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现身郑州5号线,河南暴雨事故,中南海调查组为何受阻半个月(组图)
大概不到一个月前,河南郑州地铁5号线因暴雨导致14人溺亡。半个月前,中国政府称成立调查组调查郑州“7·20”特大暴雨事件,8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此地,当场要求抓紧查明情况,李克强离豫的第二天(8月20日),中国国务院调查组进驻动员会在郑州召开。
多维新闻在《李克强急赴河南暴雨重灾区 迟来的慰问能否安抚民心》一文中点明,这是一次迟到的行程,现在看来,公众期待的调查结果也要被有意迟到了。
一个月前的7月20日,河南郑州遭遇罕见强降雨,郑州地铁5号线里有500多人被困在列车厢一米多高的积水中,最终14人遇难。关于列车为何没有及时停运,为何会被逼停在半路,以及当时的救援情况至今仍是一片争议,官方没有对外作出声明。此次事件触发公众对当地政府的怀疑,人们自发的悼念令官方相当难堪。
李克强的到来,似乎也算是一种回应。
18日当天,在经鹤壁、新乡抵达郑州后,没过人高的积水早已褪去,李克强站在郑州地铁5号线的运行隧道里,抚摸着疏散平台了解事故情况并发表了一番简短讲话。
从现场视频看,李克强的讲话有三层意思:
其一,表明中央态度,抚慰受难者家属心情,即“郑州‘7·20’特大暴雨造成人员重大伤亡,让我们感到痛心” “我们在向遇难者哀悼”。
其二,要求举一反三,从中“痛定思痛、吸取教训”,并不是承受了灾难之后就弃之脑后。怎么吸取教训?他的回答是搞好“里子工程”。
在此,李克强并不是点到为止,而是具体提了两点,当然重点在第二点,“强化预警和应急疏散机制”,“一旦有特大、或者极端的预警情况,该停就停、该关就关、生命至上、避险为要”。
其实,这既是教训,也是对当地官员工作失误的点名抨击,“该停就停、该关就关”,显然是郑州没有做到。
其三,继8月2日批示成立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组后,李克强再次就该事件表明问责态度。“应对失职渎职行为要问责追责、警醒后人,也是给社会一个交代,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李克强的语气不重,但是传递的意思很明确。
这是继8月2日李克强批示成立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组后,再次就该事件表明问责态度。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在李克强这两次要求调查事件,启动问责的半个月内,调查组根本就没有进入河南。
河南,对于李克强来说应该相当熟悉,这是他曾经主政了7年的省份。1998年是李克强的一个仕途转折点,彼时他从待了十余年的共青团系统跳入河南,这是他的首个执政地,河南也迎来当时中国最年轻的省长。经略中原7年,成为李克强仕途履历中相当重要的一笔。
此次,河南遭遇特大暴雨洪灾中,遇难300多人(截止到8月2日的数据),李克强在来到郑州之前也在鹤壁看望了灾民,在新乡查看了决堤口。面对灾民的时候,李克强只是说“这个雨是来得快,来得急,退的慢”,并未提到当时分洪、泄洪的处理,新乡、鹤壁的泄洪转移过程中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至今也没有对外公布。
事实上,这次饱受诟病的灾情应对,对谁来说都是烫手山芋,尽管“天灾”无疑,但是造成如此重大的人员伤亡,舆论确实需要一个回应。但无论是中国媒体对泄洪区的淡化报道,还是地方政府对公众的诉求,都令人看不到对遇难者的尊重。
作为实践他政治理想的首个省份,李克强当然对这里会有更深厚的情感联系;作为一国总理,他自然无法不回应民众的关切。面对北戴河休假期间愈发严重的灾情,他所能做的恐怕非常有限,没有第一时间出现在一线,但迟到的安抚至少又将焦点再次拉到这个快被舆论遗忘的事件,毕竟,在没有答案之前,这个事件不该被遗忘,更不容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