,只是换了种方式守护他们。
美女留学生义卖,“用助人的方式毕业”
25岁的悉尼中国留学生Selina像所有女孩子一样喜欢逛街和美食,但自从做了志愿者之后,周末便被二手衣物包围。
她同时在澳洲红十字会和新州RSPCA两家机构做志愿者,负责整理和售卖受捐的二手衣物。
Selina(图片来源:供图)
疫情期间,这类非盈利机构人员很紧缺,有时会挑到胳膊又酸又累;在门店销售的时候,也要时刻注意货物陈列,“忙得闲不下来”。
不过,她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了“了解澳洲人生活方式”的机会。
Selina整理二手衣物(图片来源:供图)
有捐赠者会将昂贵的爱马仕丝巾和全新名牌连衣裙捐给机构,也有顾客会花两三百澳元买走一堆二手衣物,“因为他们喜欢环保,也喜欢帮助到别人。”
同时,她还收获了许多从事志愿者工作的朋友。有年迈的老奶奶,也有朝气蓬勃的高中生。听他们分享各自的故事,这些都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Selina的工作环境(图片来源:供图)
来悉尼7年的她,即将在今年8月硕士毕业。这份志愿者的工作经历,让她的履历在同届毕业生中闪烁出不一样的光。
“澳洲企业也挺看重这方面的,如果你能在处理好学业的同时帮助到其他人,那么企业对你的工作能力也会更加自信。”
当其他同学还在为毕业找工作发愁的时候,Selina也已经找到了心仪的实习工作。
“用帮助别人的方式毕业,也为学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发挥余热,退休八旬老人“再就业”
80岁的许外婆退休后加入了澳洲华人服务社,喜欢歌舞表演的她,在疫情前时常去各地义演。
疫情爆发后,服务社的帮助下,许外婆通过视频通讯软件ZOOM发现了新的舞台。不仅可以继续跳舞,还能教老年人练习“手指舞”,“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的!”
大家也会在ZOOM里分享种菜经验、烘焙厨艺等,让她发现了新大陆,“以前还不知道,原来大家都这么有才!”
许外婆春节献舞(前一)(图片来源:供图)
88岁高龄的王爷爷,年轻时是个大学教授,由于需要看很多外文资料,掌握了日语、俄语、英语三种语言。
移民澳洲后,他利用英语优势,成为一名社区填表志愿者,帮助新移民申请福利津贴、公租房等。
填表并不像听起来那么简单,有的表格像杂志一样厚,再加上申请人不知道需要提交什么证明,往往会带厚厚一沓资料,需要王爷爷抽丝剥茧地帮助厘清。
王爷爷(图片来源:供图)
由于帮助过的人很多,王爷爷走在路上时常会碰到一些“陌生人”和他打招呼。
“有人说丈夫移民成功了,有人的公租房申请下来了,有人的津贴拿到了……”
因为疫情缘故,王爷爷的填表工作暂时无法继续,但他表示,如果条件允许,还是会继续帮助别人。
年轻人无比向往的“退休生活”,被两位华老人重新定义。
华人服务社干事Dalovia告诉记者,像他们一样退休后从事志愿服务的华裔老人,还有很多。
临时寄养流浪猫,“等他们找个好归宿”
受疫情影响,在家办公的台湾女孩Alice,成为了新州两家动物救助机构的临时寄养志愿者。
两周前,她在“悉尼猫狗之家”领养了两只仅5周大的小奶猫。幼猫相比成年猫需要更多关注,为了让小猫早点适应环境,她一有时间就会和它们做游戏,抚摸它们。
Alice(图片来源:供图)
从刚进家门的战战兢兢,到像小松鼠一样顽皮地围绕在Alice的脚边,看着它们一天天健康长大,她感到很有成就感。
等小奶猫长至12周大以后,机构会为它们寻找合适的永久寄养者,Alice知道有一天两只小可爱会离开自己,“虽然很舍不得,但为它们找到好的归宿感到高兴。”
Alice的猫(图片来源:供图)
据《悉尼晨锋报》,去年疫情爆发之初,澳洲领养小动物的人数激增,维州RSPCA在一周时间就接到了1600个收养申请,宠物狗的收养数量比前年同一时期增加45%,宠物猫则增加了20%。
不过,也有人担心,随着人们逐渐返回工作场所,以及原来越多的人失业,这些宠物很可能会重新流落街头。
“悉尼猫狗之家”与RSPCA两个非盈利机构均表达了对受疫情影响的财政状况的担忧,同时他们也需要更多志愿者加入。
“近十分之一的澳人没能回归志愿服务”
即将过去的这周是“全国志愿者周”,澳洲志愿服务协会呼吁人们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展现笑脸的方式对志愿者表达谢意。
该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澳志愿者每年奉献了超过6亿小时来帮助他人,但新冠疫情令这个群体备受冲击。
(图片来源:澳洲志愿服务协会官网)
“志愿者组织提供的服务比率已经在下降,从2010年的36%,下降到2019年的29%。澳洲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近十分之一的澳洲人在过去一年中没能回归志愿服务。”
“在澳洲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三分之二的志愿者(66%)完全停止了志愿服务,相当于每周损失1220万小时。”
与此同时,43%的志愿者组织提供服务的需求在增长。
随着疫情放缓,澳洲志愿服务协会首席执行官Mark Pearce对志愿者行业的复苏抱有信心。
(图片来源:澳洲志愿服务协会官网)
他说,“我们必须共同努力,集思广益,构思如何才能更好地支持澳洲多元、专注和珍贵的志愿者们。由于疫情带来了许多挑战,在这个‘全国志愿者周’,感谢和认可志愿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我们鼓励每个人奉献时间来帮助他人和自己,重新认识什么是重要的,参与并找到适合你的岗位。”(点击查看志愿者招募信息 >>)
(记者 Soph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