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栋荣:我们肯定不会留现金,全换成股票,有五大系统性机会,互联网机会接近03、04年
“我们的声音要被听到!”澳洲史上最大规模华人大选民调,即刻参与 >>
核心观点:
1、在稳增长和抗通胀宏观背景之下,表现相对比较好的资产是短久期资产,包括资源、能源及银行地产等公司。市场风格上,价值性风格相对表现会更好一些。
2、对接下来基本面会更加积极、乐观,权益类资产(尤其是以人民币计价的权益类资产)的吸引力相对来说非常突出,和历次熊市的底部,甚至是跟历次熊市的最底部相比有类似的效果。
3、目前整个市场总体估值偏低,和2018年及以前的几个历史低点非常接近,中证500大基本上属于最便宜的时候了,略微偏高的是大盘成长股,是结构性风险所在。此外,银行地产的估值也是历史上最便宜的时候。
4、市场的结构性机会正变得系统性,不只是传统的低估值领域,传统成长型领域的公司也非常具有投资价值。系统性机会有五个方面……
5、投资互联网最好的机会并不是泡沫形成时,而是要在泡沫破裂之后去寻找哪些公司能够代表未来。现在这种机会就有点接近于2003、2004年美国互联网时期的机会。
6、港股的系统性机会其实跟A股的类似,但更加极致和彻底。不管在基本面、风险、估值定价还是中短期的交易层面上,港股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领域,两个词来形容,一个是“系统性”,另一个词是“战略性”。
7、有三个风险需要注意,最核心的风险是高估值所对应的潜在风险,这种风险释放得还不够干净和彻底。另一点是基本面上结构性的风险,包括周期性的风险。第三点是商业模式和生意模式的根本性问题和风险。
8、权益类资产罕见完美地满足“不可能三角”的三个条件:风险小、价格估值很便宜、流动性好;很难找到更好的资产来替换它们,更激进地说,最保守的投资者都应该去买股票,或者都应该买某种类型股票的组合。
9、不用去买高波动的互联网公司和成长股,就买这种非常保守的高费用公司,它都能够满足这样的投资目标。
10、我们现在始终保持高仓运作,一个想法就是基本上不留现金,因为现金根本就不够用,有太多股票可以买。
11、同样类型的公司(传统的煤油气,新兴的互联网),中国的资产相比于全球其他主要资本市场(美国、欧洲等)的资产要便宜很多。
5月10日,中庚基金副总经理和首席投资官丘栋荣在一场直播中对当下宏观背景、风险资产、市场风格、基本面、估值、风险等市场关心的问题做了深度讲解。
他还重点介绍了五大系统性机会,包括以传统能源资源为代表的传统价值型公司、成长股中的互联网、广泛中小市值中的传统成长性行业和制造业、传统价值股中的银行、地产,港股机会,并分别展开介绍了其具体的投资机会。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微信ID: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稳增长和抗通胀背景下,
短久期资产、价值股表现较好
从整个市场来看,今年是一个波动特别大、回撤也比较大的年份。从量上来看,整个市场的波动和回撤已经达到或接近于2018年,仅次于2008年的大熊市,波动和回撤是非常明显的。
导致这样的状况有两个最重要的背景因素。
第一,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整个基本面最主要的两个基调,就是中国经济的下行周期以及对应的稳增长政策;另外一点,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一个最重要的宏观背景是通胀,防通胀是各国央行尤其是美联储的最核心的政策目标。
而今年又面临两个疫情和俄乌冲突两个意外事件的冲击,使得两个主基调——中国的稳增长和全球的防通胀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加大。在国内,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冲击,导致对经济的基本面预期有较大的下滑;在国外,全球通胀压力增加叠加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的利率水平面临较大的上行压力。所以风险资产(尤其是长久期的资产)面临的挑战是比较大的。
在这两个宏观背景之下,表现相对比较好的资产是短久期的资产,它们的久期较短、资本投入较少,同时即期的现金流和盈利比较好,相对而言受益于稳增长和通胀。具体来说包括了资源、能源及银行地产等公司。
它们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估值比较低。在目前稳增长和防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这类资产是相对具有防御性、甚至有一定收益率的主要权益类资产,在全球范围内来说都是这样。从市场的风格来看,也是价值性的风格相对表现会更好一些。
成长性的风格,尤其是久期特别长的成长股,非常依赖远期的盈利和现金流,近期还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短期没有盈利、甚至还需要不断融资,这类资产表现是最差的。那些讲故事、甚至完全没有现金流的资产(如比特币)表现是最差的。
