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09日 22.1°C-24.7°C
澳元 : 人民币=4.56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子女“大龄“父母急,去了国外,还是逃不出相亲噩梦(组图)

2023-07-20 来源: 南风窗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QS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在6月底出炉,海归们又一次展现出争论美国大学“真实”排名的热情。

这时,互联网出现了一个名为“哈爷佛普妈美好生活”的相亲微信群截图。微信群的名字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学校的简称组成。这个群还规定,只有包括布朗、杜克等几所大学的本科或博士毕业生才有资格入群。这份与QS等国际机构差距很大的名单,据说反映了“民间”对于美国高校的看法。

子女“大龄“父母急,去了国外,还是逃不出相亲噩梦(组图) - 1

网上流传的群聊截图

这个微信群,并不是留学生的自娱自乐。若是看仔细一点,就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美国名校ABC相亲群”。ABC是指在美国出生的华裔,而不是出生在中国的留学生。这很有可能是第一代留学生操心自己子女婚姻大事而建的群。

留学生相亲并不新鲜。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长大,接受相亲相对容易。美国出生的华人受到当地约会文化浸染,似乎不存在相亲的必要。这样想的人可能低估了传统的相亲文化在海外扎根的能力。不论人们对相亲的看法是褒是贬,无可否认的是,相亲也在逐渐成为海外华人择偶的选项。

子女“大龄”父母急

海外华人父母心中也有一个子女非婚不可的年龄线。

据美国《世界日报》去年的报道,元旦过后,美国纽约一家联谊会接到的电话就“明显变多”。这家联谊会2007年在新泽西州成立,并在纽约法拉盛设立办公室,从事美国境内婚姻和跨国婚姻的介绍业务。

联谊会的总经理杨女士说,华人认为“过年就要长一岁”,女性的家长尤其会因为孩子已经过了30岁还没有对象而着急,他们认为女性要生孩子,35岁是一道坎。着急的父母有些打电话来登记,有些则亲自登门,帮子女登记资料。

子女“大龄“父母急,去了国外,还是逃不出相亲噩梦(组图) - 2

《初来乍到》第一季剧照

纽约的婚介市场竞争激烈,有好几家华人经营的婚恋中介,还有很多针对亚裔族群的相亲网站。美国华人还会自组相亲微信群,给子女介绍对象。此外,还有人在当地的中文媒体刊登征婚广告。

杨女士向媒体表示,美国华人很难找到对象,一方面是因为华人人数少,而且不少华人女性嫁给其他种族,这样华人男性更难找到配偶。另一方面,尽管网上交友流行,但是信息难以查证,配对成功率也相对较低。杨女士对传统的面对面相亲很有信心,因为面对面可以看清对方的长相与谈吐,了解也更深入。

在新冠疫情暴发后,联谊会也提供了很多其他联系方式,比如电话、视频、微信群等。但有人在美国华人经营的论坛上发帖爆料,说那些相亲的微信群都是家长在帮忙相亲,有的家长群甚至有上千份各种单身者的资料。

子女“大龄“父母急,去了国外,还是逃不出相亲噩梦(组图) - 3

《摘金奇缘》剧照

有人在帖子下回应称,自己的亲戚就在这样的微信群里物色女婿。这些群组大多是美国出生的华人群、哥伦比亚大学群、排名前50的大学群或博士群。发帖者称:“我妈逼着我找对象,为了不让她过多干涉我的生活,我选择自己进入相亲群。”但由于群里家长与他代沟太大,他最后还是选择退群,而让母亲留在里面。

还有住在湾区的受访者向《世界日报》披露,湾区的家长群开始是交流美国生活,孩子毕业就变成了相亲群。很多家长加入的相亲群都多达3个以上。受访者抱怨:“在美国还逃不过相亲,自由恋爱不好吗,为什么要相亲,好烦!”

加拿大相亲角

华人父母对于相亲的执着不容小觑。今年2月,一座位于加拿大大温哥华地区本拿比中央公园的华人相亲角,登上当地媒体环球新闻网的头条。

在公园里,记者目睹了一群又一群说中文的中老年人互相传阅他们的手机或者从钱包里掏出的照片,微笑着点头致意。他们相互询问:你有女儿还是儿子?他们多大了?在哪里上的大学?他们在哪里工作?当然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为什么他们还是单身?

