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2日 30.4°C-30.8°C
澳元 : 人民币=4.55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折叠屏爆发,中国手机大厂们迎来难得战机(图)

2021-12-14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从最坚定的反对者到最关键的新军,OPPO和vivo两家安卓大厂,拥有可以改变折叠屏市场成色的最关键影响力。

折叠屏爆发,中国手机大厂们迎来难得战机(图) - 1

官宣回归OPPO的三个月后,刘作虎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四年磨一剑,OPPO第一款折叠屏手机Find N。

颇为有意思的是,就在一年前,刘作虎还坚定地认为“目前折叠屏手机所带来的优势无法抵消掉它的缺点或劣势”。这并不是刘作虎的一家之言,他的前任、OPPO副总裁沈义人,也发表过类似的看法。此外,vivo的高管也有过类似的观点。

彼时,蓝绿两大厂的诸位大佬有一个共同认定:“折叠屏手机并没有带来用户体验的巨大提升。”

一年之后,蓝绿大厂成为折叠屏手机市场最关键的战力,真正让折叠屏手机走出小众市场。除了OPPO之外,市场传闻,vivo也即将在2022年一季度推出一款折叠屏新机,其创新、设计尺度更值关注。

OV之外,未来几个月之内,华为将要发布3款折叠屏手机,规模将超过此前两代手机总量的一倍以上;经历了两次不成功的发布之后,小米终于要拿出真正可以量产的折叠屏设计方案,全方位借鉴业内成熟方案;荣耀也将借助华为体系的帮助,推出自己的系列折叠屏手机。

但是,OPPO和vivo的态度转变最值得关注。两家大厂历史上有着非常强的结构件创新能力,这正是当前折叠屏手机产业最为需要的。两家大厂也有足够好的文化和利润,驱动产业链共同创新,尤其是改进现有产业链在UTG玻璃(Ultra Thin Glass,超薄玻璃)、液态金属、MIM结构件(Metal Injection Molding,金属粉末注射成型),以及铰链设计等方面的产能和技术瓶颈。

关键之处还在于,在国内的中高端市场的份额,苹果正越战越勇,出货量占比已经超过30%。OPPO、vivo、小米以及荣耀等国产大厂,很难4000元以上的常规机型市场与iPhone竞争。苹果尚未发力的折叠屏,几乎是国内大厂提升品牌影响力、破局高端市场的唯一的战机。

华为折叠屏余响,余承东做对了什么?

2019年年初的MWC2019展会上,华为MateX正式亮相。时值美国制裁华为初期,华为公司一位轮值董事长将这台机器带到了达沃斯论坛的现场。在国内,另一位华为高管在宣读针对美国制裁的回应内容时,手里也拿了这样一台机器,上百个国内外媒体记者都在注视他。

接近华为的人士猜测,当余承东在MWC发布这款机器的时候,没有想过真正要量产,是后来的市场反应让其改变了想法。这款产品真正开始所谓的预约销售是在8个月之后,期间,华为研发团队和供应链厂商,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解决这款手机的量产难题,有些难题被延续至今。

据估计,大约只有几千台MateX手机真正上市销售。一位互联网门户的CEO,以高达13万的市场价格,买下了其中一台。时下,徕卡相机新款的黑漆版本M10R机身,加一只最经典的35毫米人文镜头套机,价格也不过如此。

当时三星的初代GalaxyFold,推出几个月就宣布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回收。华为内部一度有担心,MateX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会影响到自己的声誉。直到后来上市的MateXS,华为才开始对这一版本产品有了较足的信心。

至今,华为仍是唯一推出外折版本的折叠屏手机的厂商。

其实,华为推出折叠屏手机,并非意外或仓促之举。早在2012年,华为就已经开始投入研发折叠屏手机用的转轴材料,即使是在苹果研发不利的局面之下,华为仍未放弃。最迟在2014年,华为公司曾派人去台湾,考察转轴供应链;在此前后,华为开始立项做折叠屏手机的操作系统适配。

欧美针对华为产业链的限制,部分推动华为确立了一个新的本土创新朋友圈。2021年初,凯盛科技披露了国产UTG领域的重大进展。市场已经确认,凯盛科技的UTG玻璃将会首次搭载在明年上市的一款华为折叠屏手机上。

