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14日 31.6°C-34.7°C
澳元 : 人民币=4.69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获过诺奖,当过部长:他为何自称“家族失败者”?(组图)

2023-03-01 来源: 最华人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2009年,哈佛学院毕业典礼上,一位有着亚洲面孔的人正在演讲台上发表他的感言:

“生命太短暂,所以不能空手走过,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

如同他对物理研究注入了毕生的心血。

获过诺奖,当过部长:他为何自称“家族失败者”?(组图) - 1

他就是朱棣文,回顾他的大半生,成绩斐然。30岁进入贝尔实验室,39岁荣获诺贝尔奖,60岁任美国能源部部长……

他人生的每一步,都堪称精英典范,任何一段履历拿出来,都可以吊打很多人。然而,他却自嘲是家族的“笨蛋”。

他的家族到底是何来头?连朱棣文这个天之骄子都认为自己平庸。

1、出生书香世家,代代人才辈出

朱棣文,祖籍江苏太仓,1948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家中排行老二。

获过诺奖,当过部长:他为何自称“家族失败者”?(组图) - 2

从朱棣文的祖父那一辈起,往后代代人才辈出,有“常春藤收割机”和“博士生产器”之称。为此,朱氏家族被誉为“华人第一学霸家族”。

祖父朱祝年是清朝末年读书人,外祖父是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高等教育家、水利学家。

父亲朱汝瑾,母亲李静贞,三个姑姑,哥哥朱筑文和弟弟朱钦文都是名校博士生毕业。

据了解,朱棣文的家族一门12个博士,三代皆教授,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都各有成就。因此,朱氏家族也被誉为“华人第一学霸家族”。

看到此,不得不感叹一句:老天爷太偏爱他一家了。

作为学霸家族的后代,成为学霸仿佛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朱棣文的父母非常重视他们三兄弟的学习教育,为了给他们创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父母学习“孟母三迁”把家搬到了师资一流的纽约加岛。

获过诺奖,当过部长:他为何自称“家族失败者”?(组图) - 3

父亲朱汝瑾为了赚取更多家用,他在当地一家不起眼的学院执教之余,还身兼多职,异常辛苦。母亲李静贞则选择暂缓事业,回归家庭当全职妈妈。

朱棣文三兄弟性格大不相同:哥哥朱筑文性格稳重成熟,从小就是一个超级学霸。老三个性独立叛逆,虽中途辍学,但不影响他后来拿下5个学位。

相比之下,朱棣文性格好动,好奇心强,但学习资质相对较差,表现平庸,就连父亲都曾说他不算是个聪明的孩子。

2、不爱学习爱拆卸,兴趣发展成事业

朱棣文上学时,学习成绩很一般,但他有着超强的动手能力。

从幼儿园起,他就痴迷积木,模型等各种需要手工制作的小玩意。

有一次,为了完成“手工创作”,他甚至烧坏了家里唯一一张吃饭用的塑料桌子。

获过诺奖,当过部长:他为何自称“家族失败者”?(组图) - 4

放学一回到家,朱棣文就冲回房间捣鼓他的小实验。有次,他为买做实验的材料,省下了生活费,为此足足啃了半个月的面包。

但朱棣文不是个只会做实验的“闷葫芦”,他兴趣爱好广泛,画画,体育运动,还参加过学校乐队,可谓是多才多艺。

可生长在“学霸家族”里,这些技能似乎不值一提。经常有人跟他说:“你应该像你家里人一样优秀。”

众人过度的期待,常常压得朱棣文喘不过气来。活在卓越家庭的阴影的他,一度选择辍学几个月,放飞自我。

对于朱棣文的“另类”行为,父母没有多加指责,而是用心引导他,给予他选择的自由,支持他发展自己的兴趣。

获过诺奖,当过部长:他为何自称“家族失败者”?(组图) - 5

只有在朱棣文高中毕业报考大学志愿时,父亲本不赞成他选择物理专业,他认为物理学界高手如云,挑战太多,做实验枯燥苦闷,建议善于绘画的他选择建筑专业。

但朱棣文依然坚持自己的意愿,开明的父亲最终尊重儿子的决定。

由于平时成绩不突出,朱棣文与常春藤失之交臂后,最终前往“罗切斯特大学”。

进入大学那会,朱棣文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自在。他终于摆脱“学霸家族”的阴影,可以无拘无束地做自己。

对于学习,他求知欲爆发。上必修课之余,朱棣文还参加了一个物理基础课程。丰富的讲义,教授精彩的讲解,朱棣文学得不亦乐乎,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

