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频频遭围堵,软件产业应成第一制造业(组图)
本文转载自观察者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月初,西方各大媒体报道:美国、日本、荷兰谈判了半年,终于谈出了结果;日荷大员回国后宣布对华半导体禁运措施,说春暖花开时采取禁运行动。
中国网络大V们争先恐后喧嚣“狼来啦!”热热闹闹地争夺着圈内点击率。好事儿不出门,坏事儿传千里,这确实是媒体江湖的规律,江湖无奈何。
媒体考证:协约并没有搞成
那么,事实到底是什么?我们抠一抠日本媒体报道的字里行间,做一下考证。
2月5日,日本极右派的《产经新闻》报道:“1月27日,美日荷在华盛顿达成事务层共识。日荷担心受到中国报复,影响自国企业的经营,商定了各自决定政策,并且不点名说这是单为制裁中国的措施。”“日本拟对转用于军事可能性高的技术和产品的出口,采取经济产业省许可证制度。经济产业省将修改规制条令,广泛征求企业意见,再做决定。”
从上述两条报道可以看出,美日荷协商后只达成了一句共识:不点中国名,但是规制可民用转军用的技术和产品的对华出口。至于怎么做,日荷各自为政。
日荷答应美国的禁止对华出口的具体技术和产品只有下述一项:“不向中国出口半导体技术水平是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的制造技术和设备。”
这一项,美国早在2018年就对中国禁运了,并胁迫日本、荷兰也禁运了。美国仅是用重复的一句废话来充当三国协约的成果,意图是显示日荷还是听美国话的,三国还是团结的,对中国示了威,迎合了国内反华的极右极左们。
日本较严肃媒体《时事通信社》报道中的独家表述是,规制技术和产品的项目是今后研讨的焦点问题。经济产业省大臣西村康稔说:“观察各国动向,适当应对。”
佳能(CANON)公司、爱德万(ADVANTEST)公司、东京电子公司等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大公司表露出危机感,表示“日本政府应考虑到对企业经营的严重影响,不拟模仿美国那种广范围的制裁。”
此外还有,“中国已将美国告到了WTO,对日本也会采取限制进出口等对抗措施;日本政府需权衡经济安全和企业利益的平衡,如何回避尖端领域的全面脱钩是日本政府所面对的难题。”
日本《时事通信社》的报导进一步证实了:三国协约没有拟定规制项目;日本更是坐实了上述猜想:一是“不拟模仿美国那种广范围的制裁”。二是保护日本企业的利益,“回避尖端领域的全面脱钩”。显而易见,事实上美日荷三国半导体协约没有搞成。
图源:视觉中国
对谁的制裁和脱钩?
又一个问题来了,制裁、脱钩是美日荷对中国,还是中国对美日荷?
笔者查遍日本各大媒体,对美日荷三国协约做了些报道的只有上述两家,其它大媒体只是几句话带过,不似中国媒体江湖那么热闹;日本主流媒体似是不情愿报道这项作死的事情。
美日荷三国协约虽然雷声大雨点小,但是中国人只能当真。谁能保证美利坚不会失去理智、自暴自弃、自作死呢?因此中国从上至下,14亿人已经铁下心,加速加倍奋斗自研自产全部技术和产品。
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走你的路,让你无路可走”。美企刚憋出个ChatGPT,笔者的一堆友人已经争先恐后地上高速路了。中国人补上一项技术和产品空白,就会抛弃那间西方厂家。谈何制裁、脱钩中国,中国的反制即是对美国的脱钩,且是日夜兼程地脱钩冲刺。
君不见拜登雷声大雨点小,但是美企美股前程昏暗、全身颤抖。2022年,美国尖端科技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利润率、股值暴跌五成以上,英特尔、亚马逊利润竟然跌没了90%。
实际上,包括半导体,中国已是常年的电子电气类产品出口第一大国。中国对美出口破记录,达到5500亿美元的2022年,前十大出口产品的前九项都是电子电气类,第十位是塑料制品。
地球首屈一指的广土巨族、巨型产能、巨型市场,其容量足够包下地球全项科技和产品的供给。中国可以礼让一部分项目于他国以维系其族群生计,但是那需是平等待我之族类。
日本没有经验只有教训
再论两句中国如何“走你美国的路,让你美国无路可走”?
