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3日 25.4°C-27.3°C
澳元 : 人民币=4.57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如何看待戴琪“复钩”论:诚意有限,但可利用(图)

2021-10-07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戴琪讲话的“善意”、“诚意”都非常有限,但中方不妨充分利用、发挥戴琪“复钩”说的正面外部性,把“假朋友”的戏码“真做”起来。

中国如何看待戴琪“复钩”论:诚意有限,但可利用(图) - 1

美东时间10月4日上午,美国拜登-哈里斯政府的贸易代表戴琦(Katherine Tai)应邀赴著名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演讲,全面阐述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戴琪在讲话中提出一些新名词、新概念,如“复钩”(recoupling)、“持久共存”(durable coexistence)、“持久贸易政策”(durable trade policy)等,引发中国学者和媒体的浓厚兴趣。尽管这些新提法能否表征未来拜登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的实质尚待考察,但戴琪讲话作为拜登政府执政9个月来首份较为全面系统阐述其对华经贸政策的重要官方文本,其政策价值不言自明。鉴此,下文首先扼要概述戴琪讲话的核心内容,然后对戴琪讲话研判、定性,最后讨论中国的政策选择。

一、戴琪讲话核心内容

(一)主旨目标

1、制定并执行“以工人为中心的贸易政策”(worker-centered trade policy),旨在促进美国经济利益,“为美国工业建立信心”(build confidence for American industry),通过提供就业、提高工资而“捍卫美国工人、企业、农民和生产者的利益,强化美国中产阶级”(defend the interests of America’s workers, businesses, farmers and producers, and strengthen our middle class)。

2、负责任地管理同中国的竞争,并确保公平(manage the competition responsibly–and ensure that it is fair)

(二)对华认知

1、肯定“美中经贸关系具有深远的意义”,但也强调“这种双边关系复杂且竞争激烈”。

2、否定中国的经贸与研发体制(如果不是公开、直接、整体性否定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话)。

戴琪声称:“近几年来,中国显著扩张了‘以国家为中心的经济体系’(state-centered economic system)。越来越明显的是,中国的计划没有包含可以解决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的有意义的改革。”

3、抨击中国不遵守国际贸易规则、不兑现加入WTO时的承诺,并归因是中国的“非市场行为”导致美国企业倒闭、工人失业

戴琪认为:“中国缺乏对全球贸易规范的遵守(China’s lack of adherence to global trading norms)削弱了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繁荣。”

戴琪以钢铁、光伏太阳能电池、农业、半导体等四大产业为案例,历数中国“违反规则”的行为,并以此作为美国经济衰退、人民失业的肇因:

“不久之后(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开始建设自己的钢铁厂。其生产能力膨胀,使美国钢铁公司失去了宝贵的市场机会。低价的中国钢铁充斥全球市场,将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企业挤出市场。每一家关闭的钢铁厂都让数百名工人失去了生计。”

“我们看到了中国在光伏太阳能电池生产方面不公平政策的影响。美国曾经是当时新兴产业的全球领导者。但随着中国建设自己的产业,我们的公司被迫关门。”

4、对中国落实“第一阶段协议”以及协议本身不满

戴琪承认中国兑现了中美“第一阶段协议”中的某些承诺,但仍存“不足”。而最关键的是,拜登政府认为作为特朗普时代的产物,“这项协议并未有意义地解决我们对中国贸易惯例及其对美国经济有害影响的根本关切”。“即使第一阶段协议已经到位,中国政府仍继续向目标行业投入数十亿美元,并继续按照国家意愿塑造经济——损害美国和世界各地工人的利益。”

5、认为是中国的科技-产业政策导致中美科技战

戴琪认为,中国在2014年推出的旨在于2030年前后打造强大芯片产业的宏大计划导致美国政府对华采取制裁措施,以防止钢铁和光伏产业的“悲剧重演”。

(三)实施手段

1、以投资提升竞争力。

通过强化明智的国内投资来提升竞争力(make smart domestic investments to increase our own competitiveness)。

