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4日 22.9°C-24.8°C
澳元 : 人民币=4.59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纽时:从“脱钩”到“去风险”:西方对华政策是如何演变的(图)

2023-05-23 来源: 纽约时报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10条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如果外交官开始上TikTok,“去风险”肯定会成热词。这个词在一些官员中间突然变得流行起来,他们都试图挣脱中国对全球供应链的掌控,同时又不想跟该国完全断绝关系,本周末七国集团会议发表的联合公报就明确表示,这几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目前会致力于“去风险,而不是脱钩”。

用前者是为了听起来更温和、更精确。它反映了在如何应对一个更强大、更强势的中国这个问题上,有关的讨论出现了怎样的演化。但是这个词在金融政策领域也有着令人困扰的历史——鉴于有关去风险的争论还将继续下去,我们不如做一些了解。

去风险是如何流行起来的

“去风险”与中国的关联始于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3月30日的一次讲话,当时她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与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一同出访北京,为什么欧洲没有响应自特朗普总统开始的脱钩呼吁。

纽时:从“脱钩”到“去风险”:西方对华政策是如何演变的(图) - 1

四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一同在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会面。她是用“去风险”一词讨论对华政策的关键推动者。 POOL PHOTO BY LUDOVIC MARIN

“我认为与中国脱钩既不可行,也不符合欧洲的利益,”她说。“我们的关系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的应对也不应该这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专注于去风险,而不是脱钩。”

德国和法国外交官此后在国际场合强调了这个词。亚洲国家也开始对美国官员说,脱钩太过分了,会动摇几十年来的成功的经济一体化。

新加坡网络安全专员许智贤(David Koh)在采访中说,应该以安全为目的,在某些领域要分离,某些领域要合作。

“我认为当系统可互用时,我们能得到大量经济、社会和安全价值,”他说。“我希望我的飞机能从新加坡起飞,在北京安全降落。”

他接着说,全球化经济担心的是“分叉”,一边是中国市场和制造,另一边是得到美国认可的供应链。

这些言论似乎让去风险流行起来。4月27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在一次重要政策讲话中用了这个词。

“我们追求去风险,而不是脱钩,”他说。“去风险从根本上意味着有弹性、有实效的供应链,确保我们不会被任何一个国家所胁迫。”

5月17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S. Jaishankar)也加入进来,称“重要的是在全球经济去风险的同时确保非常有责任心的增长”。

中国怎么看

不出所料,对中国政府来说,“去风险”并没有多大改善。

“去风险给人一种可能是变相脱钩的感觉,”官方媒体《环球时报》在最近的一篇社论中写道。文章认为华盛顿的做法并没有偏离“对维持其世界主导地位的病态迷恋”。

该地区的一些评论人士也对去风险持怀疑态度。“政策的重大改变?”《南华早报》的专栏作家卢纲问道。“我对此表示怀疑。只是听起来没那么好战;潜在的敌意依然存在。”

“去风险”的黑历史

在进入外交语汇之前,这个词作为对美国政府的恐怖主义和洗钱制裁的回应早已存在,指的是越界管辖。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说法,“去风险是指金融机构不加区分地终止或限制与广泛类别客户的业务关系,而不是分析和管理与这些客户相关的具体风险。”

换句话说,在4月之前,“去风险”一词通常的用途带有“不必要的排斥”这一负面含义。

例如,人权团体谴责银行通过拒绝向在叙利亚等地工作的援助机构提供服务来降低风险的做法,这些银行担心,如果一个组织误入向受制裁国家提供援助的灰色地带,会受到罚款。

欧洲委员会2015年的一份报告提出了另一项批评:“去风险可能会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进一步的风险和不透明度,因为终止账户关系有可能迫使实体和个人进入监管较少或不受监管的渠道。”

这意味着去风险会导致执法方面的挑战:各类行为者,无论是可疑的还是正当的,都进入更黑暗的角落进行创新,使他们的行为更难管理。

要点

去风险的历史凸显了世界民主国家面临的挑战:如何与中国保持足够的距离,以减少遭胁迫的风险,同时又不鼓励造成不必要伤害的猜疑或任意行为。

去风险需要艰难、琐碎的决策和解决方案。哪些半导体必须远离中国?所有的医疗器械都需要在中国以外的地方生产吗?TikTok能做些什么,来规避被一家中国公司拥有的风险?

去风险可能比脱钩更圆滑。“谁不喜欢降低风险呢?”亚洲协会中国分析中心主任季北慈(Bates Gill)说。“这只是从措辞上想了一个聪明了许多的方法来思考需要做些什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及其盟友将需要为一些企业进行更多的考量和监管设计,同时允许另一些企业留在中国。而中国本身也在摸索方向,努力实现自给自足。

在制裁的世界里,从公平待遇和经济利益中筛选风险是一项不完美的、不断演变的挑战——对待中国也是如此。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0)
Becca-代购
Becca-代购 2023-05-23 回复
不要让政治阴影笼罩在我们的生活中,希望各国政府能够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yJiay__
yJiay__ 2023-05-23 回复
我觉得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来保障安全,而不是完全断绝与的联系
Tinyyyx1n
Tinyyyx1n 2023-05-23 回复
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中美关系
木酱江讲匠
木酱江讲匠 2023-05-23 回复
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会越来越强大,最终可能成为我们的威胁
limmisuu
limmisuu 2023-05-23 回复
感觉还是有些束手无策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