无论是中国现在,还是日本约40年前所遭遇的美国“卡脖子”危机,都是相似的,但仔细观察一下,被卡的主要不是硬件,而是软件。
中美贸易摩擦的最痛点,也是被软件卡脖子。笔者将软件产业定义为第一制造业,硬件已是第二制造业。软件决不是人们不假思索认定的服务业,沒有软件制造产业大发展,引领硬件产业,就没有硬件产业的新发展。
20世纪70年代,日本大规模投资半导体产业,举国体制、研发鼓励、全产业链通吃,其优越的产品质量使得日本半导体硬件很快夺得了世界市场80%的巨大份额。
美国对日本施压,两国于1986年签订了《美日半导体协议》,要求日本必须给美国20%的市场份额。日本确实受到了损失,但此后半导体生产份额跌落到2021年的15%,名落中国;欧盟更是只占3%。日欧没落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软件产业没成气候。
今天,中国站在了与日本曾经相似的位置。或许在很多方面,日本能够为中国发展提供镜鉴,但可以断定,在国民经济存亡的数字经济产业和新能源产业这两大发展方向上,日本没有经验只有教训。
日本的汽车制造业在过去是日本经济最为骄傲的名片。当然,现在丰田汽车依然是全球销量第一的汽车公司,但在新能源这一新赛道上,日本汽车企业未见崭露头角。
汽车业是非常典型的日本兴衰的标尺:日本在第二制造业上做到了极致,却忽略了第一制造业的引领作用。
当前商学院提到的丰田精益生产、管理结构等等,都是在第二制造业上的优化,这也是中国企业需要向日本学习的地方。在管理和效率的提升上,日本企业做的非常好。
但是,在第一制造业也就是软件领域,必须承认日本的建树并不算多,这方面更值得学习的是美国。我看到现在日本产业界、学界都出现了很多的反思,但是日本政府能否意识到这一点并实现转型,还是未知数。
日本半导体业的衰落教训是只重视狭义的硬件制造业,而没有重视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等软件制造业的发展,你听过美国的谷歌、亚马逊、脸书及安卓,但你听过有什么日本的全国性、全球性网络公司吗?没有。这就是日本和欧洲在如今面临产业衰落的重要原因。中国还有几家全国性公司,但还没有全球性公司,必须引以为戒,要有危机感、紧迫感。
在数据智能时代,对市场需求的第一供给和反应是软件制造业。手机的硬件、纳米级半导体是为了实现手机软件机能所代表的市场需求、用户需求。没有了软件侧的需求,就没有了硬件努力的方向。
北京:中关村门头沟园全面复工复产 高科技企业马力全开。图源:视觉中国
我想许多人都记得,2013年前后,任正非曾经提出华为到了关键时刻、华为进入了无人区。这一判断,展现了这位卓越企业家的战略远见。
过去,中国经济发展一直是跟着前人的脚印一步步迈。前面已经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我们并不需要动脑子,跟着跑、去赶超就对了,比如中国现在能够做出比日本更好的电视机。
但在数据智能时代,前无古人了,下一步,脚往哪个方向迈?特别在数据AI大发展的新领域里,一步迈错,可能就意味着一个企业进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而这种生死存亡,不仅是源于一个个企业的选择,产业政策的导向也会对产业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我们认为制造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无人区,那么产业政策也势必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现在能够看到,中国正在作出一系列积极的选择。比如东数西算工程,这首先是大软件工程,其次是为实现这项软件工程的硬件工程。东数西算充分证明软件的算法、算力被认为是国家核心技术的重要组成,也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第一制造业。
站在这个角度,当前时刻非常关键。中国不应该获得了一些网络社会发展优势却自限、放弃优势。从顶层设计角度来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高新产业发展规律的变化,大力支持作为第一制造产业的网络平台产业,使之能够做大做强,像谷歌、亚马逊那样产生全球影响力;这样就能生成出无数的软件灵感,引领硬件制造持续更新换代,无限发展。
欣慰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浙江等地方领导都喊出了支持网络平台企业发展,要求其担负起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
本文转载自观察者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