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含泪宣布!疫情之下,她也撑不住了(组图)
疫情之下,各行业收紧。
世界舞蹈日当天,传来两则消息,令人惋惜。先是陶身体舞团宣布解散。
后是杨丽萍的“云南映象”艺术团解散。
两者的解散原因相似——受疫情影响。
团队无力承担运营成本,不得不解散。
此消息一出,多人泪奔。
“再没机会看了吗……”
“好难过!”
前者创团14年。
曾把抽象又极简的现代舞,带到世界各地。
后者成立19年,曾演出近七千场。
作为云南的名片,是民族文化瑰宝。
曾经,它一开票,就座无虚席。
如今,幕布拉开,却空无一人。
这等失落,任谁都难以承受。
当然,这并非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疫情影响,团队呈负支出状态。
无力生存,才是解散的真正原因。
宣布当天。
一向以坚强示人的杨丽萍。
失声哽咽,几度拭泪。
她说:“没了舞台,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
事实上,这并非《云南映象》舞团首次解散。
2003年,非典爆发。那时舞团刚组建,还很年轻。
成立之初,抵御风险力不足,摔了个趔趄。
于是,宣布解散。时隔19年,困境重演。
仍然解决不了,唯有解散。
团队里的七成演员,从大山和田野里而来。
好不容易走向大舞台。
现在又要各奔东西,另谋生路。
可见,我们的生活,也是意外横生的舞台。
无彩排。
无预演。
管你是舞团,还是话剧团。
有差池,自己承担。
危机来了,硬着头皮,挺过去。
四月。
刘畊宏以一举之力,带动云健身热潮。
人人打卡,全民开练。其他明星,也没闲着,扎猛子似的,一个接一个开直播,录视频。
保剑锋,下蹲击足。
张钧甯,示范保姆级的开肩美背。
辰亦儒,并腿立踵跳,边做边唱。
虽说也是健身。
但辰亦儒的,却争议丛丛。
这个古早偶像剧的“亚瑟王”,真的很“会”。
他会利用情怀——一现身直播间。
先打开BGM,回忆杀氛围拉满。
会讨好粉丝——人家叫“女孩”,他叫每个粉丝“公主”。
“我的飞轮海女孩在不在?”
“公主们,跟着我一起动起来!”
会在线下“跪”乞讨关注和分享——中途练累了,他停下歇息。
“帮我点个关注好不好?”
“帮我分享一下,拜托拜托!”
说这话的间隙,他刚好呈跪姿。进而打趣说——“你们看我都给你们下跪了,你们就关注我吧。”
这还没完。
眼看直播间没多大动静,他继续铆着劲儿自我“推销”。
说自己,健身十几年了。
有经验,绝对靠谱。
让大伙考虑跟他一起打卡健身。
一言一行,透着尴尬和卖力。
然而即便是这样,也有人不买账。
“人家跳你也跳?”
“看到甜头,你也来了是吧?”
“别消费飞轮海了。”
作为一个“半过气”明星。
说出这些话,做出这些事,被骂,被嘲讽,我倒不觉得他功利心太强,被迷了眼。
后疫情时代下。
大家都在变着法子谋出路。
明星们倒行逆施,疲于奔命。
不在意,是功是过。
不关心,是誉是毁。
好像,早就不成怪事。
近几年来,因疫情及种种原因,影视娱乐业,元气大伤。
IP失宠,资本撤足,制作减速。
打断骨头连着筋。
在一片影视寒冬下,迪丽热巴说:“我今年已经8个月没有拍戏了。”
曾华倩在线求工作。
陈奕迅直播哭穷。
所有人,都秘而不宣地干一件事儿——设法恰饭。
电影咖,降级拍剧。
电视咖,打入网大,或混迹综艺。
网剧咖,则被迫失业。
曾经一度有了些回暖趋势。
又因疫情零星爆发,一朝回到解放前。
2020年春节档影片的票房,损失约60到70亿元。
雪上加霜的是。
在那之后,全国电影院还集体消失了175天。
这种大环境下,资源少得可怜,演员想要重回巅峰,只能时刻嗅探市场。
知名演员都如此。
那常年在下游打转的小明星呢?
处境是否更堪忧?
张昊玥告诉你。
她自称38线小演员。
一上来,就说:“可能我们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有米(钱)。”
她现在待业在家,日日在熬“空窗期”。
有时为了省钱,不敢点外卖。
买点菜,随便翻炒几下,就是一天。
她说,和她一样的小演员,其实有很多。
有人和她一样,选择了“熬”。
但也有人,为了保持曝光量。
绞尽脑汁地和其他人争角色。
那些角色,价格之低,竞争之大,你我都无法想象。
却依旧抢手。
狼多肉少的竞争残酷程度,可见一斑。
疫情爆发后,活更少。
她其中一个同行,找了份副业——剧本杀店的DM。
没有那份副业前,他接了部戏,拍摄周期3个月,谈好的片酬是三万。
但,各类杂七杂八的费用扣除后。
到手的,只有两三千。
他们拿不了“一爽”。
也拿不了“一伦”和“一冰”。
连基本的房租都缴不起。
18线艺人和头部艺人的差别,可见有多大。
他们俩在一起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可能就是热爱吧。”
话里,有自嘲,也有心酸。
影视大蛋糕,越来越小。
有人一口没吃到,还被糊一脸。
有人连吃渣的份儿,都没有捡到。
但相较于TVB来说,内娱艺人算是幸运的。
前阵子。
在TVB举行的某场颁奖典礼上,有个声音显得特别“不合时宜”。
“TVB可不可以给演员加点工资啊?”
