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暴雨灾情比较:极端天气下人类何以自处(图)
7月17日以来,中国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7月20日下午,省会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一时间郑州被洪水淹没,整座城市陷入险情。而就在不到一周的时间之前,7月14日起,强降雨天气开始侵袭德国西部地区,而后席卷德国全境,暴雨致使德国陷入洪灾。本文将就两地爆发的暴雨灾情以及两国政府的应对进行对比分析。
2021年7月20日,郑州遭遇持续强降雨。图为郑州火车站,交警疏导交通。(朱哲/人民视觉)
降雨量对比
根据德国官方统计,德国此次降水是德国有气象记载75年以来的最大暴雨,而德国暴雨量最大的科隆地区24小时内降水154毫米,总理默克尔(Angela Dorothea Merkel)表示“没有一个德语词可以形容”这次灾难级别的降水量。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2017年德国的年降水量为835.5毫米,科隆地区的强降雨水平或相当于两个月的降雨量。
相较而言,发生在中国河南省的降雨量比德国的降雨更为可怕。7月18日18时至21日0时,郑州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累积平均降水量449毫米,郑州市的郑州、登封、新密、荥阳、巩义五站日降水量超过有气象记录以来极值,20日16-17时郑州本站降雨量达201.9毫米,超过中国陆地小时降雨量极值,一天内郑州市降水量则高达546毫米。21日凌晨,河南省水利厅称河南此次降雨量“超5000年一遇”。22日早,降水范围不断扩大,河南省鹤壁市、安阳市、新乡市等多地迎来强暴雨,鹤壁局地24小时累计降水量已超1000毫米,救援难度增加。
对比来看,发生在河南的降水比德国境内的降水更大更急且时间更久、影响范围更大,郑州小时极值降雨量甚至超过科隆地区24小时的累计降水量。
强降雨带来的损失对比
截至到7月22日早,德国洪灾已造成德国与比利时境内至少170人遇难,仍有155人失踪。这场灾难已造成德国数十亿欧元的损失。保险公司估计,洪水造成的直接损失可能高达30亿欧元。据德国《图片报》报道,交通部估计修复受损公路和铁路需20亿欧元。
至于中国这边,截止到22日11时,暴雨已致使33人死亡8人失联,逾百万人受灾,多处房屋建筑被毁,部分道路塌方断裂,还伴有漏电火灾等危险,救援十分困难。河南作为中国的人口大省,等待救援的人数众多,各方面补给困难。目前经济损失尚在统计之中。
暴雨灾情发生的原因对比
有气候学家表示德国的强降水与低温天气有关,“低温导致含有大量水的气团在大气中停留了4天。”此外,有多名政客表示德国的强降水或与气候变化有关,一位水资源科学家表示由于气温升高,这些极端天气事件正变得“更频繁、更有可能”。有研究人员表示地球变暖增加了海洋和河流中水的蒸发率,这导致“更多的水进入大气层”,而这种现象会增加出现大雨和暴雨的机会。
此外,也有关于德国准备不足的讨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地区领导人表示,“莱茵河地区的人们已经习惯了洪水泛滥,但最大的问题是小河和支流。”小河与支流准备不足致使未能有效泄洪,此外,暴雨洪灾之前预警不足,英国雷丁大学一位水资源学教授说:“气象学家发布了警告,但没有得到重视,准备也不充分”,默克尔也表明有的地区网络信号不佳导致部分民众未能收到预警信息。还有专家指责德国的城市规划,认为城市化进程影响了土壤对于降水吸纳的“海绵”作用。
与之相比,中国河南郑州的暴雨灾情更多是极端天气所致,但也有当地准备和应对不足的问题。中国中央气象台于21日召开媒体通气会介绍了导致河南发生此次罕见暴雨天气的四大原因。一是大气环流形势稳定导致低值天气系统在黄淮地区停滞少动;二是台风“烟花”靠近致使水汽条件充沛;三是河南的山区地形使迎风坡前降水增幅明显;四是对流“列车效应”导致降水强度大、维持时间长,引起局地极端强降水。
