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18日 24.0°C-25.8°C
澳元 : 人民币=4.6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武大团队:奥密克戎致病力比原始毒株下降40倍(组图)

2022-12-02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周刊,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国内奥密克戎疫情仍处在高位。11月30日0 ~24时,内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080例、无症状感染者31720例,合计35800例。近几日,全国新增本土感染者均在38000例上下。

11月26日,是新冠突变株奥密克戎被命名一周年的日子。一年前的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奥密克戎升级为令人担忧的突变株。不过,2022年11月25日,WHO在其对奥密克戎的一周年总结当中指出,该变种造成的疾病严重程度平均低于德尔塔。文章写道,许多因素可能发挥了作用。例如,病毒主要在上呼吸道引起感染和复制,由于疫苗接种和感染,全世界人群的免疫力一直在稳步提高。

武大团队:奥密克戎致病力比原始毒株下降40倍(组图) - 1

图/视觉中国

12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国家卫健委召开座谈会,听取防控工作一线代表对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意见建议。她指出,经过近三年的抗疫,我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拥有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特别是中药,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升,加上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减弱,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创造了条件。

小鼠实验中,奥密克戎致病力下降40倍

三年的疫情之中,新冠病毒一直在进化,当下流行的病毒株与原始毒株已经有了非常大差别。奥密克戎流行之后,一个非常显著的趋势是,其传染性在明显增强,致病性在显著下降。

关于奥密克戎的致病性,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病毒学家刘善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不管是在小鼠研究、体外细胞感染,还是在人群层面的研究当中,现在全球病毒学家们已经达成的共识是,其致病性与新冠原始毒株、德尔塔相比,肯定要弱很多。他所在的团队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奥密克戎最新的变种在与人体细胞融合性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强,这意味着其传染性增强,但目前并没有迹象表明这些变种毒性有增强。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病毒体外感染实验中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人肺细胞的能力显著低于原始毒株,在细胞内的复制效率比原始株要低10倍以上。

在小鼠模型上,他们团队最新的研究发现,原来感染25~50个剂量单位的原始毒株就能使得小鼠死亡。不过,最新的奥密克戎毒株需要2000个以上剂量单位感染才能导致小鼠死亡。也就是说,在小鼠模型上,奥密克戎的致病力比2020年初武汉疫情时原始毒株下降至少40倍。与此同时,小鼠在感染奥密克戎后的肺部病毒含量比感染原始毒株低至少100倍。

以已经在美国流行了好几个月的BA.5来说,刘善虑指出,其在美国并没有引起住院率、死亡率的明显升高。实际上,在11月9日的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表达了“谨慎的乐观”。当时,他援引前一周统计指出,11月初,全球报告的新冠死亡人数略高于9400人,与今年2月每周死亡人数超过7.5万人相比,死亡人数已经减少了近90%。

武大团队:奥密克戎致病力比原始毒株下降40倍(组图) - 2

资料图

今年6月1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刊文披露了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和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等人发表的论文数据:年初时,在奥密克戎BA.2疫情流行期间,上海入院的30000多名新冠患者中,仅0.065%发展为重症,无人发展为危重症。

研究数据显示,轻症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咳嗽咳痰、乏力及发热,症状持续的中位时间为7天;平均核酸转阴为6天,其中高龄、合并症、存在初始症状会延长核酸转阴时间,而接种过两剂及以上的疫苗会缩短核酸转阴时间。

广州本轮疫情中首个收治感染者的方舱医院是广州黄埔方舱,从10月30日至今累计收治近4000名感染者,几乎没有重症或危重症。“这跟去年的德尔塔毒株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广州黄埔方舱医疗队负责人崇雨田11月30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收治的奥密克戎感染者中,只有2人入舱后肺部CT显示改变,但具体分析病情后发现,其症状并非由奥密克戎引起。从该方舱转出的病人不到50人,也并非重症,而是经医生评估有一定风险的老人和小孩,根据广州现行政策被优先转送到治疗条件更好的定点收治医院或亚定点医院。

11月2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在发布会上亦谈及,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BA.1、BA.2、BA.5系列,包括BF.7、BQ.1和重组体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国外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

