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我,一个女生去治“疣”,差点社死(组图)
提到“疣”字,你会联想到什么?
尖锐湿疣?性病?HPV?私生活有问题?不检点?
一位广州的姑娘,跟我分享了她脸上长“疣”的经历。这个很多姑娘脸上都会长的人间“疣”物,却给她带来一段近2个月的“社死”的经历。
就连她自己,也以自以为是染上了“不干净的病”,整夜失眠、睡不着,甚至怀疑自己。
以下是她的自述。
01
得知“长疣”后,我脑子懵了
5月底的某天,我对着镜子化妆,忽然发现面部的小疹子没有在“刷酸”产品的作用下减少 ,反而在右边脸有“星火燎原”之势。
我赶紧拍了局部照片,发给在北京读书、致力于成为皮肤科医生的闺蜜。对方问我,“你看看小疙瘩是不是扁平的?不痛不痒。"
得到我肯定的答案后,对方回复我:“可能是扁平疣,你去医院皮肤科看看吧”。
我感觉脑子“轰”的一下炸裂了。在我以往25年的认知里,“疣”不是一个什么好字,起码这个字之前都是和“尖锐湿疣”一起出现。
这是乱搞男女关系才会得的病。
我上网查了一下“扁平疣”之后,发现病因是由HPV病毒引起,心里更慌了。
在我的认知里,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我以为,引起扁平疣的HPV病毒和HPV疫苗针对的,以及引起尖锐湿疣的HPV是同一种。在心里,我将三者之间画上了等号,甚至脑补了我去医院照光、顶着医生审视眼光治疗的场景。
作为一个私生活干净的女青年,我很难接受自己居然莫名其妙地感染上了“疣”。
我在网上搜索关于“扁平疣”的资料,对照着里面提到的内容一条条看。
有科普说,扁平疣会在面部、手、脚以及手臂增长。于是,整晚我都将自己拧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就是为了打量自己其他地方长“疣”没。
由于内心惶恐,我还特地去问诊平台上买了一个专家号,甚至在知乎等平台找大V咨询。
△ 当时实在忍不住,买了一个专家号咨询
得到了也是“疑似扁平疣,建议去医院”的结论。
我的心态完全塌了,当即决定周末去医院诊断。我还搜索了“治疗x病要多少钱、需要多久、是不是会复发”等关键字。
我甚至还打开自己的医保看了看余额,确保自己不用找父母要钱,免得被保守的父母骂。
但没想到6月初,广州疫情暴发了,我开始在家办公,医院暂时是去不成了。
02
那像是一个烙印,宣告我是“不洁之人
医院去不成,我在家陷入了“焦虑”。
资料说,扁平疣是会直接和间接性传染的,没有什么疼痛感,可能突然爆发。
我去“小X书”上搜索了大家患扁平疣的笔记,结果许多人都是当初没在意,突然爆发后,全脸长了;要么就是反反复复发作,几年才卓见成效。
看见那些图的时候,我心跌落到了谷底。
从那时开始,我每天早上起床、晚上睡觉前,都会拿着镜子仔细照全脸,看看有没有增加,甚至还给脸上的几颗扁平疣编了号、拍照。
△当时给自己拍摄的图片,方便对比
我也按照网上的攻略,自己买了维A乳软膏点涂,点的脸上密密麻麻的。但是点了几天仍然不见好转,心里更加焦虑了。生怕哪天起来脸上就密密麻麻长满扁平疣。
△涂药中
其实,那时我脸上的扁平疣,不距离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但我固执地认为,那像是一个烙印,宣告着我是“不洁之人”,甚至有时看着看着,我就陷入了抑郁情绪,时常想着,“现在交际圈狭窄,不好找对象,我顶着一脸疣,别人看到,会怎么想我呢?”
在许多资料里都提到,治疗扁平疣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自己免疫力。
我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经常缺觉,也经常点外卖,生活非常不健康。
于是,在家办公的这段日子,我坚持每天早睡,自己做简餐。但因为太强调“吃草”,没怎么摄入碳水,盲目健身,引发了一阵脱发。
随后,又是一轮新的容貌焦虑。
03
从大悲到大喜
直到7月,广州新冠疫情在院病例宣布清零,我也恢复了正常办公,去医院再度被我提上日程。
见到同事时,所有同事都感叹我瘦了,也好心提醒我,“不要过度减肥啊,你看你气色好差,要保重身体啊”。
同事还组织了聚会,叫我去她家聚一聚。但是想着她家有小孩子,我长着可能传染的“疣”,连聚会都不敢参加。
可以说,那段时间,我主动拒绝了社交,将自己封闭了起来,甚至去洗手间,都要专门找蹲坑。
好不容易熬到周末,我终于去了医院。
去医院那天,是广州炎热的7月,我特地穿了一件长袖,带了帽子,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的,生怕被认出来,然后去了皮肤与性病科。
在等待叫号时,我总感觉自己被身边的人有意无意地打量。
终于轮到我了,我一进办公室,还不等医生问情况,就摘下了口罩说,“医生,我这个是不是扁平疣。”
或许我太激动了,医生愣了愣,拿起小手电在我右边脸上照了照,然后笃定地说,“是。”
那瞬间我眼泪差点流下来,甚至带了点哭腔,“严重吗?怎么办?需要激光治疗吗?我用了维A乳没什么用?”
