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18日 28.3°C-31.0°C
澳元 : 人民币=4.61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进一步脱钩?中国学术数据库为何对外国学者关上大门(组图)

2023-03-29 来源: 美国之音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最大的学术数据库最近以数据出境新法为理由,向多所外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发出通知,将从4月起取消他们的部分访问权限。从事中国研究的学者表示,这是中国与外界的进一步脱钩,也将使研究中国的工作难上加难。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图书馆告诉美国之音,该校在3月17日收到来自中国知网学术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管理方的通知,表示从4月1日开始,他们将无法访问部分数据库。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是受影响的学术机构之一,”该校图书馆公关部经理艾普尔·格林(April Green)通过邮件告诉美国之音。她补充说,学校在4月1日后还可以访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而其他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则被取消。

根据《日经亚洲》(Nikkei Asia)的报道,受影响的图书馆还包括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学和哲学研究所等至少十多个研究机构。

美国之音联系了知网数据库以及受影响的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所和香港城市大学,但至截稿前没有收到回复。

“冷战思维”的最佳体现

中国知网数据库创建于1999年,是中国最大的学术数据库。该数据库惠存了从1915年至今的中国政府报告、学术期刊和论文,涵盖政治、经济、人文和社会科学、科技等诸多领域。对于那些无法亲自到中国图书馆查阅资料的研究者来说,知网数据库提供的资源对他们的研究格外重要。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教授郭丹青(Donald Clarke)在其推文说,“不幸的是,迄今为止,在脱钩方面最活跃的是中国。最新一起案例就是中国关闭了外国对中国知网许多重要数据库的访问。”

进一步脱钩?中国学术数据库为何对外国学者关上大门(组图) - 1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喜娜(Sheena Chestnut Greitens)也发推说,“全美(甚至美国以外?)的研究型图书馆都收到这些通知。中国知网是学者们研究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工具。所以这令人担忧。(希望这个禁令是暂时的,但我对此保持怀疑。)”

进一步脱钩?中国学术数据库为何对外国学者关上大门(组图) - 2


“我们目前所知甚少,还不知道要应对怎样的情况,”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中心院长曾锐生对美国之音说,“知网没有表明哪些数据库可能永远也不会再开放。”

他补充说,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身在中国以外的研究人员仍然可以通过到访中国研究机构来获取这些资源。

“但这意味着他们在被接受成为访问学者之前,首先要经过中国学术机构的审查。而按照习近平的规定,所有这些机构都要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曾锐生补充说。

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高级经济分析师马克·维茨克(Mark Witzke)告诉美国之音,虽然他本人不直接使用知网,但是他阅读的很多研究和参考数据实际源头都来自知网(CNKI)。

“现在获得关于中国的可靠数据越来越难,这次的事件只是最新的例子。没有可靠的数据和研究,就很难真正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他对美国之音说。

伦敦大学教授曾锐生指出,这似乎表明共产党希望通过控制信息来影响外国学术界如何描绘中国。“或许是为了确保外国研究者不能获得某些资源,不能以批判的眼光描绘中国?”他问道。

美国汉学家林培瑞(Perry Link)则认为,这实际上体现了中国领导层目前的思维模式。

“中国共产党的发言人经常指责美国抱持‘冷战思维’。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没有什么比阻止政府报告和学术论文的跨境自由流动更能体现冷战思维了,”他对美国之音说。

庞大数据成当局关注焦点

根据《日经亚洲》的报道,终止外国研究者访问中国知网的通知由其运营商,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发出,理由是需要遵守最新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和其他相关法律。

去年6月,知网就受到中国网信办的审查。中国官媒《环球网》当时报道说,知网“掌握着大量个人信息和涉及国防、工业、电信、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卫生健康、金融等重点行业领域重要数据”,以及“重大项目、重要科技成果及关键技术动态等敏感信息。”

进一步脱钩?中国学术数据库为何对外国学者关上大门(组图) - 3

在北京举行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一幅电子数据显示的中国地图。(2018年7月11日)

《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2022年7月发布,并于9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规定,向境外提供“重要数据”的企业需要申报并接受数据安全评估。

德勤咨询(Deloitte)的分析指出,评估将从国家安全和公众利益角度,以及个人或组织合法权益角度进行。

新浪在去年6月援引专家的话说,知网掌握的庞大数据可能是其受到特别关注的原因。

进一步脱钩?中国学术数据库为何对外国学者关上大门(组图) - 4

悉尼科技大学中国学副教授冯崇义。 (冯崇义提供)

“(外国研究者)能否访问知网也是对中国数据国际传播规则的考验,”世界银行中国局前局长、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郝福满(Bert Hofman)通过电邮对美国之音说,“去年9月发布的法规旨在实现此类传输,而数据自由传输是中国申请加入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CPTPP)等贸易协定的一部分。”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中国学教授冯崇义说,中国领导层现在系统性的阻止“敏感”信息出境,在知网之后,包括万方数据在内的其他数据库可能是下一个审查对象。

“实际上,严控数据从2017年中国通过新的数据安全法和网络安全法之后就开始了,”他说。

学术界如何突破重围?

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中国表示将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数据机构,集中监管中国各类海量数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说,新机构将“负责裁决跨国公司在华业务产生的数据能否出境,此外还将负责企业数据收集和共享规则的制定和执行。”

在习近平上台后,外国学者获取与中国相关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少。《日经亚洲》报道说,天眼查等商业数据平台需要使用VPN才能从外国进行访问。而在香港,由西方研究大陆的学者开设、拥有全面报刊杂志存档的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在2021年1月被并入香港中文大学总图书馆,引发外界对其馆藏完整性的担忧。

“这将对中外学者的交流带来负面影响。知网不仅用于关注中国的问题,它还是中国学者的论文和其他学术著作的资料库。如果中国以外的学者无法进入,这会对学术交流产生相当大的寒蝉效应,”荣鼎集团分析师维茨克说。

他补充道,由于新冠疫情的旅行限制以及中国对许多数字通信平台的长期限制,这种交流已经非常有限。

悉尼大学的冯崇义教授说,在资讯平台被限制的情况下,很多外国学者已经在尝试其他获取中国资料的方法。

例如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在今年年初开始了一个新的项目。这个名为“解读:中国”的项目旨在翻译中国的演讲、学术论文和政府报告,以期给研究中国的人提供一个更好了解中国的资源。

该项目发起人、CSIS中国研究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在网站上解释了这个项目的初衷:“我们常常依赖于其他人对中国的解读。但是我们希望停下来,听一听中国国内的讨论、对话和交流。”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yyymanyyy
yyymanyyy 2023-03-29 回复
好,这下禁止中国访问美国数据库有理有据了
Henry_lin
Henry_lin 2023-03-29 回复
美国应该会让黑客入侵的,放心
YaoloKitty
YaoloKitty 2023-03-29 回复
昂撒经典的倒打一耙,自己永远白莲花,脱钩明明美国提出来的
桃苏
桃苏 2023-03-29 回复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