对后续基本面更积极乐观
在二季度大家压力都比较大的情况下,我们对于接下来基本面的看法可以更积极和乐观一些。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稳增长的能力和力度可能会全方位加大。无论是3月中旬的金融稳定委员会,还是4月底的政治局会议,都有非常充分的定调,稳增长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
政策手段也非常明确。一个是货币政策的支持。目前国内的利率水平已经明显和美国之间形成了倒挂,我们的利率水平已经低于美国的利率水平,这方面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另一个是财政政策方面。今年的财政政策的力度在总额上其实超过了2020年的水平,包括减税、退费、退税补贴等。这部分的数据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收益是很大的,可能会使盈利水平提高好几个百分点,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经济下行压力所造成的损失。
第三个方面,其实最重要的是产业政策。一方面,从去年三季度以来房地产政策就开始反转,不断放松甚至到后面开始出现鼓励刺激;另一方面,大家很期待的互联网产业政策和作为基础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开始落地。
最后一点可能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对于疫情我们没法评估什么时候会彻底结束,但从客观数据和采取的坚定措施来看,这个时间窗口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之前的失望越多,可能到后面速度会越快。
疫情对权益类资产影响很有限,
中国资产价格变化和美国周期相反
退一万步说,即便疫情有所缓解,权益类资产可能变化也不大。从权益类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价值来看,基本面上一两个季度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我们对市场和基本面的预期不用也不应该过于担心,反而可以更积极乐观地期待产业政策和整个经济的复苏。
复苏预期上,我们和美国的周期可能正好是相反的。
2020年以来美国不断刺激和宽松,甚至大额度地发放补贴,而中国在疫情防控的要求下经济政策是比较收敛的,中美的利差一直很大。现在美国的牛市和资产价格的上涨实际上是建立在其宽松政策的支持之上的,而中国资产价格的变化可能和美国的周期正好相反。
A股估值历史偏低,中证500历史上最便宜
从估值定价来说,比较明显的状况是整个市场总体处于偏低的水平。尤其从市场的中位数估值来看,已经回落到了历史平均水平的后1/4。其中最明显是中证800,目前中证800的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到了历史最便宜的20%分位,比历史上85%以上的时间都更有吸引力。
这种水平和2018年及以前的几个历史低点非常接近,从整个市场来说吸引力是比较强的,另外几个细分行业的吸引力会更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证500。中证500大概处于历史上最便宜的96%分位,基本上属于最便宜的时候了。更小盘的中证1000大概属于百分之九十几、接近100%分位的估值定价。
估值这么便宜,背后的原因有几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跌多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现在利率水平比较低,整体国债收益率在2.7%、2.8%的水平。
从全球范围来看,现在中美利差已经倒挂了,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便宜的,导致权益类资产(尤其是以人民币计价的权益类资产)的吸引力相对来说非常突出,和历次熊市的底部,甚至是跟历次熊市的最底部相比有类似的效果。
大盘成长股估值较贵,是结构性风险所在
而估值和心理水平还略微偏高的是大盘成长股,尤其是沪深300成长指数,无论从PB还是PE来看可能都处于历史上最贵的70-80%分位。其实在过去一年多也下降了比较多,但是还不够多,原因是过去几年大盘成长股的牛市让整体估值在2020、2021年春节达到了历史最高的百分位。
这一块可能是整个市场上目前估值还比较贵的领域,也是我们所担心的A股上的一个结构性风险。这个结构性风险经过一年多的消化,在基本面开始出现暴雷,估值开始下行,目前处于70-80%或者60-70%分位的一个中位数偏上的水平。
除此之外的其他大部分风格,不管是沪深300里面的大盘价值股还是成长股里面的小盘价值股,估值都是很便宜的,处于历史上最便宜的80-90%分位以上。
市场机会从结构性转向系统性
所以整个市场的投资机会偏多,不只有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股(比如能源、资源、银行、地产),传统意义上的成长股也进入到低估值的投资范围之内。
