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话题34:话说青春
今日墨尔本读者专享福利 - 点击链接前往Health&官网领取Health&免费会员,阅读更多预防医学相关资讯
“青春啊青春,美丽的时光。比那彩霞还要鲜艳,比那玫瑰还要芬芳“。如果你特别熟悉这个歌词,就不小心暴露自己的年龄。你的青春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如今应该是50-60岁上下的中年人或年轻老人。如今你的孩子可能也度过了青春期。
在墨尔本的校园和街头,经常可以看到青春勃发的少年男女,其中不乏来自中国的留学青少年。他们远渡重洋,带着父母的期望,用青春的力量,为自己的灿烂的未来,勤奋学习,努力生活。也有不少本地出生的年轻人,已经融入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之中。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青春诗,青春的歌。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青春故事和经历。青春期的健康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今天的健康加(Health&)和你谈谈青春期。
语言学的青春期
青春期(puberty),这个词的中文和英文很不一样,英文字的本意,是指性开始成熟的年龄。在中文,性是比较含蓄的,也是很诗意的,也有很多相似的说法或比喻,比如青少年、春天、青春、绿色、潮水,有诗意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反映特定社会心理状态的“尴尬的年龄”。
生理学的青春期
青春期也被称为第二发育期。除了婴儿期外,青春期身体有第二次迅速的成长。青春期的“启动者”是大脑中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这个激素到达垂体(大脑下方一个像豌豆大小的腺体)后,刺激垂体分泌另外两种激素,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性荷尔蒙”,并通过血液传播到大脑之外的身体部位。
男孩女孩都有这两种荷尔蒙,只不过根据性别,荷尔蒙影响到的身体部位不同。男孩的性激素作用于睾丸,发出睾丸发育的指令,让睾丸生产睾酮和精子。睾酮是让男孩产生各种身体变化的激素,精子则是繁殖所必须具备的。女孩的性激素作用于卵巢,刺激卵巢分泌雌激素,并与LH和FSH一起,让女孩身体成熟,为孕育下一代做准备[1]。
这就是青春期的生理学,它是人生长到一定年龄时,各种激素(荷尔蒙)接力棒式的作用,而我们平时观察到的青春期男孩女孩的身体变化,是这些激素作用的结果。女孩的青春期开始(7-13岁)还比男孩(9-15岁)稍早一些,不过个体和种族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神奇的激素作用,会让身体发育突然地爆发式的启动,洪水一样,突飞猛进,甚至猝不及防。突然长高只是这个过程的一个方面,体型和体态也会越来越呈现出性别的特点。男孩的阴茎变长变粗,睾丸增大,开始有射精。女孩乳房发育,并在乳房发育后2年左右来第一次月经(月经来潮)。
还有一些特点,比如在以前没有毛发的地方生长出毛发,比如腋下、生殖器上和附近,这些毛发开始时稀疏,之后变得更明显或厚重。男孩开始出现胡须。青春期的激素刺激腺体活跃,还会造成特有的皮肤现象“青春痘”(痤疮或粉刺)。腺体活跃还会让男孩女孩出现新的体味。
青春期是性的萌动和发育,男孩会开始阴茎勃起和遗精,女孩可能感到阴道有白色粘液状分泌物。另外,男孩的声音会变得低沉,女孩的则变得尖细。这些现象并不意味有问题,而都是身体荷尔蒙变化造成的各种正常表现。
青春期身体变化的突然出现和快速发展,可能给少男少女带来困惑,诸如体重增加、痤疮粉刺、体味、遗精、月经、甚至阴茎或乳房大小,睾丸或乳房的左右对称、腋毛或阴毛生长等疑惑。让青春期孩子认识和理解身体的正常变化,对他们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学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震荡,同样是惊心动魄的。虽然说心理变化具有明显的生理学原因,但心理事件也可能反过来影响生物系统的发展。因此,青春期过程的生理和心理是交互影响的。
青春期(特别是青春期早期)最重要的心理变化是抽象思维的出现,吸收他人观点的能力增强,反思和内省能力增强,个人和性别认同的发展,价值观体系的建立,在家中自主性的增加,以及个人独立性的增强。同时,同伴关系的重要性更加明确,克服问题和应对危机的技能和应对策略也会逐渐成熟起来[2]。
所有这些变化都是正常发育过程中的任务,青少年们在完成这些发展任务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学习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就像与吸水能力很强的海绵,同时也可能因为缺乏经验会显得章法凌乱。然而我们相信绝大数青少年都能顺利地完成这个心理的激荡和成熟过程。
青春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蓝调青春期”(puberty blue)并不少见。七分之一的青少年有心理健康问题(焦虑、抑郁、行为障碍),自杀是15-19岁青少年的第四大死因,未能解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会延伸到成年期[3]。
