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3日 21.7°C-23.1°C
澳元 : 人民币=4.71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纽时:中国防疫困境“清零”难持续,开放恐致病例灾难性激增(组图)

2022-12-02 来源: 纽约时报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7条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年,随着一个又一个国家相继屈服于疫情,中国仍控制着新冠病毒,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来应对不可避免的灾难:病毒的变异株变得极为狡猾、传染性极强,以至于中国也将难以控制它。

但中国没有为这种情况奠定基础,而是加强了对“清零”的承诺,部署了快速封锁和接触者追踪。

与此同时,每日疫苗接种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尽管工作人员建造了检测室和隔离设施,重症监护床位仍然短缺。国产mRNA疫苗的研究未能跟上快速变异的病毒。科学家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今,这种做法的代价正在不断增加,使中国陷入似乎无法轻易摆脱的困境。

纽时:中国防疫困境“清零”难持续,开放恐致病例灾难性激增(组图) - 1

周二,北京的医护人员,那里每天的新冠感染人数达到了大流行病开始以来的最高值。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尽管新冠病例达到历史新高,但居民们走上街头,抗议导致许多城市日常生活陷于停顿的封锁。震惊的官员开始放松限制。

研究人员担心,中国可能很难在不出现死亡潮风险的情况下重新开放,缓解经济压力。这种灾难性的激增可能对政治领导人构成重大威胁。

“我们经常假装中国可以在‘清零’和开放之间做出选择,”香港大学病毒学家斯达斯·斯达尔博士说:“从来没有过选择。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中国还没有准备好迎接这种规模的浪潮。”

为老年人接种疫苗的困难是中国准备工作中最严重的阻碍。在8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接种了疫苗,但只有40%的人接种了强化针,这是一个严重的缺陷,因为中国生产的疫苗比辉瑞和莫德纳疫苗提供的保护作用更弱。

在香港奥密克戎病毒激增期间的一项研究中,中国主要国产疫苗科兴的两剂疫苗对80岁及以上人群的新冠重症或死亡的有效性只有58%。相比之下,两剂辉瑞疫苗对同一群体的有效性为87%。巴西的一项早期研究也发现,两剂科兴疫苗在预防新冠死亡方面的有效性只有61%。

纽时:中国防疫困境“清零”难持续,开放恐致病例灾难性激增(组图) - 2

本周在上海,警察监视抗议者对新冠限制的示威。 THE NEW YORK TIMES

这些结果在科学家中巩固了一种印象,即中国的灭活疫苗是三针有效,而不是两针。

更加困难的是,中国上一次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是在春季,对于许多接种者来说,距离上一次接种间隔了八个月或更长时间。

这会削弱他们的免疫防御系统。马来西亚的一项研究发现,虽然辉瑞疫苗在三到五个月后对重症监护住院产生了相对稳定的保护作用,但科兴疫苗在同一时期对重症监护住院的有效性从56%下降到29%。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传染病专家保罗·亨特博士说,与世界上其他非mRNA的新冠疫苗相比,中国疫苗的表现相对较好。但是在上次疫苗接种运动结束这么久之后重新开放国家可能是有害的。

亨特说,“我认为这是一个比(中国疫苗的)质量更大的问题”。

由于中国已经实现了相对较高的总体覆盖率,中国老年人口的疫苗接种差距更加明显。近90%的人口已经接种了最初的疫苗,通常包括两剂科兴或国药控股的疫苗,后者是另一种中国制造的疫苗。

咨询公司Trivium驻上海的分析师安迪·陈(音)说,造成这种差异的部分原因是一种过时的理论,即只要更年轻、更活跃的中国人接种疫苗,国家就可以建立一种群体免疫,保护老年人。

安迪·陈说,中国的老年人通常会避免健康风险,因此,对许多人来说,即使是轻微的疫苗副作用,也可能是一种威胁。其他专家说,中国不愿提供疫苗功效和副作用的数据,这造成了一个真空,使这些担忧变得更加严重。有关副作用的错误信息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大量传播。

尽管卫生官员鼓励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接种疫苗,但疫苗接种人员往往不愿意在没有获得更脆弱接种者病史的情况下接种疫苗。

“清零”战略只会使疫苗接种复杂化。限制感染措施挽救了生命,但也削弱了许多老年人对于注射疫苗的紧迫感。

纽时:中国防疫困境“清零”难持续,开放恐致病例灾难性激增(组图) - 3

3月,在香港的一个疫苗接种点发放口罩。 DALE DE LA REY/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强调核酸检测而不是注射疫苗的做法进一步分散了人们对疫苗接种的关注。在春季疫情暴发后,中国在上海和北京等城市设立了数以万计的检测点,并建造了巨大的设施来隔离数百万人。疫苗接种率停滞不前。

“医疗系统的工作人员总是短缺,”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副教授陈曦(音)说,“人们当时告诉我,他们被告知要专注于大规模检测。”

