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调重兵布防中印边境 新德里后方空虚遭遇新战线(组图)
进入7月上旬,包括《印度时报》、《巴斯卡日报》在内的印度大众媒体开始热衷于“印军自1962年以来在中印边境的最大规模部署”,即20万人的总兵力,明确了增派兵力的额度在5万左右。
在这一系列报道中,印军第1集团军、第2集团军的至少3至4个师的一线主力部队从印巴边境被抽调到中印边境也成为公开的秘密。由于这批号称“打击军”的部队配属了装甲兵、适合山地的轻型火炮等装备,这种攻击性让印度媒体颇为兴奋。
印军的三大打击军主要配置在印巴边界,印方除三支主力外,另有6个集团军与之配合,以便随时攻击,巴基斯坦一侧除图示主力部队外,另有4个集团军的兵力配合布防。由于印巴边境缺少纵深,这使得印方如发动突击,可在15天内达成目标。而今第1、第2集团军的撤离就令巴军松了一口气。(谷歌地图截图)
但在新德里的军事观察家们看来,印军此举恐怕颇为不智。且不说中印边境山地崎岖的地理环境不适合印军“打击军”平原地带的装备。两个集团军的骨干调走后,印军在印巴边境及其后方留下了短时间内难以填补的空缺。在巴基斯坦对印度边境压力不减,克什米尔又会因阿富汗内战涌入一批游击队之际,印军此前的“2.5线作战”的局面可能会发生质变。
对印军来说,“打击军”的设计体现了其对巴基斯坦攻击性的一面。譬如第1集团军在21世纪后整编与创建就是以攻击为主要目的。该部队不仅多次参加印军模拟核武器、生化环境下的跨军种联合演习。
新德里还在整编该部队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了新形势下针对巴基斯坦的“冷启动”作战方针,即在下达机动命令72小时至96小时内,确保3到5个一体化战斗群突破敌军防线,进入其纵深实施行动,并在15天内完成对巴基斯坦主要战略目标的突击。
中印对峙、印巴对峙仍是推动印军练兵的关键一环
目前,印军有三支打击军被配置在印巴边境处,即第1、第2和第22三个集团军,印军另有6个集团军与之配合,以便随时发动攻击。巴基斯坦一侧则沿印巴边境布置了9个集团军的兵力沿线防御,设法在印巴边境沙漠、城市地区阻滞印军突击。
而今,随着印军突然把指向巴基斯坦北部、中部的第2集团军和第1集团军撤走,这使得印巴边境的战斗力配比突然向有利于巴基斯坦的方向倾斜。
不可否认,巴基斯坦一侧面对印度仍然处于战略守势,这使得巴方在印巴边境仍不得不采取渗透、破袭等手段,并尽量避免出现正规军的活动。但在6月29日的一次针对印控克什米尔的袭击活动中,印军还是让巴基斯坦方面发现了其不堪一击的软肋。
从2020年1月以来,印度旁遮普等地先后发现多起从巴基斯坦方向利用大型无人机运送枪支、弹药、爆炸物的事件。在克什米尔一带,仅印度军警每天能发现的无人机出动频率至少在10到15架次以上。(印度Times now网站截图)
据印方情报显示,一架从巴基斯坦方向起飞的无人机6月29日凌晨轰炸了位于距印巴边境15公里处的空军基地,无人机在投弹后安全返回。印军边防部队尤其是空军部队竟对当地游击队使用的民用无人机无计可施。
根据印方发现的无人机载荷,一架民用无人机至少可以当地游击队运送至少一枝步枪、60发子弹、7枚手榴弹,这对于在印控地区实施破袭行动的巴方人员,也基本满足作战需求。
而就当前局面来说,巴基斯坦也具备了向克什米尔输送作战人员的可能性。随着与巴基斯坦关系紧密的阿富汗塔利班即将取得阿富汗新一轮内战的胜利,印度军事专家索内(Pravin Sawhney)在7月5日指出,阿富汗塔利班在夺取政权之后,不太可能继续容留从别国前往阿富汗的穆斯林武装。他们极有可能沿巴基斯坦南下,在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及其外围武装组织帮助下,进入仍处于争夺中的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并最终成为新德里不得不面对的又一条战线。
在塔利班完成对阿富汗的“统一”之后,印度担心巴基斯坦会把部分塔利班中的“圣战士”分子礼送到克什米尔地区,并给新德里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美联社)
分析认为,新德里在中印边境和印巴边境的部署暗示了莫迪(Narendra Modi)当局只寻求暂时的缓和,无意与中国合作的局面。新德里主动打破区域动态平衡的做法即将改变中印、印巴边境相对稳定的局势,届时,新德里可能会在传统的中印、印巴边境对峙,以及旷日持久的针对国内毛派、东北邦独立武装的“扫荡”行动之外,面对因此而来的克什米尔新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