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文明之争?中国官媒密集强调动态清零(组图)
上海封城进入第12天。上海官方宣布,4月11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994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348例,从4月7日起,上海已连续5日新增感染者超两万例。
今年3月份以来,具有强传染性的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迅速蔓延至中国30个省份,中国抗疫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3月28日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3月17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时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面对世纪疫情的跌宕反复,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
与此同时,在欧美各国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国选择逐步放宽防疫措施之际,上海新冠疫情暴涨和因封城带来的次生灾害频发,再次引发中国舆论“清零”与“共存”争论。
3月20日,中共深圳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发表署名“沈仲文”文章提出,“动态清零”事关“文明之争”。文章强调,“动态清零”是打赢疫情防控硬仗的必由之路。疫情当前,是“动态清零”还是“与病毒共存”?“如何选择,表面上看是抗疫的理念之争、策略之争、方法之争,本质上则是制度之争、国力之争、治理能力之争,甚至是文明之争。”文章批评,“与病毒共存”这种声音扰动舆论风向,影响防疫大局。
4月10日,中国官媒《经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称,躺平共存是侮辱科学,动态清零才是尊重科学。这篇评论称,当前,上海疫情形势严峻,网上舆论升级,一些“洋专家”反对中国动态清零的声音甚嚣尘上。他们罔顾事实推销“与病毒共存”论,说中国坚持动态清零不科学,试图诱导“躺平”。
中共党报《人民日报》则在4月7日至4月12日连续在“人民论坛”和“今日谈”发表四篇文章强调坚持“动态清零”。
这些文章称,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个非常小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乘以14亿多的人口基数,绝对数就会很大。只有做到“动态清零”才能消除疫情隐患,规避大规模人群感染可能造成的医疗资源挤兑,防止大量老人或有基础疾病者等可能出现的死亡。坚持“动态清零”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有力体现”,是基于中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
《人民日报》指出,当前,上海每日报告的感染者数量仍在高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充分认识到,“动态清零”是上海抗疫最佳方案。如果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上有动摇,一旦错失抗疫的时间窗口,出现大规模感染,付出的代价会更高,损失会更大。
与《人民日报》一样,新华社也多次提出坚持“动态清零”,3月30日,新华社发表长篇述评指出,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是中国为人民生命健康而战的责任与担当,是中共始终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实际行动。中国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坚持“动态清零”。
4月7日,新华社又发表述评提出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文章表示,抗击疫情的中国答卷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快速和精准的“动态清零”,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
4月11日,新华社又在《上海各界谈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一文中提出,“动态清零”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总方针,也是2020年武汉保卫战以来中国疫情防控形成的一套战略性打法。以往多轮疫情都证明,动态清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也是中国当前抗击疫情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