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的另一战场:打击假信息如何跨海合作?(图)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乌克兰战火延烧之际,全球各地有一群人正在另一个虚拟战场奋斗,他们是——事实核查人员。这场没有烟硝味的跨国资讯战,早已随著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开打。
超过45个国家的事实核查中心,正跨国紧密合作对抗假信息。德国之声访问多位专家,解读俄乌战事背后的假信息。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基辅一个地铁站里,女孩们正在避难。
乌克兰遭俄罗斯入侵后,错误或伪造的相关影像与信息,铺天盖地在社交媒体上跨国流传,不少主流媒体的新闻记者在查证上也遇到困难。
这段时间,台湾事实查核中心也忙得不可开交。科技使虚假信息快速传递,加上语言隔阂增加辨别难度,导致他们得花上更多时间核实资讯真伪。
截至周四(3月3日),台湾事实查核中心已发布至少19篇乌俄战争查核报告。他们并非单打独斗,因为在乌俄战事开打后,国际事实查核联盟(IFCN)第一时间就与世界各国合作,跨国建立名为“乌俄战事事实核查”(#UkraineFacts)的数据库,至3月1日为止,已经搜集来自超过45个国家、400多个有关乌俄战争的虚假资讯报告。
台湾事实查核教育基金会教育总监黄兆徽告诉德国之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时,各国的核查中心随即跨海串连建立平台,像是推特讨论串和电子邮箱等,并且在很快时间内建立共享档案库,方便共同搜集和检视更大量的假信息。
黄兆徽说,新冠疫情期间假信息跨国流传,国际间就已经摸索出了合作模式,有点像是为这次打击“乌俄战事假信息”做演练,现在才得以迅速反应。
她透露,在台湾,有关乌俄的假信息以被翻译成中文的短影片为主,它们大部分来自中国的抖音、微博,接著通过台湾常用的通讯软件Line流传。她说:“这些影片攻击的对象都是美国和北约,像是批评北约违背民主承诺或说民主国家不可靠,里面还有大量阴谋论。”
比如网络上流传的视频“俄乌激战,电视上看不到的画面?”,影片内容指“地球上只要有战争,邪恶美帝就是第一赢家!没有战争也要制造国际危机,挑起战争。”
但经过事实查核中心查证发现,影片内容其实是乌克兰志愿军、反叛军和俄罗斯军队在2014年间发生的冲突事件,与当前的俄乌战争完全无关。
目的为何?
类似的假信息或移花接木的影片不胜枚举。黄兆徽认为,在台湾,混杂虚假信息的影片目的是要混淆视听,让台湾民众对美国产生厌恶感。在美中对峙之下,就会削弱人们对美国支持的力量。
另外,也有些信息佯称乌克兰总理逃跑,塑造出乌克兰面对俄罗斯不堪一击的假象。她称,散播这类假信息的目的,可能是在散布“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恐惧,背后潜藏的信息是:“台湾要乖乖听话,不听话可能会像乌克兰”。
因为疫情期间,国际间流传许多虚假假信息,国际各核查单位开始建立平台互相合作。
事实上,发布假信息的动机有千百种。美国乔治城大学传播学副教授莱蒂西亚・博德(Leticia Bode)向德国之声表示,“有些人只想赚钱,因为他们知道假新闻会带来点击率,进而带来收入;而有些人,则有更多基于意识形态的目的”。
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文理学院传播学助理教授尤塔姆・奥菲尔(Yotam Ophir)补充,很多人制造假信息并非有任何意图,他们分享的内容,是他们认为,在网上看到或在某个地方听到的准确信息,并不知道自己在误导公众。
不过,奥菲尔也同意,确实有些人是别有动机地在散播假信息。他向德国之声举例:“包括政治人物,比如普京和俄罗斯的政治宣传,还有各种臭名昭著、不可靠的网站,靠著传播引人入胜的阴谋论和错误报导,吸引网络流量、点击率和分享。”
据他观察,目前全球流传有关乌俄战争的假消息主要分成两种:一是俄罗斯的宣传,试图将普京侵入乌克兰的决定,说成是对乌克兰侵略俄罗斯的回应,以证明入侵的正当性。他举例,克里姆林宫传播出来的部分视频片段,声称乌克兰人正攻击俄罗斯人,但后来却被发现是旧视频;另一种假消息则是关于袭击、伤亡和冲突的谣言和虚假报导。
假信息的影响
奥菲尔指出,就短期而言,假信息使人混乱或迷失方向,进而影响对地缘政治局势的理解。另一方面则是对公众舆论的影响,特别是在俄罗斯国内,许多人相信政府对乌克兰侵略的官方叙述,从而找到了入侵乌克兰的理由。
他警告:“长期来看,网上错误信息持续增加,侵蚀了我们对信息来源、媒体、政治家和彼此的信任。这种影响最终可能比眼前的影响更糟糕。”
对公共舆论有深入研究的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凯尔・桑德斯(Kyle Saunders)则向德国之声补充,所有信息都能对公众舆论及精英阶层产生影响,特别对于当权者而言,必须更加警惕,因为他们可以基于虚假信息采取一些行动。
他说:“当我们看到令人震惊或刺激的东西时,作为反射动作,我们会想跟别人分享。毕竟都是人。”同时提醒,“我们也必须有心理准備,包括国家、领导人和军事指挥官,都有可能参与在虚假信息战中,藉此得到优势或影响社交媒体中的论述。”
如何避免?
乌俄战事持续之下,资讯繁杂,多名学者皆建议不要仅依靠单一消息来源。传播学助理教授奥菲尔向德国之声说:“最好的策略是依靠多个来源,不要只相信单个网站或电视频道,看看不同来源都是如何述说事件的。”
有关乌俄战事的假新闻在网上流窜,一般民众难辨真伪。
他补充,要选择长期表明优先考虑“准确性”的资讯来源,同时避免接收那些有利益冲突的报导信息。
奥菲尔举例,像是美国福斯新闻(Fox New)的一些主播,通过批评拜登总统来为他们的冲突报导“添色”。这让他对这些报导更加怀疑,因为他担心,这些主播会出于政治动机在报道中存有偏见。
德国之声自乌俄开战以来,已发表多篇“事实核查”文章,像是《“基辅幽灵”真有其人吗?》、《有关乌克兰战争的5个假画面》以及《俄罗斯攻打乌克兰的理由可信吗?》等。
德国之声信息核实专家约沙・韦伯(Joscha Weber )表示,有些虚假信息很难辨别,他坦言,就连专业人士有时也很难核实。他举例,德国媒体《图片报》(Blid)就曾经误用2016年的影片,称上百名俄罗斯伞兵部队空降乌克兰;另外,也有些流传网上的乌俄战事影片,最后被发现来源是游戏画面。韦伯提醒,“分享任何资讯前,必须再三确认”。
美国传播学者桑德斯则提醒,必须抱持怀疑态度看待不断涌入的信息,在得到多个来源证实之前,不要轻易相信任何太流于表面的信息。他说:“这需要我们所有的人做出努力,普通人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就连媒体机构要做到这点,也不容易。”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