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改革者” 国际舆论眼中的江泽民(组图)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前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去世后,联合国安理会为他默哀一分钟,联合国秘书长给予他高度评价。与此同时,国际媒体纷纷发出关于他生平、功过的文章,称他为“一位实用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位改革者”以及“中国统治圈中独一无二的人物”。
江泽民于2022年11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图为1992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介绍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的新闻发布会上
联合国官网在前中共总书记江泽民11月30日去世的当天刊登消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逝世表示深切悲痛”。古特雷斯说,“江泽民坚定不移地倡导国际参与,中国取得的巨大经济进步以及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其任期的标志性成就”。
古特雷斯在声明中说,“我永远不会忘记江泽民的热情和开放态度,以及我担任葡萄牙总理期间与他展开的优异合作,确保了澳门的主权得以顺利移交给中国。”
联大第77届会议主席克勒希(Csaba Kőrösi)也于11月30日在推特上发文,谨代表联大向江泽民的家人以及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慰问。他写道:“江主席是国际交往的坚定支持者。这让中国在国内取得成功,并在联合国赢得声望。我很怀念他。”
安理会在11月30日举行正式会议前,全体代表起立,为江泽民默哀一分钟。
“他重视的是务实的经济政策而非意识形态”
在江泽民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国际舆论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很多权威媒体发表讣闻,对这位前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一生进行概括总结和评判。
德国《明镜周刊》在11月30日以“中国最后一位改革者”为题发表讣闻,称“江泽民是一位人们仍可以拿之开玩笑的政治家,他重视的是务实的经济政策而非意识形态”。
这篇文章讲述了江的生平,提到了他受过良好教育、健谈、掌握三门外语(俄语、罗马尼亚、英语),也很有音乐细胞,也讲到他批评香港记者“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这个经典桥段。“特别是中国年轻人认为,江泽民是一位还可以不受惩罚地拿之开玩笑的政治人物,这和如今的总书记习近平形成对比。”
这篇《明镜周刊》的文章也指出,江泽民当政期间的目标是经济增长,意识形态也要为之服务,“他让多年来一直为人诟病的企业家精神在党内有了一席之地,也是在遵循邓小平‘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格言”。“在这个意义上,江泽民是中国最后的改革者。”
历史影像:江泽民在菲律宾引吭高歌
CNN的讣闻表示,江泽民“为中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铺平道路”,同时评述了其生平、功过。
文中援引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谢尔(Orville Schell)说:“他是中国领导人中为数不多的希望成为一位正常的国际领导人,而不是共产主义独裁者的人。”
“他让中国繁荣成为可能”
德国《时代周报》也于11月30日发表江泽民的讣闻,称“他让中国繁荣成为可能”。这篇文章同样指出,这位前中共总书记被看作是“重要的经济改革者,也一位气氛大王(Spaßmacher)”。
文章说,八九学运与当时民众对经济的不满有很大关系,江在上台后的主要人物是建立社会稳定、确保中共权力稳固。“在政治上,中共领导层给予公民以前未知的个人自由,如旅行、挣钱、社会流动等。国家减少了对公民私人生活的干预,只要他们在政治上保持沉默。……与此同时,党和国家逐渐为企业留出了空间,这使得中国城市私营企业的繁荣成为可能。这些都发生在江泽民的任期内,这就是为什么他现在被认为是一个改革者。”
不过,《时代周报》也指出,在江泽民时代,中国“腐败愈加猖獗、贫富差距扩大、环境破坏严重,新闻媒体再次受到严厉审查”。
图为江泽民第一次访港
“他优先考虑同美国的关系”
《纽约时报》11月30日的文章同样提到了针对江泽民的批评声音,指责他“政治上见风使舵”以及打压异议声音,“这为后来的政治迫害开出了先例,也成为中国作为一个日益强大的安保国家的开端。”
同时,这篇讣闻将江泽民执政时期称为“中国拥抱全球化的黄金时期”,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他还提出了“三个代表”,让植根于工农阶级的中共,开始欢迎和吸收知识分子与新兴商业精英。
文章将江泽民称为“一个实用主义者”,“他不像他的几位前任,他似乎认定,中国若与美国为敌,将不能长久繁荣”。文章援引美国亚洲协会的中国问题专家约翰逊(Christopher K. Johnson)说,江泽民“优先考虑与美国的关系,我认为他在推动两国关系中还冒过一些风险,……他知道怎样根据需要随时打开或关上反美的开关。”
此外,文章也写道,江泽民的逝世及即将举办的追悼会“恰逢中国一个微妙的时刻,中共正面对一波针对疫情封控措施的广泛抗议,全国各地政治反对意见激增,这是自六四以来从未有过的”。
江泽民领导了邓小平时代开启的向市场经济转型,也遵循着邓“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实用主义
“习先生不太可能落泪”
《经济学人》关于江泽民的讣闻指出,江虽然推动了一波经济改革,但他没有进行什么政治改革。这篇文章从2000年江泽民接受华莱士采访讲起,讲述了江的生平以及他在中共当年的崛起。其中特别提到了他在2002年修改党章、允许民营企业家入党的这个“巨大转折”。
《经济学人》这篇文章说:“他(江泽民)的权力隐藏在喜剧背后。他想什么就说出来、做出来,这在中国统治圈中是独一无二的。他可以通过唱歌来为外交活动增色,……还在夏威夷公开游泳时戴着粉紫色的泳帽。……网民们以前经常把他描绘成一只蛤蟆,嘲笑他肥胖的体格、方形眼镜和高腰裤。”
这篇文章也指出,与邓小平一样,江泽民“从未真正退休,其幕后影响力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他的权力让胡锦涛的执政黯然失色,也没有让胡锦涛享有他所拥有的最宝贵的领导层‘核心’头衔”。即便是习近平2012年接任总书记时,江仍然是一个强人。但习“以反腐败之名打击了江一些最亲密的盟友,并在2016年成为新的核心。90岁的时候,‘长者’成为政治上的明日黄花。”
文章在最后一段说:习近平不太可能为江的过世落泪。习先生把恢复党的中心地位和自己的中心地位作为其使命。他的政治世界已经没有了像江先生这样、喋喋不休的长者的位置。在新冠疫情以及人们对封控政策的不满情绪下,举行江的追悼会在政治上会是复杂的。但是,随着江先生的离去,习近平先生将更加觉得这个世界是属于自己的。”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