重点领域:清洁能源技术、制造业基础

具体措施:美国救援计划(American Rescue Plan)、两党基础设施协议(Bipartisan Infrastructure Deal)、“重建更好”议程(Build Back Better agenda)、激励公司在供应链上下游购买美国产品(Buy American)。

2、启动有针对性的关税排除程序。

3、严重关切所谓“中国以国家为中心的非市场贸易行为”。

“我们继续对第一阶段协议中没有解决的中国以国家为中心的非市场贸易行为表示严重关切。”

4、与盟友合作,共同对华施压。

“我们将继续与盟友合作,制定21 世纪的公平贸易规则,并促进市场经济和民主国家的竞争。”

二、给戴琪讲话定性

(一)并无新意

但凡仔细研读过2019年11月4日美国亚洲研究局(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NBR)报告《部分去接触:美国与中国经济竞争的新战略》(Partial Disengagement: A New U.S. Strategy for Economic Competition with China)文本的政策观察者都不会对戴琪的主张和言辞感到陌生。戴琪及其背后团队,以及拜登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参考、借鉴了NBR《部分去接触》报告,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戴琪讲话中的政策主张,基本没有超出这份两年前重磅报告的范畴。以下截图是笔者两年前译介、分析该报告时所自行制作的PPT内容,读者可自行比照UTSR官网戴琪讲话,评估其重合度、近似度。

中国如何看待戴琪“复钩”论:诚意有限,但可利用(图) - 2

(二)诚意有限

基于对如下三点的考量,笔者认为戴琪讲话的对华“诚意”、“善意”是较为有限的,更多的应是“策略性”考量。戴琪讲话明显留有多处伏笔和余地,如对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历程的“美式回溯”、对中美科技对抗肇因的指责等,显然是为未来对华打压、对抗留下抓手,并提前在道义、合法性层面做好国际舆论铺垫与国内民众动员。

第一,极力抵制、批评中国的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发展模式。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归根到底是中美体制之争。在双方都对自身体制存有极大“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前提下,这是一个无解的死结。当然,“无解”、“死结”不必然导致即刻、全面的对抗,仍有转圜余地。

第二,新概念“可持续共存”(durable coexistence)尚需观察和检验。中方可以从正面解读、期望,推动它向中方自己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内涵靠拢,实现中美平等相处、不对抗;或至少在中美间保持低烈度对抗的竞合状态。但从底线思维出发,中方也需要将戴琪的这一理念与她的同僚——白宫中国事务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的新书《长期博弈:中国取代美国的大战略》(The Long Game: China’s Grand Strategy to Displace American Order)相联系,摒弃“愿望思维”,不抱正面或负面感情色彩地做冷静解读,然后与其实际对华政策行为相勘合、检验。这样或许更能够把握其政策实质。

第三,对华新一轮谈判将以特朗普时期的“第一阶段”为起点,这显然是中国无法接受的。在演讲后的对华、访谈环节,主持人问戴琦,是否认为特朗普政府与中方签署的第一阶段协议是“公平”?对此,戴琪予以否认,但也强调:这个协议我们既然继承了,那就以此为基础跟中方展开进一步的协商。联系拜登政府此前对同一问题的表态,显然戴琪将以第一阶段协议为基础和筹码展开下一阶段的对华谈判。对此,中方显然无法接受。

