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女星惨被压床惊曝异经,预言作怪屡翻车,艺人传说突变节目笑话?(组图)
翡翠台姊妹频道之一的J2,最近推出了一档特殊的访谈节目,访谈的地点也很神奇,是在车上,这也对得上这档节目的名称——《鬼上你架车》(谁上你的车)。方力申和商台DJ当奴担任主持人,同时也是司机和后座乘客。
开车的时候讲故事其实还是蛮危险的,情绪一激动或者一害怕,很可能就导致开车时分心,急刹车还是有点危险的,新手司机切勿模仿。
第一位嘉宾高海宁,带来17岁时全家去日本度假经历的事件。
她说,她妈妈在睡觉时看到一个身着和服的女人出现在窗外,并且可以非常详细地描述出这个女人的外貌特征。
听起来其实并不太可怕,倒是这个节目的高能片段配上音效,诡异效果十级。
她还说到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学时候总是被“鬼压床”,全身动不了,但是能够清晰地听到周边环境的声音……
Emmm,总体来说高海宁带来的故事并不高ling,母亲看到和服女子很可能只是梦境的一部分,而所谓的“鬼压床”在医学上叫“睡眠瘫痪症”,估计是当时她学习压力太大导致的。
还是关智斌的故事比较有趣一点。
艺人们最不缺的就是“出埠”(外出工作)经历,少不了的就是要住各地的酒店。
关智斌提到,当年在横店拍摄恐怖片《古宅心慌慌》时,总是感觉身上很痒,然后同剧的方中信吓说,你可能被某些东西舔了。吓得关智斌不仅皮肤痒,鸡皮疙瘩都要冒出来了。
当然,不是每个艺人嘉宾都自带讲鬼故事的技能,唐诗咏就能讲到乐呵,直接成搞笑故事。唐诗咏说一个小男孩搬进新家后,总是对着窗口傻笑,而且一直在喊:“伯伯,伯伯”,似乎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最后才发现,原来小男孩是在跟太阳伯伯打招呼哈哈哈哈哈哈哈!
DJ当奴也有过类似的恐(gao)怖(xiao)经历,有一天的中午,他在家里听到有人在不断按他的密码锁,他终于忍不住去开门,发现是一位素未谋面的老伯。
老伯就问他是谁,当奴说住这儿的,然后老伯伯理直气壮地说:“我也住在这儿,住很多年了!”吓得当奴后背发凉,这不就是《一屋老友记》里的剧情吗?
后来发现还是想多了,伯伯走错了楼层而已。
那么,这车辆是要驶向哪里呢?就是香港各个著名的“闹鬼地”。
除了关智斌在青山公路汀九,碰到了另一个“他”在跟他挥手(节目组搞事情而已哈哈哈哈)之外,基本都是相安无事。
其实也就是换个地方讲故事,可能站在那里听会比较有氛围吧。
访谈或者对话形式的这类节目,其实在香港也是由来已久。早期比较出名的,可以追溯回90年代,在有线电视播出,由雷宇扬主持的《怪谈》。
节目直至2009年停播前,播出最后一辑《不思议手记》,此时已经是由梁思浩主持。
此后香港的这类节目更加花样百出,2011年《怪谈》改头换面,首创了用直播形式来做节目,主持人们(没错还是有梁思浩)到各个有名的都市传说发生地进行直播。
第一集他们就专门挑选农历七月十四这天,到荒山野岭扬言要“招hun”。各个出名的酒店又怎么能放过,直接就去探险。对于入住酒店的各种所谓禁忌,经常“出埠”的艺人当然也是了如指掌。
比如说,入住前要敲门,进去之后得开电视或播音乐制造点声音,等等都是基本功夫来的啦。
有一个单元叫做《入住请敲门》,除了让主持人单独入住这些酒店,并且大晚上去类似地下停车场、天台的地方之外,还找来几位据说开过“天眼”的师傅,在录影室静静看着主持人。
师傅会给观众在视频中指出,哪里哪里有多少个“好朋友”,比如厕所里有两个,衣柜里有三个……当然在普通观众视角看来就是普普通通一个房间,师傅你说什么都行,反正节目效果有了。
直播确实是与时俱进的一个新形式,那么,旧故事能不能玩出新花样呢?
2014年,TVB找来了凭恐怖片获得影后的“龙婆”罗兰姐,搭档来自组合农夫的陆永主持《区区有鬼故》。
节目一共七集,探讨的都是来自香港不同辖区的传说。这里的传说展示得更直观,节目直接邀请艺人出演,有剧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同样也是选择在农历七月十四首播,在后面重播更是选在了凌晨四点多,有内味儿了!
改编成短剧的故事也很有心思,每个故事到最后都有一个小小的反转,相当感人。
2017年播出的综艺《请勿关灯》也有部分是采用了同样的形式,邀请艺人分享经历+恐怖短片。这里的短片,基本都是几分钟的长度,结局需要观众自行去脑补。
比如落水的唐姓男子,靠一只苍蝇担任类似笔仙的角色,向一位在咖啡厅的男生求救,可惜男生并没有当一回事,苍蝇也被侍应拍死了。他们都没有留意到,苍蝇最后停留的地方,上面的句子写着什么——
“他被碾压过的身体,不一会儿就沾满了苍蝇”……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尽心尽责在门口等好几个小时的快递小哥,根本不知道自己手里捧着什么快递,直到他看到那个没有头的塑料模特……
在这些节目当中,开头提到的堪舆学大师们就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了,他们靠一张嘴,能让现场气温直接掉几度。普通等级的,就像《区区有鬼故》。
在每一集的短剧结束之后,堪舆学家们就会分析。
高级一点的,就像那些直播一样。
大师们去到现场要干活,并且需要有一定的“特殊反应”来显示其作法的效果。不过就像弹幕吐槽的那样,节目效果啦。
只是在观众看来,是挺难有共情的。毕竟看着大师在碎碎念,一旁的主持人又一直在尖叫,确实有那么亿点想笑。
此前马国明主演的《降魔的》,曾展现过大师“作法”的场景——所有的效果都是能够做出来的,包括吹起的纸钱和纸扎工仔,大师难辨章法的耍剑和洒米,而这些特效连五毛都不用。
如果像剧里一样把主持人蒙在鼓里,去见证这一些“神奇”的效果,那就更具戏剧性了……
所以在综艺里看到的玄乎其乎的,或许可以看作是综艺效果的一部分?更别说让艺人讲故事,最后讲成大型笑话系列了。但如果深夜无聊,当纳凉娱乐节目看也是很不错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