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03日 17.9°C-20.8°C
澳元 : 人民币=4.67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2021-05-22 来源: 综合报道 评论503条

本文综编自cgtn澎湃新闻多维新闻林伯南环球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19:11pm更新:

据《参考消息》报道,5月2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发文悼念袁隆平:“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1

15:53pm更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2日讯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2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3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4
湖南日报报道截图

袁隆平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

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

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1981年获得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14:08pm更新:

CGTN:经核实,袁隆平院士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我们对此前报道不慎深表歉意。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5


13:17pm更新:

5月22日上午,澎湃新闻从袁隆平秘书杨耀松处获悉,网上的消息是假消息,袁隆平目前在医院,身体状况不太好。“我们目前正在医院”。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6

5月22日上午,人民日报记者从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国工程院和袁隆平院士秘书等多个渠道证实,网上关于袁隆平逝世的消息是假消息,袁隆平院士目前在医院接受治疗。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7

5月22日上午,中新网记者从湖南省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处获悉,网上关于袁隆平院士逝世消息纯属谣传。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8


13:00pm更新:

据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官方微博消息,袁隆平于22日上午在湖南长沙逝世,终年91岁。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9

随后包括观察者网等中国多家媒体转发此消息。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10

据悉,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也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

袁隆平:没有华国锋的支持,我哪有那么大知名度?

俗话常说:民以食为天,在华夏大地说到粮食,人们下意识地便会感谢一位老人,他的名字叫袁隆平。若非袁隆平大半生致力于研发水稻,推动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发展,现在的我们也不会处于这样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里。

我们真诚地感谢袁隆平,可偏偏,袁隆平本人却说:“假如没有华国锋先生的支持,我现在根本不会获得如此出色的成就和名声度。”为什么袁隆平会将自己荣誉的一半功绩归给华国锋?他与华国锋之间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11

1930年,袁隆平出生在一户寻常家庭。周岁起,他便开始跟着父母奔波周转于北平、江西等地。新中国成立那年,19岁的袁隆平先是在重庆一所学院读农学,接着又到西南农学院学农作物专业。后因院校调整,他重回重庆念书。

1951年,袁隆平报考空军选拔,没有成功入伍,继续留校学习。1953年,袁隆平毕业,听从组织安排,到湖南怀化一所农村学校当老师。同年,他调任更偏远的湘西从事教员工作。

1960年,照常待在学校试验田的袁隆平无意间发现一株“特别”水稻,他马上抓住某种灵感,小心翼翼利用该水稻进行试种实验,发现它和它的后代的确“与众不同”。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12

袁隆平推断,该株水稻应是天然杂交水稻。由于水稻雌雄同蕊,靠花体本身授粉,故而他把那株“变异”水稻的雄花去掉,加以另一品种花粉,试图人工培养杂交水稻。

1964年,袁隆平再次细心从1万余株稻穗中找到6株“特别”存在,花费2年时间成功将其繁殖1到2代。依照累积的实际经验,他于1966年写了一篇关于水稻雄性不育的论文,获得广大科学家关注。

科委局长赵石英给予袁隆平绝对支持,希望袁隆平能继续研究此项农业项目。赵石英相信,只要袁隆平的科研成功,那么水稻产量将大幅度提高,中国当前面临的“粮荒”也会迎刃而解。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13

但很可惜,同年6月的开端,打断了袁隆平的研究工作。幸而袁隆平不是一个肯轻易放弃的人,他在次年重新写了一份科研计划报告,递交湖南科委,得到地方科委及科委的一致支持。

相识最初:一次点名发言,结下半生情谊

同年,袁隆平、尹华奇等人成立专研小组,正式开始着手研究此农业项目。

1969年,袁隆平率团队赴云南县城,加快研究速度;1970年,常德召开一场有关农业的知识经验交流会,华国锋直接点名要求袁隆平参加,并要求他在大会上发言,向大众介绍杂交水稻的科研进展。

