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卖70万一针,天价药医保谈判终成功!在澳洲,只卖205元(图)
八点健闻从多方信源了解到,被称为“天价药”的渤健SMA治疗药物(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已经谈判成功。
同时成功的还有武田一款年费用百万的法布雷用药阿加糖酶α注射用浓溶液,以及另外至少3款罕见病用药。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两款原先治疗费用百万元级别的高值药,都降到了“地板价”。
罕见病药,用药范围有限,不少药品价格昂贵,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支付能力。此前,渤健的诺西那生钠注射剂一针价格70万元,自2019年在中国上市以来,几乎每年都会因为价格太高引发舆论风潮;治疗法布雷病的阿加糖酶α,阿加糖酶β,年费用也都普遍在百万元级别。
而很多家庭年收入只有几万块钱。能够把这些药品纳入医保,是罕见病患者家庭一直期盼的事情。医保谈判常态化以来,也将此类药品纳入了是重点关注对象。
但是要把如此高价的药品纳入医保目录,企业不拿出降价的诚意是不行的。去年医保谈判现场,渤健代表没有出现。
在本次国谈前,八点健闻也从多位行业人士处了解到,国家医保局针对“天价药”有一条“50万不谈,30万不进”的不成文规定。这意味着,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产品,年治疗费用很可能都在30万元以下。
高值药零的突破
据国家医保局9月份答复全国政协委员提案中所说,此前已有40多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
但还从来没有一款高值罕见病药——年治疗花费皆超过百万元且需要患者终身使用的药物——进入过医保目录,作为高值罕见病药进医保的开先河者,上述药品议价成功,对于临床治疗和产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谈判结束后,就有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称,“这次企业还是蛮有诚意的。”
围绕罕见病降价,企业与医保部门的博弈由来已久。
2020年,渤健的诺西那生钠就因为在中国一针5ml售价70万元,在澳大利亚患者只需要付41澳元,约合人民币205元/支,引起了广泛讨论。
对此,渤健公司给出的回应称,诺西那生钠在澳大利亚纳入了当地的药品福利计划,政府采购价是11万澳元,患者自付41澳元。而在中国,都要患者自费。
而实际上,国家医保局信访办工作人员早在几个月前回应称,已将其纳入谈判日程,希望可以和企业谈判,将药价降下来。
一个想让医保买单却不想大幅降价,一个坚持降价必须到位。僵持之下,2020年国谈中,渤健的谈判代表根本没有出现。
事实上,僵持背后,双方都有自己的困境。
SMA是最常见的导致婴儿死亡的遗传疾病之一,80%的患儿在一岁内死亡。最新的《中国罕见病高值药物医疗保障研究报告》显示,登记在册的SMA患者共有1507人。而法布雷、戈谢病和三种黏多糖贮积症,患者人数不到500人。
投入大、患者少,似乎只有高定价才能够避免亏本。
然而,高价不仅使患者负担重,医保也面临巨大压力。
国家医保局在此前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等人建议时,就曾透露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仅800元左右,而SMA等罕见病用药费用达到每人每年费用就要数百万。实在负担不起。
罕见病药企的血拼
打破僵局的,是新入局的竞争者。
2020年8月,罗氏的神经创新药物利司扑兰口服溶液在美国获批,作为全球首个SMA口服药品,该药品适应症更广,价格也低于诺西那生钠。
2021年6月16日进入中国市场,利司扑兰60mg/瓶零售价定在6.38万元,加上赠药,年费用65万元。
这也对诺西那生钠形成了有力竞争,其年费用从100多万元降到了55万元。在成都3月份推出的罕见病用药保障政策之下,诺西那生钠的年费用甚至进一步降到了46万元。按照医保支付40万元/年的标准,个人只需要负担6万元。
此次罗氏的口服药通过预审,但是没有进入现场谈判环节。
诺西那生钠如果真的降到30万以下,患者负担也将进一步减轻。
与之类似,药企之间的“血拼”也存在于法布雷病用药领域。
法布雷患者组织负责人黄铮汇告诉八点健闻,在浙江山东江苏广东等将法布雷纳入地方保障的地区,包含慈善赠药在内成人患者使用赛诺菲法布赞(阿加糖酶β)和武田瑞普佳(阿加糖酶α)的年治疗费用,分别为118万元和95万元。
2020年6月,国内首个法布雷特效药赛诺菲的法布赞上市时,成人的年费用要198万元。第二年(2021年)4月,武田制药的瑞普佳上市后,直接将该病的年治疗费用拉到了百万元以内——95万元。
有行业人士指出,武田很懂中国市场,敢定低价,赛诺菲就一直坚持全球定价体系。上市一年不到,武田制药又走到谈判桌前,给出了颇有诚意的降价——“中国的降幅确实令人吃惊。”前述行业人士透露称。
事实上,跨国药企的产品上市已久,部分产品已经基本收回成本,在中国,以罕见病目录发布为开端,罕见病保障探索已经进入新阶段,有医保基金加持,相关市场规模仍然可观。“用做生意的眼光看,中国市场等于是纯赚的,卖一个就赚一个”。
反之,如果迟迟找不到支付方,这些产品的中国市场就是零。
从这个意义上讲,罕见病用药企业放低姿态,给出诚意满满的报价,还是明智之举。
于焕焕对此文亦有贡献
最终结果以国家医保局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