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Delta变种已扩散蔓延至74国,澳洲墨尔本不幸中招!柳叶刀:感染后的住院风险高出一倍(视频/组图)
本文综编自诗华日报、中国生物技术网、极目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冠病袭卷全球,在多国出现的变异毒株为疫情更添变数。Delta变种病毒最早在印度被发现,被指传染性更高且更容易导致重症,如今已在至少74个国家现踪,中国、美国、非洲、北欧及环太平洋国家纷纷沦陷。
人们担心,这种病毒恐怕成为全球主要毒株。
《卫报》14日报导,根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局长戈特利布(Scott Gottlieb),美国感染Delta变种的病例数约每2周翻一倍,占整体新病例的10%,在英国占比则高达90%。尽管各国卫生当局积极收集及共享新变种资讯,令人担忧的是,在病毒监测系统不那么健全的发展中国家,Delta变种疫情恐怕早已扩散。
美国布朗大学公卫学院院长贾哈(Ashish Jha)上周指出,Delta变种「是我们至今所见最具传染性的变异毒株」。澳洲墨尔本在严格封锁之下仍出现Delta变种个案,可见这种病毒能够轻易突破现有的边境与检疫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WHO)4月将Delta变种列为「须留意变异株」(VOI),5月升级至「高关注变异株」(VOC)。根据印度等地的疫情,感染Delta变种的个案病情更加严重,导致胃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听力丧失与关节疼痛等症状。
中国广州的Delta变种扩散状况引发关注,出现症状后3至4天内病情急速加重的患者比例达到12%,比先前高出4倍。中国研究也发现,这种病毒更能突破疫苗防护,尤其是仅接种一剂疫苗者,与英国的研究结果大致符合。
刚果民主共和国正面临第三波疫情,部分原因即是这种病毒,首都金沙萨的医院已经人满为患。辛巴威近来也爆发Delta病毒疫情,3天内出现40起个案,政府已对部分地区下达为期2周的封锁令。《卫报》指出,在卫生系统及疫苗计划发达的国家,人们对Delta病毒的恐惧也日渐加剧,但这种变异株对穷国的潜在引响更加令人忧虑。
柳叶刀:感染后的住院风险高出一倍
当地时间6月14日,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大规模研究中,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与感染阿尔法(Alpha)变异毒株的人相比,感染德尔塔(Delta)变异毒株的人,住院风险要高出一倍。
在美国,根据前FDA局长Scott Gottlieb的说法,感染Delta变异毒株的病例大约每两周翻一番,占所有新病例的10%;而在英国,感染Delta的病例已占新病例的90%以上。英国已连续6天新增确诊病例超过7000例。英国首相约翰逊也因该国感染Delta毒株病例不断上升而推迟原本在6月21日实行的最后阶段“解封”。
虽然世界各地的卫生当局正在收集和共享有关新变异株传播的数据,但令人担忧的是,在监测系统不太健全的发展中国家,Delta变异毒株的传播可能比报道的要多得多。
美国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Ashish Jha上周将Delta变异毒株称为“迄今为止我们所见过的最具传染性的变异株”。
世界现有的疫苗还有效吗?
学者们对此持不同意见。
印度研究机构认为,印度变异毒株对接种过疫苗的人仍具有高度传染性。
英国疫苗接种和免疫联合委员会(JCVI)的副主席、牛津大学安东尼·哈登教授也说,几乎可以肯定疫苗对防止这种变异病毒的传播不那么有效。
接种疫苗,图片来源:CNN
但据CNN援引的白宫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消息,由于这种变体增加了传染性,疫苗接种一剂后效果相对较差,但两剂后效果很好。
英国的研究人员也认为,大多数接受两剂辉瑞/BioNTech 冠状病毒疫苗的人仍然会对这种新变体产生保护作用。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1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这次广州发生的疫情是由最早在印度发现的变异毒株引起的。病毒传播速度在加快,可能有一定的免疫逃逸现象。但中国现有疫苗对变异病毒仍有可观保护效果。广东疫情确诊病例中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转为重症或者发生重症的比例显著高于接种疫苗的人,这表明接种以后对变异毒株仍然有保护作用。
科学家们表示,研究结果表明,对抗新变体的最佳方法是“快速完成第二剂,并为那些对新变体免疫力不够高的人提供加强剂。”
专家警告:英国或出现第三波感染
印度变异毒株是英国目前最主要的流行毒株。据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的数据,该毒株引发的病例现在占英国新病例的 91%。
伦敦大学学院的流行病学家尼尔·弗格森周三发出警告,这种毒株可能导致英国出现第三波感染。
然而,英国政府还计划在6月21日实现全面解封。对此,汉考克态度十分谨慎:“政府正在密切监控数据,以确定下一步行动。现在做决定还太早了!”
据《联合早报》,英国新冠疫情已经有所反弹。5月最后一周,英格兰的确诊病例增加了将近一倍。英国要在6月完全实现解封的措施,令人值得怀疑。
世界卫生组织新冠问题特使大卫·纳巴罗认为,尽管英国感染人数整体上仍较低,但过快解封可能会导致感染进一步激增,因为“战胜疫苗”的病毒迟早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