第四,戴琪讲话可能暗示出中美在新能源产业的激烈竞争将压制中方曾一度充满热望的中美气候-环境合作。

戴琪讲话没有提到中美气候、环境议题(这很正常,不是她的分管范畴),但多次提到新能源、光伏等新兴产业(这些都是她的分管领域)。但环境与能源恰似一枚硬币的两面。解决环境、气候变化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推动能源革命,以清洁能源代替传统化石能源,从而从根本上减少碳排放。然而,尽管中方对在拜登时期两国环境-能源合作充满期待(特朗普时期该合作被迫中止),但结合戴琪讲话、此前布林肯讲话,基本可以看出,美国对中美环境合作有期望,即要求中国减少国内碳排放,同时国际层面减少通过“一带一路”所造成的所谓“对外输出碳排放”。但对于中国真正期望的以加强两国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合作来促进“双碳”,美方的真实立场恐怕更多地是以“竞争”而非“合作”的眼光来看待此事。戴琪讲话对光伏、新能源产业给予了充分重视,而且明确批判了中方的“产业政策”,便是明证。

下个月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即将主办。届时,中美代表会晤的氛围恐怕不会如中方此前预期的那般友好。日方已表态,不参加G20峰会,但会参加气候大会。届时,美日等国是否会借助气候、环境问题对华施压,从而实现对华新能源、光伏产业的打压与限制?对此,北京需未雨绸缪。

三、戴琪讲话的利用价值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如前文所定性,戴琪讲话的“善意”、“诚意”都是非常有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必须对其“揭露”、“批判”。恰恰相反,在笔者看来,中方不妨“看破不说破”、“揣着明白装糊涂”、“就坡下驴”,充分利用、发挥戴琪“复钩”说的正面外部性,从而把这出“假朋友”(superficial friendship)的戏码“真做”起来,则对自身利大于弊。

更确切地说,基于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中美关系的现状与发展态势,中国不仅“可以”,而且“必须”对戴琪讲话高度重视,并审慎地加以利用。利用的好,则极有利于国家利益;无视、不利用、或不当利用,则有害处。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充分利用戴琪讲话所透露的“再挂钩”、“持久共存”等说辞,对美开展多层次外交,修复特朗普时期阻塞、破坏的中美沟通管道。

尽管此前有学者批判中美“假朋友”互动模式(这一批判是有道理的),但经历了2020年4月17日到2020年11月4日期间,即特朗普-蓬佩奥体制末期对华疯狂打压撕咬时期的观察者们或许都会产生一个新的共识,那就是“假朋友”虽不好,但总比撕破脸的“真敌人”强。在中美因一系列结构性矛盾暂时无法成为“真朋友”的前提下,通过修复、维护多层次沟通管道,以“谈”促“和”、以谈“装作”和,总比见面就吵好。

退一万步讲,即便有朝一日中美因台海等问题走向军事对抗,两国之间的沟通渠道也不应切断,而更应保持随时畅通。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大国的基本礼数。这一点不仅对美国,对澳大利亚等当前与华处于激烈摩擦状态的国家,也应该同样适用。

第二,充分利用戴琪讲话所流释放的对华缓和信号(尽管这个信号不一定为真),对美国盟友实施策略性扰动。

纵观2018年“301调查”以来美国对华全方位打压及其对盟友的拉拢,不难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盟友对华敌对的上限,与美国对华态度呈现一定强度的正相关性。反过来说,美国如果表现出对华缓和迹象(哪怕只是表象),或没有足够的决心与/或实力对华实施打压,那么印、日、澳、越、菲等中国周边的美国地区性盟友或伙伴将裹足不前。毕竟,没有人愿意给人当枪使,也少有国家心甘情愿做马前卒,无论是给美国还是给中国。因此,在第三方国家面前“讲好美国故事”、“用好戴琪信号”,以策略性扰动来破坏拜登对华“统一战线”的形成,是破解拜登对华外交围堵的有用抓手;中国可以且应当因地制宜地设计一系列外交策略,借力打力。

注意,“策略性扰动”不是策反。要策反美国盟友,中国尚不具备这个能力和条件;用力过猛反而会过犹不及、弄巧成拙。

综上所述,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决策层,还是执行层、广大民众,历经三年多的“特朗普极限施压”,从组织到心态、从技术到实力,战略韧性都有了大幅提升。因此,中国有条件“从实力地位出发”对美谈判,目标坚定、手段灵活,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发展空间。

作者:王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