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北上突围两千里 印共毛派跳出双重封锁(组图)
进入7月上旬,莫迪(Narendra Modi)当局在印度东部与印共毛派游击队的较量还在继续。在持续肆虐的B1.167.2(即德尔塔变种)新冠病毒的袭扰下,以逸待劳的印度军警通过搜查交通要道,突袭医院等手段,抓捕了一批染疫的游击队中层领导。
到6月下旬,根据印度军警打探到的消息,一名印共毛派中央委员会委员在部队转移期间中染疫身故,此人也是印度军警了解到的死于新冠的游击队最高级别军政领导。
拉杰总监察长是2019年后因“剿匪”有功被提拔起来的军警头目,此人主持了印度军警在巴斯塔尔等地的战略包围行动,打死不少本地百姓。(印度patrika.com网页截图)
当新德里为“剿匪”调集到恰蒂斯加尔(Chattisgarh)邦的总监察长(相当于少将)拉杰(P. Sunder Raj)开始向媒体介绍上一阶段“战果”,印度内政部也宣布在6个县驱逐了游击队时。印度军警在7月中旬宣布起获的“游击队内部文件”,仍显示了毛派游击队的韧性。他们在军警和新冠疫情双重封锁之下,已计划发动大规模突围行动,其行动范围地跨三个邦,路线长度超过一千公里。
根据这份贾坎德邦军警起获,全文14页的“中央文件”,游击队计划巩固丹达卡冉亚(Dandakaranya,即恰蒂斯加尔邦南方七个位于山林中的县区)根据地,并以此为基础,在北方的贾坎德邦和临近尼泊尔边境的比哈尔邦东北部分别建立根据地。这种大张旗鼓的远征也行动一方面超出了新德里方面的预期,但另一方面也具备足够的可操作性。
图为2019年到2020年的印共毛派游击队游击区,即俗称的“红色走廊”。在游击队涉足的9个邦90个县中,位于最中央的恰蒂斯加尔邦最为突出。此地最南端即为丹达卡冉亚地区。(ACLED网页截图)
根据印度内政部等部门资料显示,印共毛派游击队在恰蒂斯加尔的活动从2018年到2020年间正逐步增强。游击队进入该邦南部与北部的山区地带后,通过发动当地部族农民、发放粮食、协助垦荒、提供水源、建立学校、驱逐地方恶霸等方式取得了民众的支持和庇护。相比之下,莫迪当局从2016年开始的“围剿”不仅破坏了游击队建立的学校等基础设施,还无差别地杀害了不少不肯为军警提供情报的普通民众。
在多次“围剿”之后,恰蒂斯加尔的山区居民尤其是受过教育的青少年已成为游击队天然的后备力量。譬如在此前游击队以四百人击退军警两千人的巴斯塔尔(Bastar)地区,当地军警就担心当地五万名青少年学生会成为当地游击队的储备兵员。
在印共毛派完成领导层交接,兵员也得到大量补充之后,随着游击队的整训部队在2021年4月的战斗后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在根据地遭遇压缩之际,部分游击队沿恰蒂斯加尔邦山区、森林地带向北转移就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就目前局面来看,游击队沿恰蒂斯加尔邦向北转移至贾坎德邦的行动具备天然的优势。首先,印度政府目前对于该地区的森林和山地甚至处于未测绘状态,其政权管制力度远不如游击队的地下政府,其次,恰蒂斯加尔邦东部的奥里萨邦也有游击队根据地,就在7月中旬,当地游击队还击退了当地特警的“围剿”。这使得游击队的行动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局面。
就游击队进入比哈尔邦之后的局面来说,其行动可能也具备一定保障。尽管印度内政部在2021年6月30日宣布比哈尔邦38个县中已有13个县的游击队被驱逐。但游击队仍然拥有10个县的游击区,这其中包括和尼泊尔接壤,没有固定边界的西查姆帕兰县以及和贾坎德邦东北接壤的班卡、扎穆伊等毛派控制区“红色走廊”传统地区。加之当地及临近的西孟加拉邦仍有部分反新德里武装势力,如加以说服,此番游击队北上甚至有可能在“友军”配合下收复失地的可能。
自从游击队展示其战斗力,来自新德里的围剿便加重了
当然,相对于游击队已经“发布”但尚未明确实施的远征计划,印度军警和游击队在各地的小规模对峙仍然是当前莫迪当局和印共毛派的主要斗争方式。考虑到印共毛派在各游击区建立的“人民政府”(Janatana Sarkar)以及随之构建的初级医疗保健、灌溉、农垦以及意识形态基础和政治治理已经在印度历届政府的重压下存在了至少17年,尤其是丹达卡冉亚等森林、山区地带几乎被莫迪当局所放弃。这意味着取得民心的游击队似乎已在行动开始前就得到了足够的群众基础,并有望在军警和新冠的封锁下利用地利及人和完成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