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疫政策大转向!习近平首谈反封控抗议, 承认“人民感到沮丧”(组图)
本文综编自自由亚洲台、BBC中文网、推特,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Charles Michel)面前表示,近期抗议活动的主体是对三年疫情不满的学生,他首次承认,疫情让中国人“感到沮丧”。
习近平还说,目前中国流传的主要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其致命性远低于德尔塔变异株,这为中国进一步放开防疫措施开出了一条路,中国一些地区已经这样做了。
习近平:抗议主流是对疫情不满的学生
“自由亚洲台”引述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五告诉来访的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Charles Michel),近日中国出现的抗议活动主体是对三年疫情不满的学生。
报道指出,北京方面还没有公开承认这些抗议活动的存在,而习近平的这一说法是目前已知的,他对这一系列事件的首次表态。
习近平当时还对米歇尔说,目前中国流传的主要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其致命性远低于德尔塔变异株,而中国的疫苗接种率很高,但老人不高,这是一个挑战。
白纸运动的功劳,“习近平收到讯息了”
这是外界第一次听到中国最高领导人评论奥密克戎变异株致命性减弱,并确定中国放松防疫的大方向。
有欧盟官员认为,习近平在这次会晤中有关疫情防控的一些说法预示着,他即将放宽封控措施。
另一欧盟官员认为,中国估计会进一步敦促民众接种疫苗。
《华尔街日报》驻欧洲记者劳伦斯·诺曼(Laurence Norman)在推特上问道:“难道世界其他地方不是大约两年前就意识到这件事了吗?”
德国《明镜》周刊驻华记者乔治·法里恩(Georg Fahrion)对中国是否真的要开放感到怀疑。他写道:“等我看到了才相信。”
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杨大利则认为,上周末的抗议让习近平不得不在疫情管控上采取放松措施。
“习近平收到讯息了,” 他写道。
人权观察中国部高级研究员王亚秋表示:“中国政府正在放松新冠限制,这归功于那些勇敢走上街头的抗议者。除了可见的成果,人们从中获得的有力量、团结、共同体的感觉将在未来许多年里都能被感受到。”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袁莉也写道:“好多人告诉我,如果不是郑州、乌鲁木齐、上海、北京、南京、成都、广州和许多其他地方的勇敢的抗议者,(封控)的结束不会来得这么快。那就是胜利。”
美国评论人士章家敦认为,这次抗议和起到的效果可能会是中国威权统治的一个转折点:“一个严酷政权最危险的时刻就是当它屈服于公众诉求的时候。从此,长期被压迫的人们将认识到他们领袖的软弱,并感觉他们能施压以促成更多改变。所以,这可能是习近平和中国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当局称病毒致病性大幅降低
习近平的发言与中国副总理孙春兰本周的讲话基调一致。在中国爆发广泛的反封控示威后,中国副总理孙春兰连续两日表示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减弱,将优化防控措施。
孙春兰称,经过近三年的抗疫,中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拥有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升,加上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减弱,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创造了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孙春兰没有在讲话中提及继续坚持“清零”政策。这番表态也引发外界猜想,中国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清零”政策。
路透社引述野村证券(Nomura)分析师的观点称:“孙的讲话,加上广州昨天明显放松了新冠防控措施,发出了另一个强烈信号,即‘清零’政策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结束。”
中国官媒也开始为放宽疫情管控造势。新华社12月2日连发三篇评论,强调快封快解,应解尽解,把疫情范围压到最小,影响降至最低。中新社随后在12月2日发表文章说,孙春兰所说的“新形势新任务”,透露出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已发生变化。
此前连续发表评论要求严控疫情的《人民日报》,12月1日也报道广州、昆明、石家庄、重庆等地“持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
一些官媒也开始报道冠病病毒危害减弱的消息。《环球时报》和《中国新闻周刊》分别发文强调,奥密克戎的毒性大大减弱,《中国新闻周刊》还称99%以上的感染者都是无症状或轻症,不太可能出现冠病后遗症。
环球时报评论员胡锡进也发推称:中国日增确诊过万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但重症只有98例,连续5天没有新增病亡。Omicron真的越来越弱了,中国不太可能重现西方国家在过去两年间的人道主义灾难。
中国多地相继调整防控措施
在官方释放防疫松绑的同时,近日,北京、石家庄、广州、成都、沈阳、呼和浩特等多地已宣布,部分区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公共交通、经营活动恢复。
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自2022年11月30日起,如长期居家老人、居家办公和上学者、婴幼儿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若无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社区核酸筛检。
此外,北京市各级各类医卫机构在查验健康码时,也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的患者进入。
同日稍早,广州已有多区宣布即日起解除疫情防控临时管控区,恢复市场经营和餐饮堂食、线下教学等。
中国社交媒体微博的热搜上,“广州回归日常”在过去24小时成为网民热议话题。
广州、深圳、重庆、杭州等多地30日晚也宣布“不以时空伴随作为判定密接”。
重庆宣布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不随意扩大核酸检测的范围。
成都居民出入小区、院落只需要出示自己的健康码,不再出示核酸阴性证明。
世卫:对中国多座城市放宽防疫政策表示欢迎
对中国多座城市进一步放宽严厉的"动态清零"政策,世卫组织周五表示欢迎。
据法广网报道,世卫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 (Michael Ryan)表示,很高兴中国当局调整防控策略,希望会取得进展,看到(中国采取)连贯及一致的政策,在控制病毒与民众生活、福祉及人权之间取得平衡。
他说,世界各地民众因疫情,生活发生变化,自然感到沮丧。人民感到痛苦时,政府聆听人民的声音很重要。
瑞安并表示,世卫高兴看到中国的疫苗接种率提升,他并表示,mRNA疫苗对病毒产生非常有效的免疫力,一些国家最初展开疫苗接种时没有使用相关疫苗,而现在都已采用(这种疫苗)作为加强剂,他知道中国正研发自己的mRNA疫苗。
中国可以放宽管控吗?
目前中国大陆舆论对于疫情防控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新冠病毒已经减弱,应当马上放开管控措施,让大家复工复学,自由走动。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如果放开,新冠病毒仍然对老年人和小孩有较大影响,会导致死亡率上升。
据BBC中文网报道,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表示,此前中国推出的防疫"二十条"是想用科学精准防控删掉过去无效、低效的防控措施,往前走,为将来进一步开放做好准备。准备措施包括打疫苗、储备药物等。
金冬雁认为,现在中国不具备放宽的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民众的思想准备,不少老百姓非常恐慌,觉得放宽后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就算病毒不杀人,恐惧都杀人。老百姓太恐惧了也出问题。宣导要做好,不能还是觉得新冠病毒像魔鬼一样。”
金冬雁还指出,政府要做好宣导工作,让民众意识到现在新冠病毒并没有那么可怕,而且在减少核酸检测的同时,要推广快速抗原检测。
“把核酸点撤了又不引导大家测抗原,真有疫情都不知道,那会爆发的,”金冬雁说。
根据中国国家卫健委的数据,中国的新冠病毒确诊病例仍在持续上升。
周四(12月1日)中国报告确诊病例近35000宗,其中无症状感染者占大多数,超过3万例。病例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和重庆等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