整个市场的机会包括结构性机会。过去一两年我们一直强调的结构性机会是指低估值领域里面的低风险公司,现在这种机会变得更加系统性:
不只是传统的低估值领域有机会,传统的成长型领域(比如计算机、电子、通讯)甚至更广义的制造业(不仅有轻工、化工,还包括机械、汽车零部件)都有很多公司非常具有投资价值,能够很好地满足低风险、低估值、内生增长好的特征。
这种类型的公司很好地满足了低估值、低价值的投资方向。
系统性的机会主要来自以下个方面:
机会一:传统价值型公司,
以传统能源资源为典型
首先还是在传统的价值型公司里面,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传统的能源资源领域。
这类领域公司有几个特征:
首先,从基本面来说它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需求是增长的,甚至在长期也是增长的;
第二,供给是收缩的,有可能收缩的时间非常长,周期长达10年甚至更久;
第三,我们能投的上市公司往往是产业链里面最好的公司,因为相对弱的公司已经在过去十几年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去了。这就非常完美地满足了低风险、高盈利能力甚至还有内生成长性的条件。
为什么看好传统能源
去年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叫“看好老能源、看空新能源”,背后的原因其实非常符合保守的价值投资规律。
老能源和新能源在这个领域里是正好相反的。
老能源第一是很赚钱,有很好的盈利能力和创造现金流的能力,
第二是不用花钱,不用做资本开支,技术进步和变化非常缓慢。现在是龙头的公司以前也是、以后还是,变化是非常小的。
第三,估值和价格很便宜,对投资者来说回报率非常高。
新能源正好相反:技术进步很快,融合公司的竞争壁垒和竞争优势变迁非常剧烈,盈利能力非常不稳定,波动性比较大,需要大量的资本开支,同时价格估值非常贵。很花钱,赚钱波动又比较大。
估值定价贵的领域对投资人来说回报率是非常不确定的。
新能源领域盈利能力的周期性很强。所以我们认为传统能源类领域可能更符合保守的价值投资方法。
机会二:成长股中的互联网公司,为什么?
第二个方面,在快速成长的领域里,互联网公司代表了中国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力量。这些互联网公司在过去的很多年一直没有进入我们的投资范围,原因和我们之前不喜欢新能源的原因一样。有三个要素让投资者非常不喜欢:很花钱,赚钱非常不确定,同时估值很贵。
过去一年多在基本面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令大家看空的变化,就是国家产业政策的约束,包括防止资本扩张、限制竞争、反垄断等。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些政策非常好,带来的好处跟我们之前看好资源能源、喜欢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的那几个好处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是一种供给侧的改革和收缩。
第一,首先大家不用花钱了,不用做太多的资本投入和资本开支,更重要的是竞争降低、费用投入降低。不只是反映在资本性的投入,甚至是在经营性的资本投入也有个非常明显的降低。此外,竞争格局变得非常清晰,整个行业的盈利风险显著降低。很多互联网公司不再是完全烧钱的公司,烧钱的方面大幅收窄,而主业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这就是供给侧改革(或称供给侧的收缩)带来的最终效果。对于股东来说,资本的投资回报率显著提升,这是基本面上的。
第二,是价格、估值,这是过去一年股价和估值跌幅最大的领域(包括中概股和港股)。
很多股票跌了70%、80%甚至90%以上,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这些公司不再是一个没有估值或者不好估值的公司,它们的业务可以很轻松地评估出来。很多公司在未来3年之内有机会看到10倍左右甚至以内的市盈率,如果以自由现金流来算的话,估值水平可能会更低。
所以这些公司的估值已经变得非常低,很多公司以现金流计算甚至不一定比资源股贵太多。以短久期的标准来算,很多公司的久期已经大量地缩短,从原来的长久期资本投入变成一个短久期的公司,短期不再烧钱,甚至还能创造非常好的持续自由现金流,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可能反而会受益。
第三个原因是在交易和流动性上。
此前交易存在负面影响,尤其港股市场和中概股里面的美元资金比例比较高,这些资金在中美政策的相互影响下出现了大幅的撤离和抛售。我们认为这样的负面抛售压力可能已经接近尾声。
所以它才会有这么便宜的价格和估值,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布局机会。
现在互联网机会接近03、04年