那是袁隆平与华国锋第一次正式见面,他的心底十分不安,因为彼时杂交水稻的工作并不顺利,他自觉有些愧对省领导对他的厚望。华国锋未曾在意袁隆平的“小心思”,他安排袁隆平坐在主席台上,认真聆听袁隆平的报告。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14

当听到袁隆平说杂交科研存在某些待解决的难题及技术问题时,尚不到知天命年纪的领导笑笑,安抚袁隆平道:“周总理很关心杂交水稻项目,希望它可以持续下去,尽快取得成功。”

袁隆平果然深受鼓舞,向华国锋许诺,他一定会更加专心、努力对待这份工作。同年,袁隆平从云南带回野生水稻,准备在靖县进行杂交实验。可由于光照工作没有处理妥当,实验失败。

随后,他转移到海南某农场继续科研。1971年,袁隆平调任湖南农业科学院。1973年,他参加苏州水稻科研会,公开宣布杂交水稻籼型“三系”配套成功。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15

竭力支持:推广杂交水稻,幸有华老拍板

1974年,湖南省内杂交水稻试验田丰收,每亩地平均产量超650公斤,向世人宣告了杂交水稻的增产能力及巨大优势。调任国务院的华国锋把主持此项科研工作的任务交给省委书记张平化。

张平化一听闻增产消息,立刻赶到试验田亲眼目睹收成,非常高兴,当场表示应当尽快发动群众一起参与进来,尽最大可能推广杂交水稻种植。

1975年,10余个省市区超4千多亩农田都种上了杂交水稻。次年秋天,关于杂交水稻的科研会再度于长沙举办,主持者是湖南农科院的副院长陈洪新。他在会上提出:杂交水稻是高产水稻,理应得到推广,可推广却需培育大量种子。

纵观全国地理、气候条件,华南沿海明显更比较符合培育杂交水稻种子。兴冲冲的他写了一份相关汇报递交中央。未想,中央相关领导竟以事务繁忙、无暇顾及为由忽视了陈洪新的建议。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16

陈洪新无比失望,又焦急万分。他和农科院院长几经讨论,决定亲自到首都汇报。然而,陈洪新还是吃了“闭门羹”。

无可奈何之际,陈洪新忽而想到老领导华国锋。他马上折返宾馆,将相关情况尽数写到信纸上,标注“华国锋亲收”后,把此信寄到了国务院办公厅。

2天后,陈洪新接到通知,让他当天下午到中小会议室,华国锋将亲自聆听陈洪新关于杂交水稻推广项目的汇报。陈洪新压抑住激动心情,迅速收拾一番,坐上了前来接他的小轿车。

下午3点,华国锋和中央专管农业的几位领导如约抵达,陈洪新花费3个小时完成汇报。华国锋听罢,先是称赞了杂交水稻项目研究,接着给出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指示。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17

他叮嘱陈洪新,必须保持积极态度,扎实推进,结合领导重视、全面布局、紧抓重点、总结经验等,确保工作能顺利完成。

随即,华国锋当场拍板,由中央提供150万元当作杂交水稻推广项目资金,并通知农业部到广州召开推广杂交水稻会议。

在华国锋及国务院的强力支持下,原本陷入停滞的杂交水稻推广工作当即恢复并快速展开。当年冬天,大批量杂交水稻种子在海南岛进行培育,正式拉开了全国栽种、南方培育杂交水稻的伟大序幕。

袁隆平每次回想起这段往事,总会无比感慨地说:“如非华国锋的大力支持,杂交水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恐怕很难实现。正因有他,才有了杂交水稻的现在和我所获得的荣誉。”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18

未负厚望:成功贵在创新,赠语弥足珍贵

1977年,袁隆平再度发表两篇关于培育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等内容的论文,引发一系列讨论和民众关注。1985年,未曾停下奋进脚步的袁隆平又一次提出新战略设想,使得杂交水稻的发展方向愈加明白。

