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Omicron BA.4和BA.5 重复感染率更高恐更易引发重症,停课比戴口罩防疫效果更好(组图)
本文综编自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01,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欧洲和美国疾管局日前提出警告,要当心BA.4 和BA.5酿成新一波疫情。
BA.4和BA.5传播力更强
据香港01报道,BA.4和BA.5是Omicron近期的变异株,2022年初首先出现在南非,并于4、5月间开始流行,尽管规模不大,但BA.4病例占比在短短3个月就从1%暴增至35%,BA.5则为20%,而且住院人数也增多,显示这两种变异株的传播力比先前要强大,加上先前施打的疫苗效力已开始消退,专家提醒全球恐迎来新一波疫情。
综观目前的临床病例,BA.4和BA.5引发的症状和早先的病毒株相去不远,多半是像感冒或过敏等轻症,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疲累、消化不良、流鼻水。
另外还有:发烧、畏冷、呼吸喘、肌肉痠痛、头痛、嗅味觉异常、恶心、呕吐、腹泻等。
专家发现,BA.4和BA.5和Delta的突变点有类似之处,以此推断引发的症状可能会比BA.2严重些。
重复感染、症状相对不轻微
南非一项尚未经同侪审查的研究报告指出,未打疫苗者感染BA.1,对于BA.4和BA.5的抗体中和能力降低约7.5倍,而接种过疫苗的人则减少3倍,换句话说,没打疫苗的BA.1染疫者有更的机率重复感染BA.4和BA.5;也显示这两种变异株具有较强的免疫逃脱能力,无论是否接种过疫苗,都无法完全避免再度感染。
Omicron每次一出现新亚种变异株,传播力几乎都能盖过前一株,让好不容易停歇的疫情又死灰复燃;BA.4和BA.5再度验证新冠病毒的流行模式,让人陷入重复感染的噩梦里。流行病专家之所以担忧变异株,主要在于它的免疫穿透力,是否会加剧感染后的病情。
与Delta变异位点类似、专攻免疫防线
这两种变异株带有和Delta一样的L452R变异位点,除了传染力较强,更容易黏附在人体细胞、进而破坏免疫细胞,增加病症的严重程度。另一个突变点F486V,让病毒棘蛋白轻易就和人体细胞结合,更容易穿透人体的免疫防线。
日本东京大学5月底发表的一项预印本研究发现,比起BA.2,BA.4和BA.5在动物肺部细胞的复制速度更快,导致动物感染后的症状加剧。研究也建议,各国公卫当局应正视BA.4和BA.5的潜在风险。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项研究也指出,即使打过疫苗和加强剂,感染BA.4和BA.5后,采用单株抗体免疫治疗的效果会比BA.2减弱。
在Omicron出现之前,很多专家都相信,染疫或施打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可预防再度感染。现在这个观念已经崩解。随着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重复感染势必成为常态。
关闭学校和普及防疫知识防疫效果显著
此外,另一项调研显示,关闭学校和普及防疫知识有效阻止了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相比之下,区域性的出行限制和佩戴普通口罩等措施的效果却无法得到证实。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周一(6月13日)发布的一项调研显示,推广防疫信息的行动使再传染率降低了0.34,而关闭学校的措施则使传染率下降了0.24。本项调研中并没有涉及接种疫苗或专业护理等医疗手段。
新冠检测、追踪接触者以及国际旅行限制也同样显示了良好的防疫效果。调研报道中称,证据显示,取消聚集性公共活动、居家办公以及私人聚会的人数限制等措施也起到了降低传染率的作用。与之相反,区域性的旅行限制以及佩戴口罩等规定却无法被证实有效。
调研报告作者桑德坎普( Alexander Sandkamp)表示:"普及防疫知识的行动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明显的效果,是因为通过普及防疫知识也为其他的防疫措施铺平了道路。"他表示,通过普及防疫知识,大幅度提高了人们执行防疫措施的自觉性。
本项调研对182个国家在2020年实施的14项所谓非药学性防疫措施同传染率的数据变化进行了比对研究。调研报告称,相关数据基于所有国家相关防疫措施的平均有效性,因此原则上也可在未来疫情中作为参考。
不过,调研报告作者桑德坎普也表示,不能因为某一个防疫措施非常有效,就认为该措施是值得推荐到,"例如关闭学校也会带来一系列其他的负面影响。"他还表示,引入防疫措施的先后顺序,也不能完全依据该措施的有效性,而是要对相关防疫措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桑德坎普说:"那些行之有效,而负面影响又较小的防疫措施,应该被率先启动,比如推广防疫信息和知识和加强检测等等。"
调研报告称,尽管各国防疫情况不同,但调研结果还是充分证明了单一防疫措施的有效性。而且也为政府制定防疫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