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一份声明,中国本周表示,将继续努力为最年长的公民接种疫苗,宣布采取措施,使用流动疫苗接种站,将疫苗送到养老院,走访上门。

但一些专家,比如全球卫生专家、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黄严忠怀疑此举只是口惠而实不至。

“这是对当前方法的修补,”他说。“但从公共卫生政策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从根本上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在与卫生官员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当局没有提供新举措的详细计划,也没有强制要求接种疫苗。专家们表示,尽管领导层掌握着巨大的权力,但强迫老年人接种疫苗被视为一种潜在的越权行为,可能会引发公众的反感。

“从地方政府官员的角度来看,即使只有一个人死于疫苗的不良影响,那也是你手上的血债,”Trivium的分析师安迪·陈说。“真的很难从中恢复。”

如果病例继续攀升,疫苗覆盖率的差距可能会给医院带来更大的压力,这些医院可能还需要应对冬季感冒和流感季节。中国的人均重症监护床位少于许多其他亚洲国家。

中共曾在疫情暴发时将卫生工作者从一个省份转移到另一个省份,以应对医生和护士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如果奥密克戎病毒在全国范围内泛滥,那样做就不可能了。

上海复旦大学今年5月的一项研究警告称,如果中国放弃“清零”政策,将出现一场新冠病例的“海啸”,约160万人死亡。自那以后,中国获得了更多抗病毒治疗的选择。但香港大学流行病学教授本·考林表示,中国的医院能力非常有限,突然取消“清零”限制仍然会造成健康危机。

纽时:中国防疫困境“清零”难持续,开放恐致病例灾难性激增(组图) - 4

上个月,在西南部城市重庆,一家方舱医院正在施工。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佛罗里达大学生物统计学副教授杨洋(音)表示,鉴于中国一旦重新开放,病例将不可避免地激增,“为医疗系统做好准备”是当务之急。他还说,已经有一些迹象表明,领导层正在将重点从建设隔离设施转移到巩固其最好的医院。

中国笨拙地退出大流行紧急阶段,与新西兰和台湾等地的退出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用封锁争取了喘息之机,让人口有时间接种疫苗;随着防疫措施的解除,死亡上升了,但上升幅度远不像美国这样的国家那么大。

科学家表示,中国的策略到目前为止也限制了新冠死亡规模,但没能规划出一个退出封锁措施的途径。

“限制和封锁只能用来争取时间,以便让关键公共卫生措施就位,拯救生命,但是他们没有自己的退出策略,”全球卫生基金会惠康的总监杰瑞米·法拉说。

至今没有接受辉瑞和莫德纳疫苗的中国似乎把希望寄托在本国生产的mRNA替代品上。专家说,政府的科学家正在同时测试十多种新疫苗,其中包括一些mRNA疫苗。

公开数据十分稀少,不过印度尼西亚近日批准了中国的mRNA疫苗,其中一些疫苗生产商在获得中国官方批准方面似乎走在前面。

“在mRNA研制上可能做了一些失败的尝试,但初步数据显示正走在正确的方向,”纽约RTW投资公司医疗科学专家詹姆斯·贝尔拉什说。

中国最高领导层释放的信号显示,他们看到为了控制病毒而采取的全面措施正在造成越来越大的经济和社会损耗,并呼吁对“一刀切”的方式做出调整。近日经过一波大规模抗议后,有多座城市放松了最严厉的限制措施。

但是,是否应该放弃新冠防疫限制,似乎还存在争论。在东北省份辽宁的锦州市,官员们表示已经开始放松一些措施,但仍然抵制彻底放弃“清零”政策。

他们说,“我们没有必要在可以清零、可以不形成大面积感染的情况下放弃防守。”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7)
FCCP
FCCP 2022-12-02 回复
中国每年死亡人口都上千万,这上千万死亡人口就包括了可能死亡的老弱病残,所以放开完全没问题很正常!
mingyuedao
mingyuedao 2022-12-03 回复
都知道病毒不算什么了 还小题大做
军少
军少 2022-12-03 回复
各国在新冠防疫上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的国情是人的多,如果不严格控制灾难性病例会使中国承受不了,也会加重新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为此中国采用了动态清零政策,但不知道为什么却遭到了西方反华媒体的反对和攻击……?
土澳村医
土澳村医 2022-12-02 回复
就算美国因为疫情多死了百万,美国也没啥问题,继续运转。当初嘲笑美国,其实现在轮到自己了。早晚都要过这一关,躲不过去的。目前就是病毒变异了,中国应该不会死那么多人了。
h呵呵
h呵呵 2022-12-02 回复
5月的台湾🤣大家都看到了,一天五万多,还有估计台湾可能一天做pcr的能力也就五万多。
FCCP
FCCP 2022-12-02
全世界都在看独裁国的笑话!
yyymanyyy
yyymanyyy 2022-12-03
然后呢?台湾医院崩溃了,台湾人生病没有医疗服务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