大二时,朱棣文发现自己对数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决定双修物理和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

在兴趣的驱动下,朱棣文的人生“开挂”了。

3、荣获诺奖居要职,自嘲家族失败者

1970年,朱棣文拿到物理与数学双学位。带着梦想的他前往伯克利加大学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毕业后,他应邀去了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工作9年期间,朱棣文发现自己对科研传承工作越来越感兴趣。

于是,当上部门负责人不久的他,决定离开实验室,前往斯坦福大学任教,成为该校首位华裔教授。

在执教期间,他和团队孜孜不倦的研究着“原子冷却技术”,这一干就是10年。

1997年,朱棣文和团队发明的“激光冷却捕捉原子”,为物理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瑞典科学院的认可,凭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过诺奖,当过部长:他为何自称“家族失败者”?(组图) - 6

年仅49岁的朱棣文,是继杨振宁后,第五位获此殊荣的华裔科学家。

诺奖让朱棣文名声大噪,享尽全球声誉。可他比以往更低调谦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淡淡说道:

“那么多杰出的科学家都没有得奖,这说明我只是运气好。家里唯独我不是“常春藤”毕业,拿个诺贝尔奖,可能就是以后在家人面前不会那么抬不起头了。”

获奖后的朱棣文,并没有就此固步自封,他更致力于”生物燃料和太阳能科”方面的研究。

他经常到大型企业做“环境与能源问题”的演讲,建议企业“减少碳排放”,获得各大企业的支持。

朱棣文的研究获得企业资金上的赞助,他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最先进的实验室,培养了一批批科学新秀。

2009年,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成功上任后,在组建政治团队时,由于朱棣文一系列环保观念与奥巴马本人不谋而合,得到了奥巴马的特别关注。

获过诺奖,当过部长:他为何自称“家族失败者”?(组图) - 7

在奥巴马的提名和支持下,朱棣文上任能源部部长,这也是继劳工部赵小兰后第二位华裔部长。

一开始,众人都不相信这个毫无政治经验和商业背景的科学家能胜任这个职位。

对此,朱棣文只是回应一句:“想要降低成本,又要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专家比政客合适多了!”最终,他凭借自身出色的工作能力,获得所有人的认可和好评。

获过诺奖,当过部长:他为何自称“家族失败者”?(组图) - 8

彼时的朱棣文官运亨通,学运顺通,俨然人生赢家。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却一直有一个遗憾:没有学好中文,只会写“朱棣文”三个字。

在美国名利双收,享誉多年的朱棣文,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4、身处异国不忘根,中年回国认祖宗

从小,父母就告诉朱棣文三兄弟:“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家乡在苏州太仓。”父母经常给他们普及中国一些风情世俗,过中国节日,自制中国食物。

在一次访问中,他曾回忆道:“一家人在家里包馄饨,妈妈负责调馅,大哥擀面皮、放馅,我跟小弟在后面负责包馄饨,好像工厂的生产线一样,很有趣。”至今,他还记得那个场景,记得饺子的味道。

在朱棣文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年,朱棣文受年迈父亲朱汝瑾的嘱托,回中国寻根问祖。

当朱棣文踏上祖国这片土地,朱棣文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刻,他足足等了50年。看到赶来庆祝他回乡的村民和亲人,他更是深受感动。

获过诺奖,当过部长:他为何自称“家族失败者”?(组图) - 9

当朱棣文看到家乡落后的学校环境,深知学习重要性的他决定捐建一所小学,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也是在这一年,朱棣文被授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称号。

朱棣文感慨地说:“虽然我生长在美国,但可以说,我身上的基因百分之一百属于中国,我是完完整整的中国人!”

2年后,朱棣文携夫人吉恩第二次回到太仓,检验学校的建设情况。村民为了感谢他,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把学校命名为“朱棣文小学”,并由他亲自揭牌。

获过诺奖,当过部长:他为何自称“家族失败者”?(组图) - 10

往后,他多次受邀回国到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演讲,还被授予北京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13年,朱棣文为了家庭,辞去部长一职,回归校园继续执教。

培养学生之余,作为一个环保宣传者的朱棣坚持每年往返中美多次,致力于做中美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上继续发光发热。

获过诺奖,当过部长:他为何自称“家族失败者”?(组图) - 11

朱棣文对物理倾注了半生的深情,他是实至名归的科学家。他的成功极大鼓励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年轻人:在科学领域上,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同等的创造力。

如今,已逾古稀之年的朱棣文,依然和妻子吉恩一起苦学中文,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他依旧不忘自己的根基和血脉,这样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关键词: 朱棣文家族中国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