情人节前的周末,相亲角聚集了20到30位家长。活动的组织者王先生告诉环球新闻网,每天会有100多人。王先生说,如果你带着对爱的力量的信念来到这里,公园就会是发生奇迹的地方。

子女“大龄“父母急,去了国外,还是逃不出相亲噩梦(组图) - 4

图源:@可乐在温哥华 视频截图

王先生从去年夏天开始运营这个“线下相亲站点”。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这个相亲角在华人父母中越来越受欢迎,相亲的成功率也很高。据他介绍,这个角落是由300多名华人移民的网上讨论群组发展而来的,这些移民要么是在为自己的孩子找对象,要么是在为自己找对象。他对加拿大媒体说:“许多中国父母和他们的孩子觉得自己的社交圈有点小,他们希望与更多志趣相投的人建立联系。”相亲角充当了一个桥梁。

王先生自己的女儿也即将满26岁,他每周都会去本拿比的相亲角,给女儿物色一个丈夫。他说:“我不太担心,但现在是她开始与人约会的时候了。”他对媒体说,建立相亲角的想法来自他在中国河南省的一次经历,他在那里发现了一个“相亲市场”,父母在里面相互介绍自己的孩子。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钱岳向当地媒体指出,这种相亲角在加拿大是新鲜事,但在中国的大城市早已很受欢迎。研究婚姻和性别的钱岳说:“在我的研究中,许多在温哥华的华人移民发现这个地方很孤独,甚至很难找到朋友。”

子女“大龄“父母急,去了国外,还是逃不出相亲噩梦(组图) - 5

成都人民公园相亲角

钱教授特别提道:“一些研究表明,到了一定年龄还没有结婚生子,他们在中国的父母更有可能患有抑郁症并且精神状况不佳。”与此同时,到一定年龄还没有结婚的孩子也会受到歧视。她希望家长能够尊重孩子的决定。

相亲角的组织者王先生也认同钱教授的看法。他不认为家长有权力替孩子决定,家长所能做的是介绍可能的候选人。业余爱好是写抒情诗的王先生认为,爱情是世界上最纯洁的东西。“轻而易举凭借金钱、权力和尊严征服了世界的成功者,很可能找不到真爱。”

“鄙视链”中的位置

现实中海外华人的交友,要比王先生对爱情的浪漫想象残酷得多。进入约会或相亲游戏的年轻人不得不一再认清自己在“鄙视链”中的位置,做出“理性选择”。

有研究表明,即使在使用交友软体的年轻人中,海外的华人也更倾向与华人约会。澳大利亚研究型媒体《对话》今年2月发布的研究指出,海外华人的主要约会网站是用户以华人为主的“两颗红豆”与“探探”。

子女“大龄“父母急,去了国外,还是逃不出相亲噩梦(组图) - 6

探探APP

钱岳教授是这篇报告的共同作者之一。她们在2018-2019年采访了31名加拿大温哥华地区的华人异性恋移民,大约有一半的人更喜欢和有相同种族背景的人约会,他们中的许多人更喜欢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华人移民。他们认为,在相似的年龄从华人移民到加拿大,表明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于是更容易相互理解和对话,也更容易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这些华人受访者认为,在像“Tinder”这样的西方约会软件上认识人很有挑战性,因为西方约会软件上“很少有华人”,即使有也是那些不会说中文的华人。

研究还发现,男性的华人移民比女性更有可能依赖“两颗红豆”或“探探”这种属于所谓“少数族裔”的网络社区。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个人偏好,而是植根于他们在约会中受到歧视生活的经历。有一位男性受访者说,他曾经收到一位白人女性的评论:“你是第一个引起我注意的亚洲男人。”虽然这句话本意是赞美,但感觉更像是蔑视,呼应了亚洲男性“没有男子气概”和“没有吸引力”的刻板印象。

子女“大龄“父母急,去了国外,还是逃不出相亲噩梦(组图) - 7

《西游ABC》第一季剧照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2020年的另一份研究则做了一个实验:研究者同时在网上注册两个账号,分别为华人男性和华人女性。两人除了性别不一样,在性格爱好、年龄、职业、收入方面完全相同,名字也是中性的“Blake”。结果显示,女性的Blake收获了大量来自陌生人的“赞”“抛媚眼”,而男性的Blake则什么也没有收到。这从侧面证明了华人男性在西方隐形的种族鄙视链中所处的位置。

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最近越来越多新闻报道,有澳大利亚或加拿大的单身华人回国相亲,认为在中国机会可能更多。但是他们很快就会发现,海外华人在国内的婚恋市场上并无明显优势,因为他们面临的是另一种建立在“门当户对”之上的“鄙视链”。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糯米不走运
糯米不走运 2023-07-20 回复
相亲角,听起来好像电视剧情节,没想到现实中也有这种地方。
Elaine_DLJ
Elaine_DLJ 2023-07-20 回复
到了一定年龄还没结婚,父母担心孩子会变成剩女剩男,真是压力山大。
小Katty
小Katty 2023-07-20 回复
父母们都好焦虑,连过年都不能安心过了,非要给孩子找对象。
大老细
大老细 2023-07-20 回复
还是相亲这种传统方式最实在,不用担心被骗,面对面看清对方才放心。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