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名中国留学生滞留俄乌边境,身处交战区被炸醒!“错过自救时间,需实质性帮助”(组图)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俄乌冲突已进入第八天,中国留学生沈钰仍然滞留在危险的乌克兰东北部地区苏梅(Sumy)。20多岁的她最近除了每天下楼买限购面包,就是花大量时间安慰年龄更小的留学生。
“情绪崩溃,不愿接受外界信息,”沈钰说。据她了解,目前苏梅地区有三所大学约200名中国留学生仍困在当地无法离开,恐慌情绪正在蔓延。
几乎每天她都能听到坦克轰炸声和机枪扫射声。就在接受访问前的几小时,清晨六点,她被吵醒,“是很清晰的导弹飞过的声音。”很快地,楼上的乌克兰人匆匆下楼,躲进地下室。
一分钟后,苏梅农业大学的朋友传来消息:“许多学生被震醒,隔壁被炸了。”
沈钰所在的苏梅地区距离俄罗斯边境仅约50英里,俄乌两军正在此地激烈交火。俄军的坦克上月24日已进入该地区。
第二天,一所幼儿园据报遭到袭击,有儿童受伤。乌克兰国家通讯社Ukrinform本月3日报道,在该地区一些镇上,俄军开始抢劫商店和民宅。
苏梅通往周边城市的主要交通已经切断,物资也只能通过现金购买。沈钰手上的现金不多了,食物正慢慢耗尽。
住校的学生每天挤在狭小的防空洞里睡觉,靠学校供应的有限物资生活,“一些年龄小的就不停地哭。”
“我们丢失了最佳自救时间”
沈钰曾有机会在战争爆发前离开乌克兰。就在俄军入侵前的几个星期,一位在苏梅工作的朋友被公司派去另一个国家,他警告沈钰苏梅风险很大,邀请她前去避难。
但沈钰看消息说中国驻乌大使馆并没有发出风险警告,便婉拒了。
在苏梅地区的超市里,面包每天只允许购买两件。
英美等国2月中旬就关闭了其驻乌克兰大使馆,并敦促本国公民尽快离开乌克兰,而中国驻乌大使馆未发出离境呼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月14日表示,中国驻乌大使馆已发布领事提醒,指导当地中国公民和机构密切关注乌局势变化,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月24日俄罗斯发起进攻的第一天,沈钰看到大使馆警告局势恶化,安全风险上升。当天有国家在陆续组织撤侨,但中国没有官方的撤侨行动。
到了25日,大使馆终于发布通知,准备安排包机接返中国公民,呼吁尽快登记。这一度给沈钰“打了一针安心剂”。
然而没过多久,战争开始恶化。28日,俄军炮击苏梅地区的一个军事基地,据报有700多名乌克兰军人死亡。当地的火车站和许多桥梁也遭到破坏。沈钰期待的官方撤侨却一直未能到达。
她3月初再次与大使馆联络,被告知当地情况复杂,无法到来,建议自行撤离。然而此时单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离开。“我们不仅不能撤离,还被困在这里”。
沈钰说,苏梅地区的华人几乎都是学生,没有华人商会、同乡会等组织能够帮忙,没有大巴车愿意出去,就算包到私家车也找不到离开的路,不能保证路途安全。
“我们相信祖国,相信大使馆,但大使馆的做法让我们无法自救,”沈钰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丢失了最佳自救的时间。”
她呼吁紧急救援,“提供实质性帮助”,“就算来不了,也请告诉我们安全撤离的路线在哪”,电话那头的她言辞恳切。
“乌克兰是我的第二个家乡”
与沈钰相比,仍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中国留学生丽莎要幸运一些。她住在基辅郊区,距离交火中心还有一段路程,目前还算安全。
然而在不断的防控警报和轰炸声中,她也控制不住情绪,连发了几个痛哭的表情,祈求“别再打了”。
丽莎现在与丈夫住在一位乌克兰老人家,带着几只猫。她本来打算就这样结婚生子、安家落户,但万万没想到,竟亲身经历了一场战争。
24日凌晨时分,睡梦中的丽莎被一声巨响惊醒。“感觉玻璃剧烈晃了一下。”她迷迷糊糊地摇醒身边的丈夫,问他是不是错觉。
“以为自己睡蒙了,突然又剧烈晃动了一下”,这下连丈夫也觉得有事发生了。
中国留学生丽莎说,战争中她没有拍下任何照片,“只想把乌克兰最美的一面留下”。
他们立即查看新闻,才发现,俄罗斯军队已经开始袭击乌克兰边境地区。丽莎一边向同样惊恐的中国家人报平安,一边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这真的是21世纪吗?”