然而,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突飞猛进,他们的态度、行为、责任和情绪方面都会有一定的波动,所以要严格和谨慎地区分正常的青春期心理状态和精神疾病问题,这通常需要专业人员的判断。家长可以注意观察,并先询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孩子是否有至少一个好朋友?是否有至少有一位可以交谈的成年人?是否至少有一样可以参加的运动或活动?是否有快乐和满足?是否有危险健康的自残或滥用行为?如果家长在这些问题上有担心,可以寻找全科医生的帮助,或社区青少年心理服务的咨询服务。
父母和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青春期孩子面临不少压力,让他们学会管理压力,是父母家长可以帮助的。这就是培养孩子的复原力,学会做“皮球”,掉下去能弹起来,而避免做“花瓶”,掉地上摔碎。积极地、认真地、不带偏见地倾听孩子的讲话;鼓励孩子寻找和把握各种平衡(动静、好恶、睡醒、思考与发言、自己和他人);预料到冲突,并欢迎冲突和友好辩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让孩子相信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是坚定地支持他们的[4]。
社会学的青春期
青春期作为一种综合的生物和社会结构,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学者、艺术家、父母和青少年,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将青春期仪式化。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是普遍的,但这些变化对青少年本身、社会和科学探究的时间和社会意义,却因历史时间和文化而异。
青春期作为一种社会建构是一个更复杂的概念,在青春期的开始和结束方面存在定义上的模糊性,也就是说,青春期的开始和结束,在社会学是与生理学不同的。这也体现在一个人的“社会年龄”与他/她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不同。[5]。
青少年本身就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独特的(只有他们才有的)社会角色。他们有对自己身体、自我和性形象的感知。他们有独立和成熟行为的期望[6, 7]。青春期是年轻人走向和走进社会的一个激情澎湃的时期,他们也不会从此停留在这个阶段里。他们会获得大多数的地位和社会特权。大多数青年将完成学业,接受文化仪式,在经济和情感上独立于父母,并发展与同龄人亲密关系的能力。
青春的烦恼
青春期是花样年华,它是每个人都不能拒绝的时光。“我要飞翔,哪怕没有坚硬的翅膀;我要歌唱,哪怕没有人为我鼓掌“,青春的一往无前,会面临各种挑战。“小小少年,很少烦恼”,这只是歌词上的期许,事实上,青春的烦恼是很多的。这些烦恼源于身体“机车”猛踩油门突然冲出,给青少年男女带来的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失衡和失重。健康加(Health&)将继续讨论这些挑战,敬请关注。
请前往👉关注健康加(Health&),
点击右上方中文标记,前往中文网站获得更多的预防知识和专业指导,
让我们更加健康。
任何有关健康加(Health&)的疑问
欢迎联系
Nina Du
0438 799 516
Health& 事业发展经理 (澳大利亚中文社区)
本文作者为Sonoa Health 首席公共卫生官杨辉教授
参考文献
1. Nemours TeensHealth. Everything you wanted to know about puberty. 2022 [cited 2022 45 July ]; Available from: https://kidshealth.org/en/teens/puberty.html.
2. Remschmidt, H., Psychosocial milestones in normal puberty and adolescence. Horm Res, 1994. 41 Suppl 2: p. 19-29.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2021 [cited 2022 4 July]; Available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dolescent-mental-health.
4. 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 Is it a mental health problem? or just puberty? 2018 [cited 2022 4 July ];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ami.org/Blogs/NAMI-Blog/May-2018/Is-It-a-Mental-Health-Problem-Or-Just-Puberty.
5. Elizabeth Susman and Alan Rogol, Puberty and Psycholgical Development in Handbook of Adolecent Psychology - 2 ed. , Richard Lerner and Laurence Steinberg, Editors. 2004.
6. Alsaker, F.D., Annotation: the impact of puberty.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1996. 37(3): p. 249-58.
7. Françoise Alsaker, Is puberty a critical period for socialization? Journal of Adolecence 1995. 18(4): p. 4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