她身穿绿色花西装,踩着高跟鞋。
走到舞台中央,向领导喊话。
有人懵。
有人喜。
喜的,是她身后那群TVB的艺人。
他们没想到,之前一直愁苦水无处倒。
现在,73岁的老大姐汪明荃,竟然主动提出,简直打响了后疫情时代艺人生存的自我保卫战。
但后续是否有变化,还不知道。
据港媒爆料。
在TVB,即使是邓萃雯和佘诗曼,也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因此,古天乐作为香港艺人协会的会长,在疫情来临后,曾对口帮扶过很多失业艺人。
这些失业艺人凭演出证,领取了8000元左右的的救济金。
但尽管如此。
他们的生存困境,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最近有娱记爆料。
在疫情的影响下。
香港约有600多名艺人,几近失业状态。
失业后,他们的前路,打上问号。
每个人,都被摁进苦海里,动弹不得。
幸运的,把阵地转移到内娱,继续寻求一线生机。
其他的人,只能转行。
前有《楚留香》里的影帝关聪,街头摆摊。
后有出演过《金枝欲孽》和《封神榜》的“港剧小生”敖嘉年。
改送外卖。
他甚至表示,如果有洗厕所的活,他也接。
成年人的世界向来难逃“生计”二字。
明星如此。
普通人也如此。
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我有个朋友,是某Livehouse的主理人。
平日里,他那块场地的收入,就靠各地乐队演出的分成。
经此一“疫”,演出咽喉被死死扼住。
乐队没办法巡演。
他家里也揭不开锅。
“难啊!Livehouse本来就小众,现在倒好,三年了,行业彻底哑声了。”
“谈民谣,谈摇滚,根本没用。”
家里一直不支持他干这行。
现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停滞,他不敢告诉任何人。
口袋空荡荡。
日子紧巴巴。
东挪西借,揭债还债。
房贷车贷,两座大山压肩上。
每天还要假装背个包,去演出场地,呆满好几个小时,才敢回家。
他说:“这是我最累,也是最小心翼翼的一段时间。”
身边的人,几度劝他及时止损。
他不信,依旧一片赤诚。
抱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想法。
天天熬,夜夜熬。
最终换来的,是满地肥皂泡。
再美好的乌托邦,也会拜倒在现实跟前,一蹶不振。
前几日,我们主编发了条朋友圈:“文艺女青年这种病,创个业就好了。”
这话实在。
没受过现实毒打前,很多文青大都怀揣梦想,憧憬诗与远方。
结果,新冠爆发。“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打脸上。阵阵辣疼,宣告理想主义者的“消亡”。病毒肆虐下,情怀根本喂不饱肚子,梦想也无法变面包,太残酷了。
正如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言:“这将会是两个世界——新冠以前的世界,与新冠之后的世界。”
被疫情偷走的这几年,全国各地,九行八业,都在大洗牌。
裁员成常态,缩招成浪潮。
人走起路来,口袋里也没几个铜板响。
安居?
乐业?
好像成了奢侈品。
而“不得不”的,又何止上述这些人。
覆巢之下,没有完卵。
几乎在近段时间听到的关键词,都是“难”,“很难”,“非常难”。
而疫情不绝,零星爆发。
每座城、每个人,都遭受着程度不一的冲击波,让工作与生活的节奏,被一再打乱。
大家愁前途。
愁房贷、车贷。
愁没工作。
愁钱......压力与日俱增。
我相信,疫情没来临时,很多人都会觉得岁月静好。
但生活给了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当前的困境里,谁都在寻找出路。
那么,我们该如何破局?
首先,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多攒点钱。
认真点工作。
不要高消费,不要乱投资,不要轻易买房,不要轻易辞职,不要让自己囊中空空,也不要让冰箱空空如也。
因为你不知道,危机什么时候会到来。
记得让自己有保障,让家人有依靠,生活才得以支撑。
否则,很可能迷茫踌躇,慌不择路。
其次,放平心态,乐观应对。
要相信,任何困难,都会有办法解决。人心与人力是强大的。
只要心态乐观,积极应对,总会有出路。就好比金星老师。
她的舞团在疫情下,无演出,无收入。
也很难生存。
但没办法。
团队要带,工资要发。
怎么办?
她观望市场。
找到一条自救之路——直播带货。
为了给团队发工资,再苦再累,她一直坚持。
哪怕,被网友吐槽恰烂钱。
哪怕解释了,依旧有无数恶评袭来。
她都要坚持播下去。
最后,未来可期,但变化犹有。
未来不可知,变数不可控。
生活走向何方,谁也不敢打包票。
但疫情也给了所有人一个提醒:虚荣不重要,圈子不重要,争执不重要。
什么重要?
钱。
身体。
家人。
所以,攒点钱,健好身,照顾好家人,就是一切。
就这样吧,走稳点。
活下去。
就是全部的意义。
愿你们,也能拥抱未知,逆熵而行。
在困局之中,拥有一条光明的出路。
实在不行,拥有一家人的快乐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