华为折叠屏手机所用的表面材料包括CPI膜(Colorless Polyimide,无色透明聚酰亚胺)、UTG玻璃等技术路线选择立项,也是在2015年开始讨论、研发。

凯盛科技背靠中国建材等大股东,拥有自主的设备、玻璃原片生产到UTG减薄的技术能力,可以规避掉海外的知识产权专利风险,也能支持品牌厂商从原片玻璃配方源头的创新,从而适应品牌厂商不同的屏幕尺寸,转轴方案的受力设计。

不久前,凯盛科技一位高管向笔者透露,当华为项目找上门来的时候,凯盛科技一度怀疑技术可行性。为此,华为公司派出数十位技术人员,协助凯盛科技完成了这一项目的开发。

受到芯片限制的影响,华为手机业务停滞,但仍然保留了折叠屏项目的研发。如今,随着其他安卓大厂开始重视折叠屏手机,华为这些积年的研发投入,也有可能会成为支撑起他国产大厂在高端市场发力的关键因素。

OV前倨后恭

折叠屏手机一度被忽略,如今仍被怀疑的理由显而易见。华为真正量产的机型是在MateX之后发布的Mate XS和Mate X2。

据笔者从可靠渠道得到的信息,从MateX推出至今,华为折叠屏项目总出货量大约为200万台。仅仅2021年上半年,华为折叠屏手机的硬件利润就已接近100亿人民币。每台折叠屏手机,至少能够为华为贡献5000元的净利润。

两个维度的信息非常清晰:全球每年12亿部的手机总销量中,折叠屏手机的规模至今仍可以小到忽略;刘作虎、沈义人等手机大佬轻视折叠屏的理由依然成立。但是,折叠屏的销量增速也超出这些大佬们的想象。

在中国市场,已经被刘作虎们打到近乎无影无踪的三星,正在靠折叠屏维系亮色。有机构预测,2021年第四季度,三星折叠屏手机的销量将会达到400万台,全年销量可能会达到900万台。

刘作虎等人最初轻视折叠屏的理由,除了销量和规模,还有产品体验。华为、三星都曾经面临过一个窘境:折叠屏手机是在他们在品质方面最不自信的产品,三星初代折叠屏推出几个月就宣布召回——转轴设计的缺陷,导致容易断裂。

经历3年的小规模试验之后,折叠屏产业链的进步,逐渐打消了某些完美主义者的疑虑。UTG玻璃技术慢慢成熟,可以替代昂贵、体验很差的CPI膜;某些特殊的MIM、金属、钢材设计的转轴方案,也日渐成熟。

迄今为止,华为似乎对折叠屏的专利非常开放,未见其对友商有特别大诉讼动作。可以想象,华为也需要更多的品牌厂商入局折叠屏市场,以市场规模,降低核心供应链的成本。

OPPO、vivo两厂此前在结构件等领域有相当强的实力和积累,这正是当前折叠屏手机迫切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转轴材料、盖板玻璃设计等等。对比华为,OV在同样具备器件开发能力,以及雄厚的资金、研发资源,还不受芯片供应的限制,有可能真正将折叠屏手机推向普及。

折叠屏产业链之战

初代折叠屏推出不久,笔者曾经地参观过一家供应链厂商。时值疫情蔓延初期,东莞也面临招工难题。所见多是年龄偏大的工人,以各种随意的着装方式,盯着几台自动化的设备。正是这样一个简陋的产线,支撑了华为三款两代折叠屏手机的某个关键环节。

在场的参观者们有一个共同的结论,苹果在折叠屏手机上的谨慎、暧昧态度,客观上也让华为独立支撑了整个自主折叠屏产业链的研发和产业化,本土化的速度远超想象。这会成为华为以及其他中国大厂的机会和竞争优势。

如今,在整个折叠屏产业链当中,华为的某些产业链布局,甚至超过了三星电子,例如折叠屏材料中的液态金属和不锈钢等等。最近两年,三星电子也开始寻找这些门类的中国国产产业链的支持。

在折叠屏的转轴设计等方面,华为等中国大厂都还依赖安诺电子等美国企业,以及部分台湾企业。但是,京东方、凯盛科技等折叠屏本土产业链的优势也在快速形成。华为在其中起到了最为关键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必将有助于OV、小米等企业的成长。

