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中国石油贸易弃美元”:无风不起浪(组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熟悉此事的消息人士说,沙特正在与中国政府积极谈判,以人民币为其向中国出售的部分石油计价,此举将削弱美元在全球石油市场的主导地位,并标志着世界第一大原油出口国再次向亚洲转向。
这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此类声音。2017年时,就曾有纽约高频经济公司(High Frequency Economics)首席经济学家温伯格(Carl Weinberg)在接受美国CNBC采访时表示,中国将敦促沙特用人民币进行石油交易,而其他产油国届时也将效仿沙特,接受人民币,抛弃美元。
虽然此消息有些空穴来风,但也有一句话是:无风不起浪。当对比分析沙美、沙中这几年变化后,终还是那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沙特)向中国出售以人民币计价的石油,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很大概率双方会选择“只做不说”,而若干年后会发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美国恐怕作茧自缚
从克林顿、小布什到奥巴马、特朗普,几乎每一任美国总统上任后都会宣称和沙特有着“非凡的友谊”。但其实,美沙这对同盟兄弟的关系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牢固。左右美沙两国关系的一直是两大要素:石油和安全,特别是沙特王室的安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两国建立了一个以沙特石油为基础的“契约”,以换取美国对沙特的安全保护。美沙这种“特殊”关系绝对是建立在国家利益之上,而不是基于共同的意识形态、政治或社会制度,两国在很多领域存在极大的矛盾和分歧,比如以色列问题、伊朗问题。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沙特与中国就以人民币计价的石油合同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六年,但今年加快了步伐。其原因主要是沙特认为美国没有给予它足够的军事支持,对美国的安全承诺越来越不满意。主要缘于三方面:其一,在沙特和也门胡塞武装的冲突中,美国政府没有给予沙特足够支持;其二,重启伊核协议谈判时,美国政府没有足够考虑到沙特和阿联酋的意愿;其三,对美国去年突然从阿富汗撤军感到震惊。
而转而看石油部分。美元与石油挂钩,以此作为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石。长年来和沙特维持友好,才能巩固建立在石油美元基础上的金融霸权。特别是二战后,作为参战国的美国面临石油短缺问题,这令得两国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然而,利益面前,一条绳上的蚂蚱也会开始相互挣脱。美国的页岩油革命,改写了石油史。以前美国是OPEC的最大客户,在1990年左右美国每天进口200万桶沙特原油,但根据美国能源讯息署的数据,这个数字在2021年12月已经下降到不到50万桶。美国,从最大石油进口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
图为2022年3月7日,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抽油机正在运作。(AP)
2014年,崛起的美国已经让沙特感受到了危机,但沙特不计成本的在“三国杀”中,美沙配合,算计了俄罗斯。将国际油价打到了冰点。原本,沙特还盘算着薄利多销,然而2015年12月美国两院就投票通过了新财年的拨款法案,而法案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美国解除了延续40年之久的原油出口禁令。美国在全球石油市场中的地位显著,尤其是“石油美元”体系的根深蒂固,美国原油重新出口,除缓解自身供需矛盾,必然对全球石油市场产生深刻影响,而沙特的经济利益影响首当其冲。
或许是因果报应,白宫近期试图安排拜登与沙特、阿联酋通话,商讨遏制石油价格飙升的问题。但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和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谢赫·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都拒绝了与白宫通话的请求。
沙特王储小萨勒曼,行为处事明显有别于老国王,特别在经历了卡舒吉事件后,这位沙特王储对美国政府存有芥蒂。2021年2月26日,拜登接受美国环球电视网采访时还特别表示,他是与国王而非王储进行了通话。“我和国王而非王储谈过。我向他明确表示,规则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将在今天(26日)和下周一(3月1日)宣布(美沙关系)重大变化。我们将追究他们侵犯人权的责任。”
沙特王储小萨勒曼(左二)行事风格明显有别于老国王。(Getty)
除此之外,不得不说,乌克兰战争后,美国立刻冻结了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以及所有资产,这对沙特这样的油霸来说,心里会产生很大的创伤。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拜登曾宣称让沙特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拜登上台后,又说用价值观和人权标准将沙特钉在道义被告席上。美国动辄就利用金融霸权行使特权,沙特能不心有余悸?
