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人离世,暴增9000+确诊!香港或推“变相通关”措施(组图)
本港第五波疫情反弹持续,卫生署及医管局今日(31日)下午举行疫情记者会。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截至今日零时,本港新增9495宗确诊个案,包括9267宗本地确诊个案及228宗输入个案。
本地确诊个案当中,3054宗为核酸检测确诊,6213宗为快测阳性个案,其中约一半经过核酸检测核实。
学校方面,张竹君公布,82间学校呈报131宗阳性个案,涉及97名学生及34名教职员,当局建议1间幼儿园停课,涉及北角云景道合一堂陈伯宏纪念幼儿园N1班,有2名学生确诊。
变异病毒株方面,张竹君表示,怀疑BA.4或BA.5确诊个案占比上升至59.7%,怀疑BA.2.12.1确诊个案占比为约6%。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公布,本港过去一日再多9宗死亡个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计有9477宗死亡个案。新增离世病人涉及5男4女,年龄介乎34至97岁,有7人未打齐3针,其中有2人未曾接种疫苗。
其中一名34岁男子,已经接种3针新冠疫苗,8月27日快测阳性,29日因脚痛、脚肿及发烧等症状前往北大屿山医院求医,之后转送玛嘉烈医院,该男子日前病情转差离世,刘家献表示,该名男子死亡原因可能与红血球增生症有关,未必与新冠病毒相关。
被问到当局会否增加指定诊所的数目,刘家献表示,现时每日约2000人经指定诊所和遥距医疗诊症,医管局会密切观察情况,按照需要增加配额,让市民可尽快得到治疗。
另外,他又表示,有关服用新冠药物后仍死亡的个案仅属少数,他强调须「讲数据、讲科学」,有不少文献显示,服用新冠口服药可减低重症、入院、死亡的风险,最高可降至8成,市民不要因为有死亡个案服用口服药后仍离世,而质疑新冠药物的效用。
何栢良:若BA.5个案占整体感染八至九成疫情将达顶峰
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昨日在疫情记者会上表示,根据有关数字推算,中心估计现时BA.5个案占49.5%,已成为本港确诊个案的主流病毒。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今日(31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若BA.5个案占整体感染率达八至九成,今轮疫情将会到达顶峰。
何栢良指,现时本港确诊个案中,感染BA.5变异病毒株的比例超过一半,与BA.5正处于上升周期有关;若比例达八至九成时,预料今轮疫情将达到顶峰。但至于何时去到八至九成,仍有不确定因素,未必可准确推算。
何栢良续指,疫情不只是留意每日新增个案,而是要留意当中的重症比率发展等,特别是长者情况。目前整体重症比率约0.2%、死亡比率约0.09%,重症及死亡个案通常滞后,分别在约两星期后及三至四星期后才出现。
通关短期无望,“逆隔离”暂替
恶疫未息,陆港通关依然无期,港方曾建议可否“逆隔离”措施,即旅客在港完成隔离后闭环直送到内地,期望加快两地早日通关。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近日透露,政府正与内地方面磋商通关问题,形容内地反应正面。
香港议员梁熙昨日(30日)表示,若落实“逆隔离”,根据内地7+3的检疫规定,他认为首7日可在香港隔离,其馀3日则在内地城市居家隔离。而落马洲河套地区是逆隔离的首选地点,可提供约4,500间房及逾万张床。
梁称,“逆隔离”可让往内地的港人在香港隔离,期望建议措施可以促成本港和内地尽快通关。另一名议员田北辰则表示,与内地通关不可能免检疫,因不符合内地的防疫政策,若争取在港“逆隔离”增加检疫名额,则较有可能实现,不过,他担心在港实行逆隔离,能否做到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