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关,跨境婚姻梦碎!港女愁嫁,单身大龄化加剧...(组图)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多时,令不少陆港跨境婚姻无法成事。统计处最新一份《香港的女性及男性 - 主要统计数字》报告显示,2020年香港男性与内地女性结婚的数目大跌86.5%,而香港女性与内地男性结婚的数目也大跌77.3%。持单程通行证来港人士也大跌74%。
报告指出,香港男性与内地女性结婚的数目由1991年的21,220宗大致上升至2006年的28,145宗,然后下降至2019年的12,563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和中国内地实施关口管制和检疫措施,导致结婚数目大幅下降至1,685宗,跌幅达86.5%。
另一方面,香港女性与内地男性结婚的数目则由1991年的1,390宗大幅上升至2016年的7,626宗,然后下降至2019年的6,994宗,再大幅下降至2020年的1,581宗,跌幅达77.3%。
此外,同样受疫情封关影响,持单程证来港人数也大幅减少,2019年有39,060人,而2020年只有10,134人,跌幅达74%。不过,有关人士的性别比率在2020年仍然维持在每千名女性相对722名男性。
港女初婚年龄突破30大关,结婚率下降
随着本港人口教育程度上升,踏入社会工作的年龄推迟,初次结婚的年龄也随之上升。报告显示,女士初婚年龄突破30大关,从2019年的29.9岁上升至去年的30.4岁;男士初婚年龄则由2019年的31.6岁,上升至去年的31.9岁,初次生育年龄也因此推迟至32.3岁。同时,香港粗结婚率下降,粗离婚率上升。
报告显示,本港女性及男性都有迟婚趋势,在1991年,女性的初婚年龄中位数为26.2岁,而2020年的数字则为30.4岁。至于男性的初婚年龄中位数,在1991年时是29.1岁,而2020年的数字则为31.9岁。
初婚年龄推迟之馀,香港人的粗结婚率(即结婚登记对数相对同一期间的期中总人口)下降,粗离婚率上升。在1991年至2001年期间,女性及男性的粗结婚率大致呈下降趋势。此后,有关比率有所回升,但于过去10年再次下降。在2011年,女性及男性的粗结婚率分别为每千名女性15.5宗及每千名男性17.6宗。
2020年受疫情影响,结婚数字按年下降了37%。对比在2019年每千名女性10.8宗及每千名男性12.9宗的粗结婚率,其相应比率大幅下降至2020年每千名女性的6.8宗及每千名男性的8.2宗。
而离婚数字由1991年的6,295宗大幅上升至2019年的21,157宗,再下降至2020年的16,020宗。撇除人口增长的影响,粗离婚率仍急速增加。2020年以每千名人口计算的粗离婚率是2.14人,而1991年和2019年则分别是1.11人和2.82人。
迟了结婚,生育的年龄也会推迟,1991年女性首次生育年龄的中位数是28.1岁,而2020年则为32.3岁。
不过,报告也指出,本港女多男少的性别失衡情况略有缓和。本港的性别比率,去年略为回升至每1,000名女性对840名男性,但仍较2016年每1,000名女性对852名男性低。撇除外佣,去年性别比率则为每1,000名女性对913名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