对于成长股我们最感兴趣的一个是互联网公司,因为它完美地满足了我们低估值下的投资策略体系的三个最重要的标准:
第一,低风险。这些公司已经展现出中国经济体未来中坚力量的形象,竞争格局和竞争位置也已经非常清晰,风险状况其实是不高的。
第二,低估值。在市值跌了百分之七八十甚至是90%之后,估值其实是非常便宜的。
第三,成长性强。
互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多,不管是电商、娱乐、传媒甚至外卖,其实都代表了一种更广义的潜在消费力量。中国是未来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互联网公司潜在的空间是巨大的,不排除可能会诞生比美国互联网公司更大的公司。
在这种背景下,一家公司的地位处于收缩状况,其实和2003年的时候买到亚马逊的感觉类似。1999年、2000年互联网泡沫出现后又大幅破裂,在2003年到2007年的周期里面其实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到未来的互联网龙头公司是谁,未来的潜力有多大。
投资互联网最好的机会并不是泡沫形成时,而是要在泡沫破裂之后去寻找哪些公司能够代表未来。
那个时候格局已经非常清晰,同时公司的竞争力比较明确,估值和价格也很低,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们认为现在这种机会就有点接近于2003、2004年美国互联网时期的机会。
机会三:广泛中小市值,
传统成长性行业和制造业
第三个方面是更加广泛的中小市值领域。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传统的成长性行业和公司,包括计算机、汽车零部件、新能源产业链甚至高端制造、风电、电子等环节的一些公司。
这些公司有几个特征。
首先,它们需求增长的潜力和空间比较大。
其次,这些公司市值比较小,估值也不算很贵,很多公司甚至有机会看到20倍以内、十几倍的市盈率,未来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可能我们需要自下而上地去发掘。
另外一方面,传统制造业也有机会。
这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需求在长期是增长的(办公家具、金属加工、化工等领域都满足)。
第二,供给是收缩的,供给没有过期,甚至这次的疫情也达到了供给收缩的效果。
第三,行业里第一名或者说最有竞争力的公司。
这样的话,公司的性价比和投资环境就会非常有吸引力,在基本面上就满足低风险甚至有持续内生增长的特征。
传统制造业机会多分布在这些公司
传统制造业的估值非常便宜。估值便宜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小市值,普遍可能在100亿甚至50亿以下;
第二个原因是太传统,大家不太喜欢;
第三个原因是疫情和原材料的上涨让它们在短期之内承受了一定的压力。
但是这种压力可能在下半年开始会有积极的变化,这次短期的压力甚至可能形成供给侧出清的效果,让它们的竞争力更加突出。
此时这些公司一旦发展起来,可能就会具有非常大的弹性。尤其是很多公司估值特别低,只有10倍甚至个位数的估值,PB可能都在两倍以上。这样一来,我们有机会买到低估值、低风险、高增长的公司。
这种公司普遍分布在中证500甚至是中证1000以下的小公司里面,需要自下而上地去发掘。在中盘和小盘价值里面会表现的比较多一些,在价值先锋里面会有更多的小盘成长股的组合,这是第三类机会。
机会四:传统价值股,
银行、地产估值历史上最便宜
第四类机会是传统的价值股,最典型的领域是银行、地产。
这些公司的机会在于稳增长的背景之下风险的降低,尤其是银行、地产里面的龙头公司。
例如优秀的区域性的农商行、城商行,它们的资产负债表非常干净,业务也非常简单,坏账率非常低,利差水平比较高,满足了低风险的特征;
同时估值也很低,银行地产的估值是历史上最便宜的时候,里面甚至还有很多成长性的股票。在这样的背景下隐含的回报率是比较高的。
另外,以地产公司为例,尤其是一些大的央企,在稳增长的背景下风险是降低的。
供给侧改革后,大量激进的民营企业逐步退出市场,整个市场的供给侧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周期,现在拿地成本大幅降低,大家的盈利能力和定价能力都提高了。这个时候即便总量见顶(比如说中国的地产需求真的下一个台阶)也没有关系。
这些低风险、高周转的制造型房地产企业(而非高杠杆的金融型房地产企业)可能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经营风险可能更低,盈利能力更高,当然也估值很便宜,这是第四部分。
机会五:港股机会更加极致和彻底,
为完美组合
第五部分也是我们最看好的部分,即港股。港股的系统性机会其实跟A股的类似,但更加极致和彻底。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面,我们一直认为港股的投资机会是结构性的,主要是买低估值的公司多一点,比如煤炭石油银行、移动运营商。
