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央企开始搬迁 雄安新区现状如何(组图)
从被官方宣布成立至今,无论是建设速度还是能否成功承接并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关于雄安新区的质疑和争议一直不断。8月5日,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和省长许勤共同调研雄安新区。一周前的7月29日,由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河北雄安新区条例》曾引起媒体注意,并由此引发“雄安新区”降级的猜测。
新华社2021年7月4日披露雄安新区容西片区最新建设画面。(微博@新华社)
这一说法的逻辑是,《河北雄安新区条例》规定,“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是河北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参照行使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职权,行使国家和河北省赋予的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所以,曾经的“中国雄安新区”变为“河北雄安新区”,这意味着一度被官方定性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的雄安被降级了。甚至还有补充“消息”给出雄安新区的“降级”原因,称因为7月郑州暴雨给了中共高层警示——雄安地势低洼,如有大雨全城会淹水十几米深,导致雄安新区被“降级”。
事实上,从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有关情况的汇报》,通过《关于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实施方案》,到《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和《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先后在2018年4月14日和12月25日先后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以及近日出台的《河北雄安新区条例》,在官方的文件和叙事中,雄安新区也从来就没有脱离河北省政府管辖。
也就是说,从讨论阶段开始至目前构建起新区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雄安从来就不是越过河北省政府、由中共中央或者中国国务院单独管辖的一块政治“飞地”。
至于一直饱受争议的“雄安速度”,7月底,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今年起将以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为重点,分期分批推动相关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努力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一批标杆性项目,为深入实施中长期疏解任务奠定基础。综合多方消息,雄安新区的很多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或者接近完工,其他诸多建设正不断提速中。
新区管委会今年4月提供的数据显示,雄安新区正加快推进启动区和起步区市政基础设施、生态工程、公共服务配套等120多个重大项目建设。有“全球最大施工现场”之称的容东片区900多栋安置住宅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根据中新社的报道,中国首座下沉庭院式变电站——河西110千伏变电站2021年6月27日在雄安新区正式投运。河西110千伏变电站位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A社区综合能源站用地范围内,于2019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历时21个月。该变电站肩负着为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安置房供电的使命,可满足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部地区负荷发展需要。
央视7月9日“新闻1+1”专门针对雄安建设现状的一期节目,称雄安新区“盘根错节”的地下管廊,通达便利的15分钟生活圈,还有集旅游住宿休闲于一体的郊野公园均已接近完工,这座未来之城已初见雏形。”
比如,本着“先植绿、后建城”的城市发展理念,雄安新区先行规划的86万亩千年秀林,目前完成了41万亩,最终雄安的城市覆盖率要达到40%。包含在千年秀林项目中的雄安郊野公园大概有14个展馆,几乎每一个展馆都有酒店和民宿的功能,未来将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比如,目前中国其他城市无法匹敌的雄安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有两个概念可以准确形容:一个是地下的“收纳盒”,即把水、气、电的轨道都收纳到了地下,所以未来在雄安应该不会看到拉着天线的电线杆,也看不到井盖甚至物流车。另一个是城市的“血管”,是指这个地下综合管廊连接的是千家万户的水、电、暖、气、网。央视画面显示,在雄安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给物流预留的通道里,虽然现在看上去是空空如也,但在未来在这个通道的墙上会挂上5G基站,有车路协同系统。负责物流的无人驾驶车会按照已经预设的道路行驶于地下管廊。
另外,“5分钟进幼儿园,10分钟进小学,15分钟进中学”的规划理,也是雄安新区建设规划先行避开目前北上广等中国特大城市的道路拥堵等通勤问题。而在这个15分钟“生活圈”里,除了教育资源,社区电影院,社区图书馆,社区医院,这些都是在15分钟内骑自行车就可以解决。
“雄安新区”诞生的同时,中共便调遣具有深圳特区经验的许勤候选河北省长,兼任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这种安排当然有希望这些官员将过往经验投射到雄安新区建设的高层期待。不过,从顶层设计开始,雄安新区承载的使命就与当初的深圳特区和上海自贸区完全不同,这两个地区曾经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今天的雄安新区也不存在示范与模仿的关系,雄安的成功与否也不能以深圳与上海自贸区曾经的标准去评断。
为此,雄安新区的建设不可能再像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特区建立之时一样,在建设中规划,规划中建设。按照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说法,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是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能犯颠覆性的失误,留下历史遗憾的,因此必须要保持历史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