1987年,袁隆平的两位学生与老师一样,在稻田发现一株“特殊”水稻,他们利用3年时间研究、观察,为杂交水稻开创新局面。

与此同时,袁隆平亦从这一年开始进行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科研项目。1995年,科研工作取得初步成功。此法乃中国独创,是世界作物育种史上一次重大突破,体现了中国人的农业智慧和不懈科研精神,令中国杂交水稻的科研水平依旧保持世界领先位置。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19

1997年,年近古稀的袁隆平仍然“奋战”在水稻田,他从未满足于当下成绩,继续展开有关“超级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3年时间,一道世界级难题,在以袁隆平为首的中国农业科研团队努力下逐渐被攻克。

2000年,中国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范田达700公斤收成,比原高产杂交水稻高50公斤。2001年,袁隆平亲自指导的杂交水稻大面积示范田超800公斤。2006年,超级杂交水稻进入推广阶段。5年后,它的种植面积达800万余亩。

但进入耄耋之年的袁隆平还是不满足,他渴望实现更高、更优秀的成绩。别人看来颇显枯燥的工作,袁隆平却甘之如饴,始终充满奋斗热情,不愿辜负昔日长者对他的厚望。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20

华国锋病故前2年,偶然听闻他抱恙的袁隆平借着到出差的机会,特地登门拜访。

华国锋很高兴,拉着袁隆平的手久久不放,如往昔那般认真听袁隆平向他“报告”杂交水稻的进程。告别前,华国锋又专门走到书桌前,写下“贵在创新”4个毛笔大字赠予袁隆平。

袁隆平说,华老的字,弥足珍贵,至今依旧保存在我的办公桌上。后来,袁隆平打算出版一本自传,特意向华国锋发出邀请,请他帮自己书写序言。

华国锋爽快答应,告诉世人:他和袁隆平40年前相识,因杂交水稻而结缘。

那时,距离华国锋离开人世仅仅4个月,这份序言,即是他留在人间的最后公开文字。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21

古文里说,人生贵在相知。袁隆平和华国锋的相交正是这般,他们的生活无任何交集、他们的工作没有丝毫雷同,但杂交水稻却把两个人紧紧关联到一起,使他们从中发现志同道合的默契,由此保持来往40余年。

这份特殊的情谊是伟大的,因为它不只代表了两位在各自领域皆杰出的前辈对中国农业发展所付出的努力,而且亦见证了华夏之国农业的艰难奋斗历程。

今年5月,在三亚水稻公园示范点,袁隆平超级杂交稻“超优千号”高产攻关进行现场测产验收。按照超级稻测产公式计算,最终平均亩产1004.83公斤,比设计亩产900公斤多了100余公斤。不仅仅是高产,更为高品质的软米,兼具着“超级量”与“超级质”,是个名副其实的“超级稻”。

这一次的高产,也再次刷新了世人对“超级”二字的理解和认知,“超级”不单指着产量高,同时也是对高品质的定义。在此之前,袁隆平早就说过做超级杂交水稻的目标:“既高产又优质,”91岁高龄的他,一直坚持在这条路上,并且也在不断突破着自己的目标。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22

他为杂交水稻付出了半个世纪的人生,在稻田里种下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盎然生长,追寻着他的方向,也蔓延着他的梦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初心与过程让袁隆平坚持到现在?未来又是什么样的目标在牵引着他?