但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港股大幅下跌,尤其是今年互联网进一步下跌之后,整个估值定价已经到了系统性低估的程度,不只是之前我们喜欢的那些价值股,甚至连互联网、医药、科技、消费等成长股里面的很多公司定价也很便宜了,很多十几倍甚至个位估值的公司比比皆是。
关键是,这些公司不仅便宜还很好,还是各个行业里面的最隆重的公司。中国经济体里面最优秀的公司甚至都在港股上市。
这种优秀性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传统的央企甚至红筹股(包括能源、银行、移动运营商,最早一批在港股上市的公司)是中国传统经济的中坚力量,它们的经营风险非常小,盈利能力也非常强,基本上属于传统经济里面风险最低的一类资产。
这些公司的估值也很便宜,按风险溢价指标来说可能处于2005年以来最便宜的时候。很多公司的估值只有零点几倍的PB,只有5倍以下甚至是三四倍的PE,连分红收益率都高达十几个点以上,吸引力是非常强的。它们便宜不是因为它们不好,它们是非常好的。
另外一类公司就是中国经济体的新兴力量,以互联网、医药和科技为代表,这种公司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市场的机会是全面性的。不管是传统经济的公司还是新经济的公司,估值都非常便宜。
港股是一个过去很长时间的大熊市。这其实给低估值策略和价值投资者创造了绝佳的投资机会,让我们可以非常从容地买到估值极低且非常安全的资产,甚至还有很好的现金流和分红收益率水平,外加很好的成长性。这是我们认为的一个完美的组合和结构。
港股机会为“系统性”和“战略性”
再举另外一个估值的例子。同样类型的公司(传统的煤油气,新兴的互联网),中国的资产相比于全球其他主要资本市场(美国、欧洲等)的资产要便宜很多。
在交易层面上,便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资的逃离。
外资的撤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中国的政策(包括经济、宏观和产业政策,最典型的是互联网和交易方面)已经开始逆转了。
另外一方面原因跟美国的政策相关。从特朗普时代开始美国限制我们的一些央企,要求海外的尤其是美国的机构投资者不能够投它们,甚至要求在美国退市,很多长期以来坚定持有这些资产的外资投资者被迫卖出,而南下资金又没有去接盘,导致这些股票在基本面非常好的情况下股价和估值跌了非常多。目前我们认为卖出行为已经接近尾声,甚至已经结束。
此外,我国会计和审计的政策与美国证监会达成合作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这方面的政策风险释放得比较多。
最后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美联储的加息,给外资带来的动荡也反映得比较充分。
所以,不管在基本面、风险、估值定价还是中短期的交易层面上,港股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领域。
我们用两个词来形容。一个是“系统性”。即机会不只存在于个别公司或者低估值的公司,而是系统性的机会。
另一个词是“战略性”。它不是一时半会地买一个反弹,而是考虑未来3年甚至5年的周期,隐含的回报率是足够高的,这是我们对它的一个定位。
港股5类投资机会
从投资机会上来说,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个是低估值的能源资源类公司;
第二个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低估值成长股;
第三个是A股里面低估值的小盘股,包括小盘成长股和价值股,其中有很多是制造业的公司;
第四个是传统意义上的低估值公司,包括银行地产,在稳增长的支持下它们的风险降低;
第五个方面是港股系统性、战略性的投资机会。
三种风险需要注意
我补充一下对于风险的理解和看法。
最核心的风险是高估值所对应的潜在风险。这种风险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释放得比较多,但是在很多大盘成长股领域释放得可能不够干净和彻底,可能就是估值从原来的百分之百分位跌到了60%-80%分位之间,可能谈不上吸引力。
我们更需要关注的其实是基本面上结构性的风险,可能在投资狂热之后暴露出来。
这种风险包含周期性的风险,比如长周期的下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老的消费品公司,长周期的下行对它们的长期盈利能力有压力。
周期包括经济周期、人口周期,也包括产业链的风险。比如新能源车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竞争格局可能很不清晰,里面很多公司的盈利能力波动会比较大,这种波动性风险一旦释放出来,就可能产生泡沫,例如之前就有高达8倍、10倍以上的PB。
第三个风险是商业模式和生意模式的根本性问题和风险。2015年的电影和过去两年的创新药都是系统性高投入、高资本开支的行业,同时投资回报高度不确定,估值很贵,这样的公司即便估值和股价调整了一些,以我们低估值标准来看仍然不够干净和彻底,所以我们对这个领域会保持相对审慎的态度。
A股、港股投资机会总结