对于泄洪不力,除短时间内降水量过大的因素外,有部分民众质疑河南的海绵城市项目,认为郑州市政府花费534.8亿元人民币建设的海绵城市项目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该项目建设之初的目标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 ,防洪标准提高到200年一遇,但是河南省水利厅也称河南此次降雨量“超5000年一遇”,海绵城市项目难以应对此次暴雨。而且海绵城市项目尚在进行之中,并未完工,按照当时的规划是到2030年全部建成。当然,郑州当地确实存在准备和应对不足的问题,比如预警机制依然存在不足,未能提早告知市民避开大雨,居家办公。同时,中国未能有效预测到强降雨发生在郑州,因此未能在最佳时间制定防汛决策并开展预防措施,以及未能及时关停地铁,致使多人在暴雨来临时受困地铁,上演惊魂一幕。
中德应对的措施对比
暴雨洪灾发生后,德国部分地区宣布进入灾难状态,德国应急部门、警察和军队的大约1.5万名人员迅速抵达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开展救援,德国军队向受影响最大的州部署了数百名士兵协助救援工作。默克尔归国后,走访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后并承诺迅速提供财政援助,默克尔同时表示各国政府应更好更快地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是,德国未能及时疏散民众,在暴雨发生之前,德国以及欧洲均进行了最高级别的暴雨预警,但是德国各级政府却未能及时有效疏散民众,英国雷丁大学水文学家克洛克(Hannah Cloke)教授指出这是“制度性的重大失败”,德国缺少一个全国性的洪灾应对手段。
中国这边,7月13日,河南省早早宣布防汛进入“战时状态”。知情人士透露,上周末河南省从上到下都已经动员起来,准备迎接汛情的到来。在20日暴雨来袭后,消防员、警察以及军队前往灾情最严重的地区迅速开展救援,河南省防指于7月21日凌晨3时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Ⅱ级提升为Ⅰ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1日早间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同时“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扎实做好受灾群众帮扶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防止因灾返贫和‘大灾之后有大疫’”。21日,中国总理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防汛救灾工作。除官方层面的救援外,网友通过在社交平台扩散救援信息进行民间互助,当地受灾民众也在积极自救与互救。
结语:天灾下人类何以自处
发生在中德两国的天灾均给两国民众带来严重的生命及经济损失,同时,暴雨带来的灾难也带来了一些社会影响。德国部分民众对救援不及时以及预警等问题表示不满,这或将影响德国大选。而影响德国暴雨的气候变化因素,或将推动欧洲各国与美国及国际社会的气候谈判与气候合作。对中国来说,尽管部分民众对郑州的海绵城市项目表示质疑,批评官媒报道层面的不足,但考虑到确实是极端天气,不是简单人力所能为,绝大多数民众还是比较认可政府。
但是,对于天灾,我们必须进行反思,才能在下一次天气异常的时候及时有效应对,使其不再成为灾难。首先,两国应该完善防汛系统与预警机制。中德两国的暴雨带来的洪灾都暴露了各自防汛系统的不完善,而部分企业、个人对预警信息的不重视也暴露了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两国民众在暴雨发生之前均未对暴雨的级别有足够清楚的认知,不仅是暴雨的降水量及发生的时间地点“出乎意料”,更是降雨后决策反应的时机问题。灾后两国理应加强城市泄洪能力、完善预警机制,同时提高决策反应速度,建立相关机制,避免在下次“天灾”出现时应对不及时。
此外,暴雨再次暴露出全球气候问题,这需要国际社会合作应对。两国的灾情或将促成国际气候领域的合作。全球气候变化可能是暴雨加剧的原因之一,因此国际社会应加强气候合作,国际社会的气候谈判或将重启,推动各国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