来自产业链方面的信息告诉笔者,本次OPPO Find N更多采用了来自三星的技术积累,其中包括屏幕,也包括转轴设计。显然,刚刚入场的OPPO吸取了小米的教训,采用了三星成熟的屏幕方案,包括大小尺寸,沿用了三星的UTG玻璃设计。

优势是,可以快速入局这一个备受关注的市场。缺点是,无法形成自己的设计特色,没有办法形成自己独特的产业链优势,而且注定无法支撑未来的个性化开发,三星显示公版的屏幕尺寸,OPPO能在转轴铰链方面所做的研发空间不大。

另外一家大厂暂时选择了海外供应链定制练手,但是投入巨资定义了产品的尺寸和技术方案。唯一特殊的是荣耀,荣耀可以继续华为的一部分折叠屏方面的供应链,包括凯盛科技的UTG玻璃。

这一既往战法的劣势也十分明显:日韩系、中国台湾的产业链,长期习惯配合苹果的战略创新,需要大规模的采购支持,研发投入,很难配合OPPO、小米去做长期战略性创新尝试,尤其是当OPPO、小米等国产大厂只拿出10万甚至更低的采购规模的时候。

若想继华为之后,真正改变折叠屏小众化,价格过高的局面,若想将折叠屏手机作为突破高端市场的真正利器,获得与苹果一较高下的战机,OV必须继续华为的创新方式,助推国内产业链成长,而不是依靠海外供应链生态。

对折叠屏手机这样一个小众而不断崛起的产品领域来说,一味依赖海外核心供应链做法已经过时了。华为牵头打造的京东方、凯盛科技以及其他本土产业链创新组合,既是全球科技脱钩之下的无奈之举,也是从规模化、量产市场,到细分、小众科技产品创新引领的必然转变。

这也是摆在OPPO、vivo、小米等安卓大厂面前清晰可见的经验和教训。日本、韩国、台湾等地消费电子品牌崛起,无不依靠其本土的核心材料、器件供应商,从芯片到显示屏,都是如此。全球科技大脱钩的现实,在给国内消费电子品牌制造难题的同时,也在为其提供调整核心产业链,尤其是高端、前沿的产业链布局的机会。

终结“广告机”模式的机会

OPPO这款新手机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是,市场化销售的机器开机之后,是否还有那么多的预装APP软件。华为就未能免俗:华为的两款折叠屏手机,也像千元机一样预装了各种APP应用。此外,华为的折叠屏手机仍然捆绑使用微信的QQ浏览器等应用,而QQ浏览器附带了腾讯自己的信息流推荐系统。

原本只是想打开一个文件的用户,需要安装QQ浏览器,阅读腾讯的信息流才可以。安卓手机平台上的广告系统,有着极高的精准度,并非因为这些手机厂商的技术好于苹果,而只是因为苹果将跨APP数据追踪的权限交给用户,而多数用户选择禁止应用厂商跟踪其数据。

几乎所有的安卓手机,都对各种广告主的数据要求持非常开放的态度,因为他们难以抵御这部分收入的诱惑。在苹果实行隐私新政之后,中国市场的安卓手机广告份额继续激增。

多年来,国内安卓大厂过于依赖互联网广告收入和利润,这已经成为阻碍国产大厂创新的一个顽疾。几个月前,有机构发布了国内互联网公司上半年广告营收排行榜,小米以84亿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八,排名在新浪微博之前。

小米并非孤例,华为、OPPO等一众国内手机厂商的绝大多数利润,来自于用户数据支撑的互联网广告收入。随着用户隐私敏感度的加强,以及各国对网络数据监管政策的收紧,这一路径的风险也在增加。最关键的是,手握互联网广告利润,一味追求硬件销售份额和销售成本,也就不会有动力去搭建真正的软硬件创新生态。

如今,苹果正在将其重点转移到服务生态,其前提是,苹果的用户隐私政策可以支持用户的隐私数据选择,信任苹果的健康、医疗、信息服务。

前文提及,最近一年以来,在芯片受限的背景之下,华为折叠屏手机硬件自身的利润接近百亿人民币。这让国产大厂看到走出“广告机”模式陷阱的机会,折叠屏手机带给国产大厂的机会,不只是售价上的改变,也许还有商业模式的变化。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