A股具有系统性的机会和结构性的风险。
系统性机会是指机会比较全面,很多地方都有这种投资机会,整个市场的估值也都很便宜,已经到了百分之八九的程度。
其实选股是很容易的,我们的投资组合也不限于传统的价值创造的低估值领域,一些小盘成长股和高成长行业可能也会进入到投资范围。
风险是结构性的。那些估值比较贵的、基本面风险比较高、同时在交易和流动性上又比较拥挤的行业,如果外资占比还比较高的话(2016年以来的消费领域的牛市行情受到外资推动较大),在交易层面和流动性层面的风险会大一些,美联储的加息就是一个例子。
港股的机会是系统性的,也是战略性的,我们认为这种机会非常值得去珍惜和把握的。
我们的中庚价值领航产品主要就是投资在这些领域里面。
首先我们会尽量多地买港股,尽量多占基金股票组合的50%,已经买到了足够高的一个比例。
这里面既有能源资源类价值股,估值在三四倍左右,分红收益率在10%以上的,也包含了以互联网代表的成长股,还包括医药科技的成长股,其范围特征非常多元化,共同点是,均为大市值公司,交易和流动性都特别好。所以组合可以承载较大容量和规模。
在A股部分,我们会买低估值的资源能源类公司,更多是偏中上游的基本金属、包含技术化工领域和银行地产类价值股,也会包含一些中小盘的成长股和价值股,包括公用事业类型的公司。 这是中庚价值领航这个产品的最大的一个特征。
对于这个产品,我们现在始终保持高仓运作,一个想法就是基本上不留现金,因为现金根本就不够用,有太多股票可以买。
权益资产罕见满足“不可能三角”,
保守投资者都应该买股票
权益类资产相比于其他资产类别有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和特征:可以完美地满足“不可能三角”的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资产的风险小,可能是中国经济体里面最好的资产;
第二个条件是价格估值很便宜,隐藏回报率很高,很多公司还有很能得到很好的分红和现金流;
第三个条件是流动性好。
这个三角同时满足是非常罕见的,一定要珍惜这种机会。
从资产比较和配置角度来看,我们甚至很难找到更好的资产来替换它们。更不用说现在的固定资产(国债、人民币、房子等)收益率这么低。
我们甚至有一个更激进的结论:那些保守的投资者都应该买股票,或者都应该买某种类型股票的组合。
比如一个保守投资者想要获得3%的定期收益,比如存一个三五年的定期存款。我们给他的建议是,在股票市场上可以找到这样的股票,它的基本面风险,甚至是盈利的现金流风险和每年分红派息的风险都不一定会比银行的定期存款差。
最典型的例子是那些最稳定的公用事业型公司,比如移动运营商,它们估值和盈利能力的稳定性、现金流的稳定性以及分红派息能力的稳定性都是非常强的。
关键是派息的收益率很高,接近10%,比你存银行要高好几个量级。同时这些公司的风险还很小,甚至连派息的风险和股价的波动性都不大。
如果让我来做一个选择的话,可能存银行放三五年并不如用这类公司构建一个组合在回报率和基本面风险方面更好。
所以我说连比较保守的投资者都有机会在目前的市场上构建一个投资组合,来满足他非常保守的投资目标。不用去买高波动的互联网公司和成长股,就买这种非常保守的高费用公司,它都能够满足这样的投资目标。
更何况,如果我们激进一点,风险高一点点,但是预期的回报和成长性可能会高很多,这个组合就会更加具有进攻性,拥有更高的潜在回报率。
不留现金,全部换成股票组合
为什么连保守投资者在这个时候都可以通过股票的组合来实现投资目标?
非常简单,是因为现在是大熊市,价格非常便宜,尤其是港股市场非常廉价。一般的市场上是不会同时满足低风险、低估值及高流动性的“不可能三角”的,这种机会不是所有时候都有的。
所以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就一定要全力以赴,我们肯定不会留现金,肯定会把所有的钱全部换成这样的股票,它的隐含回报率是非常高的,还满足基本面风险小和流动性好的特征。
A股很多时候独立于美股,多为结构性影响
问:邱总如何看待美股近期的暴跌,是否会影响到A股市场?是否会带动港股的下跌?您怎么看待后半年港股的投资机会?
丘栋荣:要看美股下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跟钱和流动性有关?如果跟钱或者跟流动性有关的话,我们要再进一步问钱或流动性对港股和A股会不会有影响,这个影响有没有对冲的措施。
今天(5月10日)A股的表现其实就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对于昨天港美股的大跌是免疫的,甚至是成长股反弹得更多。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A股的很多行业和领域对那些导致美股下跌的流动性因素是免疫的,尤其是小盘股而言,是独立和免疫的。
但是与外资流入流出相关的行业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在过去几年尤其是2016年以来的降息周期里面,这些股票是非常受益的。比如说核心资产和大盘成长股,它非常受益于外资的流入,因此加息的周期也有可能变成一个风险。
其实刚才我们已经提到过了,这些因素对A股的影响是结构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