医生看了我一眼,“这又没什么事,你这么激动干嘛,你这个不严重,不用打激光,回去涂维A就行,嫌慢加个干扰素涂”。
听着医生云淡风轻的说法我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困扰在心中近两个月的问题,“这个不像尖锐湿疣那么严重吗?”
医生瞟了我一眼,“不是,这个很正常,许多人得过,常见的症状。你们年轻人不要见到疣字就乱联想。”
医生还顺道给我科普了,宫颈癌、尖锐湿疣虽然都是HPV引起,但是HPV病毒只是一个统称,里面有许多亚型,不是每一个都那么高危。而且人一生,多多少少都会感染HPV病毒,不用紧张。
说罢,他问我,“要开涂抹的药吗?”
医生科普后,我从大悲一下升到了大喜,记住了只要涂抹维A乳和干扰素就行,而且确认了这两种药是OTC后,不想排队,决定自己买。
没想到,此后又是一场自我怀疑的拉锯战。
04
被“有色”眼神打量
直到被专业医生科普,我才走出了自我怀疑中。
今年国庆假期,我和闺蜜一起回到老家小城市休息。见面后我聊起自己这段经验,佯装发火指责她,“不把扁平疣给我说清楚,害我白担心。”
闺蜜睁大双眼,“不就是扁平疣吗?普通的小问题,有啥多说的,多睡觉免疫力提高了说不定痊愈了。”
“我没想到你内心戏这么多,你干嘛不多问问我?”闺蜜问。
我小声说,“不好意思。”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闺蜜义正言辞告诉我,“这是常识。”
我摇摇头,“你还是对人性了解太少,捆绑在女孩子身上的枷锁太重。”
闺蜜不信,于是我决定带她去买一次当初医生给我说的药。
维A乳很好买,但是到干扰素就出问题了。
我们连续走了两个大药店,问“是否有干扰素卖?”
两个药店的店员都变了一下脸色,语气有些不自然地说,“没有那个卖,我们不卖这个。”说着还上下打量我和闺蜜,似乎觉得我们问的问题有些冒犯。
有一家药店的店员,胸牌写的是药剂师,给我拿来了另一款药。药名我已经忘记了,但是记得她推荐的是一款塞入的药,说,“很多人都用这个。”
很多得了尖锐湿疣的人,会注射干扰素。她以为我也是要买了注射用。
我不得不指了指脸,“我长了扁平疣,是要涂抹脸上。”
对方的脸色才稍微缓解,告诉我,“你说的那些,我们药店不卖的。”
走出药店,闺蜜有些气愤,“不就是买个药吗,怎么这么打量我们。”
我告诉闺蜜,还没完呢。
接着我们来到小区附近社区医院,也是询问有没有干扰素,正准备说自己症状,原本和蔼的40多岁的女医生,猛然抬起头来,压低了声音严肃地说,“我推荐你用xxx(名字没听清楚),注射效果更好。”
在一旁的闺蜜听了,马上出声,“不不不,她只是长了扁平疣,想问问有没有涂抹的干扰素。”
女医生松了一口气,眼神也变得柔和,“哦,我以为……”
后面的话她没说,而是换作了轻松的语气告诉我,“那没事,用维A涂就好,坚持一阵。”
我们从社区医院出来后,闺蜜叹了一口气,陷入了沉思。
田静后记
看完这个女孩的经历,或许你会觉得,这女孩有点夸张了。
就连她的闺蜜都认为,她这几个月的焦虑都来源于内心的枷锁和传统“羞耻观”。
比如,在得知自己是“疣”并且对这个病症不了解时,第一反应应该是咨询医生,勇敢向专业人求助。
在面对他人误会时,也应该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但事实上,在一个都遍地都是熟人的小城市,在一群人意味不明眼光的打量下,很难有人能够“不退缩”。
现实世界里,对于女性的偏见还有很多,卸下枷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正视疾病,及时就医,哪怕它真的跟“性”相关,又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