向中国示好——多一个选择
相比之下,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沙特是中国2021年的第一大原油供应国。中国购买了超过25%的沙特阿拉伯出口的石油。
3月8日,中国石化与沙沙特阿美签署谅解备忘录,包括中国石化现有炼油化工和未来扩建项目,进一步强化长期合作关系。3月10日,沙特阿美宣布已做出最终投资决定,将参与中国东北地区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联合装置的开发。该项目位于辽宁省盘锦市,预计2024年投入运营。按照最初计划,盘锦项目的总投资额超过百亿美元。
而同时,中国也借由“丝绸之路”为沙特提供了许多发展契机,在基础工业方面帮助其完善硬件设施。2018年,中国帮助沙特建成麦加—麦地那高速铁路。此外,在电力、化肥等工业项目上,中国也给沙特提供了许多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2019年,沙特和中国在北京举行了投资合作论坛,双方签署了35份合作协议,涉及金额高达280亿美元。
沙特阿拉伯圣城麦加的高速铁路站。(VCG)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2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曾报道,美国情报机构评估认为,沙特正在中国帮助下积极制造自己的弹道导弹,后者就核计划提供咨询。并且,中方开始投资王储小萨勒曼所看重的项目,即沙特未来特大城市Neom计划。这些均未有两国官方回应。
沙特与中国的走近,其实也能够理解。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一直都受制于大国。沙特为了种种利益和美国成为盟友,但美国不是真心希望沙特有长足发展,一个混乱的中东地区才是美国想要的。而与中国合作,至少沙特在重工业、基础设施方面能有可持续发展,那对于沙特而言,何乐而不为?
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活动无法跟美国在该地区的广泛介入相提并论。但那里的国家正在越来越多地看向中国,不仅是购买石油,还有投资它们的基础设施,以及在技术、安全方面保障。沙特就是一个典型。当然,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自然是包括沙特在内的中东地区国家靠拢的主要原因。
人民币国际化的转折点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如果以人民币计价,中国购买了沙特出口的25%以上的石油,这些销售将提升中国货币的地位。此外,沙特人还在考虑将人民币计价的期货合约,即所谓的“石油元”(petroyuan),纳入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Aramco)的计价模式。
坦率说,“石油元”言之过早。人民币原油期货被媒体认为“动摇石油美元的市场份额”。部分是现实情况,上海能源交易所挂牌交易四年来,市占率和交易规模稳步扩大,境内外投资者积极参与,亚洲原油定价基准功能有所显现,交易量仅次于美国WTI和英国Brent原油期货。但显然“动摇”是夸大其词的。中肯的来说,中国在2018年推出人民币计价石油合约,提升了人民币的跨境交易地位,但至今并未打击美元在石油市场的主导地位。
但沙特人会否考虑将人民币计价的期货合约,纳入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的计价模式呢?先看一个故事。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英国石油公司(BP石油)于2020年6月向上海国际能源交易所的交割仓库运送了一船原油,系该公司首次参与上海原油期货的实物交割。而这是自2018年人民币计价的期货推出以来,西方主要石油公司首次参与上海原油期货的实物交割。虽然还有待观察,但这无疑表示,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公司开启了用原油人民币期货计价交易石油的进程。此外,俄媒称,BP本月早些时候向INE的7月合同中交付了300万桶巴斯拉轻质原油,并计划向8月合同中再交付100万桶UPPerZakum原油。这就意味着,这家英国石油公司或已签署了至少两笔以人民币原油期货计价的原油出口协议。
这则故事,需要特别强调两点。第一,英国央行行长卡尼早在2019年年初就表示,“我认为我们最终可能会拥有美元以外的储备货币。首先,我预计这些将是现有的货币,例如人民币。中国提供人民币计价的绕过传统美元事件的选择,例如原油人民币期货”。第二,BP石油的实物交割,首笔以原油人民币期货计价的协议,可以进行得如此“静悄悄”。
以此,基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的考量,俄罗斯、伊朗等市场均有可能会优先使用人民币交易。如果沙特决定以人民币而不是美元出售原油给中国市场,又有何奇怪?当然,考虑到美国“保护”着沙特的安全,沙特也可以“静悄悄”。不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均对沙特有利,相信沙特王储小萨勒曼恐怕早有盘算。何况还有英国打了头阵。
美国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执行主任、经济学家盖尔拉·拉夫特(Gal Luft)表示,石油市场是一个延伸到全球的商品市场,是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地位的保险单,“如果这块石头被从墙里拿出来,墙就会开始倒塌。”是的,俄罗斯、伊朗、沙特均是石油大国,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将会改变全球市场,从而打破“石油—美元—美债”这个主导了半个世纪的原油交易体系。
现在情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是,美国经济实力和美元使用份额持续衰退;二是,美元国际储备份额降至新低;三是,美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和掌控能力衰退明显。在这个背景下会发现,多国着手推进多极化货币秩序的建立。“去美元化”进程中,不同国家之间以本国或双边货币支付的需求正在增加。这亦是事实。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2月1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称,2022年1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由去年12月的2.70%升至3.20%,创出纪录新高,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近些年,人民币作为跨境交易结算货币的占比也越来越高。尽管目前,美元的地位依旧难以撼动,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美元“一家独大”的局面正在被挑战。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