武大团队:奥密克戎致病力比原始毒株下降40倍(组图) - 3

资料图

感染奥密克戎,患后遗症可能性小

11月30日,崇雨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有后遗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是目前广州地区承担新冠救治工作的主要医疗力量之一。

崇雨田介绍,后遗症在医学上是有定义的,一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的功能长期未能恢复正常,才会被认为是后遗症。对于新冠感染者来说,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有的病人的临床表现可能持续比较长,比如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胸口疼痛、咳嗽等,有的学者把这些称为“长新冠”,尚不能将其归类为“新冠后遗症”。

“过去的研究结果是,根据感染早期阿尔法、德尔塔等突变株并且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所提供的自述信息,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出现了记忆力下降、味觉丧失等情况,大概占比有20%左右。”刘善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亦表示,关于什么是新冠后遗症,其实定义一直是模糊的。

很多研究当中,感染者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进行回答,比如他们会报告自己出现了记忆力衰退、乏力、焦虑等情况,但这是比较主观的。“究竟新冠后遗症有多严重、如何界定、疫苗接种或者其它病毒的感染等因素有没有带来影响,这些都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刘善虑说。就在几周以前,他刚刚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等机构的一些科学家聚在一起,讨论的就是新冠后遗症该如何定义、如何研究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将所谓的“新冠后遗症”表述为“长新冠症状”,亦即“Long Covid”。2021年10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表述,其定义为:感染3个月后还有症状,且症状持续最少2个月。这其中的症状包括:疲劳伴身体疼痛或情绪波动(包括抑郁);认知问题(包括容易忘事、注意力不集中等);呼吸系统问题(包括能走长路和爬楼梯,但有咳嗽或重体力活动后呼吸急促)。

今年10月10日,根据顶尖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对2020和2021年新冠感染后出现长新冠的患者进行了研究。22个国家约120万新冠感染者的健康调研数据显示,约6.2%的新冠感染者在三个月后至少经历了一种长新冠症状,症状随时间推移而缓解。

奥密克戎流行之后,“应该说,新冠后遗症这个事情,可能性还是很小的。”蓝柯表示,接种疫苗后,又加之奥密克戎的毒性如此之低,99%以上的感染者都是无症状感染者或者是轻症,出现新冠后遗症是不太可能的。刘善虑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说,奥密克戎感染者症状比较轻,引起后遗症的几率应该是比较小的,当然,既然是“长新冠”,就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观察。

今年6月18日,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刊发了首个经同行评议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长新冠症状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相比,感染奥密克戎后发生长期新冠症状的几率要下降20%至50%。不过,研究者们指出,该研究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评估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患长期新冠病毒后遗症的几率,也没有评估对儿童的影响。

截至11月28日,北京本轮疫情累计确诊万余名新冠感染者,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BF.7变异株。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临床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陈志海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新冠病毒感染,临床上一大特点是连续性,整个病程会经历没有症状、出现轻微症状、症状加重、症状减轻直至痊愈。

陈志海说,BF.7毒株发病快,感染后三天左右就可能会发病。发病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从临床情况看,奥密克戎在青壮年人身上发热一般不超过3天。但一些老年人,尤其是70~9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他们的发热热程可能会更复杂,并同时伴有呼吸道症状。他还指出,北京这一轮疫情的发病特点来看,除了重型患者,一般轻型患者两周左右就可以达到出院标准。

关于是否会重新考虑疫情应对政策,在11月29日的会议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根据病毒变异的特点和临床治疗的实践认识,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考虑的因素包括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和致病力的特性,重症率、死亡率等情况,以及国际上疫情形势的变化。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周刊,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Alishia
Alishia 2022-12-03 回复
如果不是那些勇敢的,了不起的年轻人站出来反抗,这奥米克隆的毒性哪会这么快就下降呢?所以说自由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别人不会给你的
mangguocai
mangguocai 2022-12-02 回复
为啥这两天这种说病毒致病力很低的消息突然增多了?是要……吗。
堕天使公寓
堕天使公寓 2022-12-02 回复
这研究结论出来的真恰到好处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