研究是为了“吃饱”

在60年代,粮食问题是生活中的大问题,由于物资匮乏,许多人都吃不饱饭,按月取粮则成为每个家庭获取粮食的唯一途径。身处此困境的袁隆平,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现了试验田里的第一株天然杂交稻,继而推开了水稻杂交实验的大门,1964年的袁隆平为了“吃饱”踏上了艰苦的研究之路。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23

对于为什么会选择研究杂交水稻?袁隆平认为水稻产量的高低,对于保证粮食的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以稻米为主食,中国有60%以上的人以稻米为主食,选择杂交水稻进行研究,一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二来也可以为世界作出一些贡献。

攻克重重难关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在袁隆平研究和实验杂交水稻的过程中,失败与质疑也是常有的。在70年代,很多人都对杂交水稻抱以怀疑,认为不可信,但在试验田里杂交水稻的超常长势却让袁隆平和他的团队们十分坚信。于是,带着这股自信,他们来到领导面前汇报,可这一次的试验失败了,他们发现稻草竟然长得比稻谷还多,可惜人不吃草,那研究杂交水稻究竟还有没有意义?面对这种质疑,袁隆平冷静了下来,他总结经验,认为实际虽然失败了,但本质却是成功的,如果把稻草的技术放到稻谷上面,也许就能成功,应该再试一次。

带着这种信念,袁隆平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终于,在1973年,袁隆平攻克了难关,杂交水稻种植成功,并在1976年开始推广。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组图) - 24

原来,难关真的不可怕,正如他所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难关没有攻破,你要接受经验和教训,不要畏缩、打退堂鼓,应该迎难而上,攻克难关。”只要坚持,难关的下一站可能就是成功。

本文综编自cgtn澎湃新闻多维新闻林伯南环球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03)
godis
godis 2021-05-22 回复
伟人 我佩服的伟人 谢谢你对世界的贡献 一路走好
无党派
无党派 2021-05-22
因短时间内多条评论违规被举报,触发自动屏蔽机制,该用户评论均被屏蔽。
starestar
starestar 2021-05-22
这是个巨人,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口粮问题。是否命名一个隆平县以永远纪念
无党派
无党派 2021-05-22
因短时间内多条评论违规被举报,触发自动屏蔽机制,该用户评论均被屏蔽。
Ray777
Ray777 2021-05-22 回复
国士无双
蟑螂喷雾
蟑螂喷雾 2021-05-22
你个龟儿子发誓只要你吃了一口大米你就**
独轮他爹
独轮他爹 2021-05-22
该条评论因违规被举报,已自动触发屏蔽机制。
sjdbsjsj
sjdbsjsj 2021-05-22
你妈死了
依然Nice
依然Nice 2021-05-22 回复
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让某些人吃的太饱了...致敬国士无双......
烦先生
烦先生 2021-05-22
全特么的无脑🤣 敢问有几个人吃过杂交水稻? 真尼玛无语😓……
Fccp我的狗
Fccp我的狗 2021-05-23
你的爹地我就吃了 小时候跟你说不要做木洋犬轮子 长大还不听话 真是不孝子
刘大侠
刘大侠 2021-05-23
只要在国内活过 都吃过 你先去了解一下什么是杂交水稻吧
Johnny的旅行日记
Johnny的旅行日记 2021-05-22 回复
这条有轮🐶喷我必杀他全家
Johnny的旅行日记
Johnny的旅行日记 2021-05-22
轮🐶都没家人
Johnny的旅行日记
Johnny的旅行日记 2021-05-22
轮🐶死 妈
Hellosan
Hellosan 2021-05-22
你能杀谁
JACKLIN
JACKLIN 2021-05-22 回复
好可惜
小P哥
小P哥 2021-05-23
谁在乎毛?就事论事,现在缅怀的是袁隆平院士,你扯什么主席?笑死了😂😂你真的可怜
小P哥
小P哥 2021-05-23
😂😂😂你激动啥,那你是啥工作?专业怼人黑中国吗?这么偏激吗?都什么年代了还活在过去里出不去吗?醒醒吧
小P哥
小P哥 2021-05-23
袁老的初衷是为了百姓不再受饥荒和挨饿,所以得不得奖对他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全国人民生生世世会把他铭记在心的,这比那些徒有虚表的奖项更重要。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