丽莎十几岁就离开中国到乌克兰读书,一待就是十几年。这一路走来,乌克兰人给与了她大大小小的帮助,她至今想起来仍然感激万分。
“乌克兰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乡,这里的人民非常友善,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会走到今天。”她哽咽着说。
丽莎接受访问时,战争已经进入第六天,但她至今不愿相信战火已在乌克兰点燃。一想到她热爱的国家正遭受炮火摧残,她就伤心起来。 “就好像自己家被打了一样”,电话那头陷入沉默。
战争爆发后,丽莎的老师从防空洞里发来讯息,问她是否安全。她的乌克兰同事也告诫她,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房东乌克兰老太太在地下室修好了防空安全设施,叮嘱丽莎有情况随时下楼。
解除宵禁后,丽莎开车去超市,当地交警依然友善地为她指路。在寒冷的冬天里,她在等丈夫排队时冻得浑身打颤,有当地人过来告诉她,第二层门后有暖气,不要着凉了。
这一切都让丽莎觉得很温暖。如果战火还烧不到她住的地方,她暂时不打算离开。“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离开这里。”她始终觉得,战争很快就会结束,日子也会如往常一样美好。
目前乌克兰的领空已经关闭,有华人自驾逃到边境的摩尔多瓦等地,也有人跟随大使馆的撤侨队伍离开。除了考虑到离开的路上风险太大,丽莎说,使馆撤侨有自己的难处,周边国家也在超负荷地接收难民,“不想添麻烦了。”
她身边有乌克兰同学拿起枪去保护国家了,有朋友的兄弟已经牺牲了。“都是20岁出头,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说没了就没了。”
她呼吁:“请不要调侃战争,不要拿战争开玩笑。”
“腹背受敌”
在苏梅的沈钰对战争有着同样的敬畏。她说,除了俄军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中国社交媒体上的一些极端言论也给滞留在乌克兰的中国留学生徒增风险。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中国的社交媒体充斥着亲俄反美的言论。有人甚至调侃乌克兰女性,称“愿意接受乌克兰美女”。
在乌克兰一些地方,有中国留学生据报被当街泼水,有人甚至遭到威胁。还有中国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不敢说自己是中国人”。
“背腹受敌,”沈钰形容当地中国人的处境。
在她居住的地方,当地乌克兰人对待外国人极为友善,但她不确定,“如果这些言论继续发酵,他们的态度会不会转变。”
“目前大部分平民可以持枪,我们不能确定这些持枪的平民会不会对我们做出什么偏激的行为。”
“请中国的媒体人、微博评论家,大家发表(言论)前想一想,乌克兰还有很多华人华侨。本来危险只是来自战争,但现在这些评论传到乌克兰,我们身边多了很多潜在的危险。”沈钰情绪激动地说。
据记者了解,许多仍在乌克兰的中国人在微信上建立了互助群组,设法自救。有人帮忙统计滞留人员的信息,有人组织包车,有人提醒大家多备粮食,有人为涉险学生求救......
(尊重受访者意愿,文中沈钰、丽莎为化名)
对于目前仍困在苏梅的沈钰来说,“只能等一天是一天吧。”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