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的绿化工人被暴雨冲走,3天后找到遗体:时代一滴雨,是多少人身上的一座山(组图)
7月19日下午,强对流天气带来的暴雨袭扰了南京。
那一天南京雨花街道瞬时降水达到恐怖的84.5毫米。
在涵洞下躲雨的66岁的绿化工人蒋梅花不幸被大水冲走,3天后,22日她的遗体被找到。
但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恶劣天气的新闻。
时代的一滴雨,也是蒋梅花人生的千斤重。
01
蒋梅花工作地点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守正路的滨水步道。
做的是城市绿化,负责修剪灌木,或者整理草坪。
活不算轻松,不论是下小雨还是出太阳,都得照常出工。
和其他同事相比,蒋梅花还得再加一份苦。
她的家住在南京市区33公里外的陈庄村,想要赶在6点前到单位打卡,就需要凌晨4点钟起床。
坐着面包车花2个小时横穿长江大桥,是蒋梅花每天的通勤路线。
对于一个66岁的老人老说,长途搭车无疑是煎熬的。
但是对于一个66岁的母亲来说,这点苦是要吃的。
蒋梅花一家是村里的外来户,经济上比不了本地人。
村里人盖两层楼房时,他们家还是小平房。
说不清是什么时候,大概是有了一儿一女,蒋梅花就慢慢习惯4点多起床做工。
从洗衣服到一日三餐,都由蒋梅花一个人张罗。
丈夫是从不过问家务事的,除了田里的重活,和蒋梅花的养老金。
养老金一个月五六百块钱,一年下来有6000块,都归丈夫掌握。
蒋梅花没有过异议。
吃东西的时候,她会把好肉给家里人,自己吃带骨头的。
家里养的鸡下了蛋,她从来不吃。
也很少买新衣服,穿的是亲戚淘汰下来的旧款。
现在打工,就穿工地上的劳保服。
她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一直在找活做。
帮别人锄田埂,一天90,现在做绿化,一天一百多一点。
村里人都说她是把打工当做上班,好像今天不做,就旷了工。
02
旷工会有惩罚,蒋梅花也是。
她的儿子25岁那年染上了赌博,输光了钱,也离了婚。
一直到2021年,儿子才彻底戒掉赌瘾。
今年儿子已经43岁了,在深圳送快递维生。
中间的日子里,照顾孙女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蒋梅花身上。
她白天在地里干活,傍晚去镇上接孙女放学,然后给孙女做好饭,收拾完再回家。
从村里到镇上有五六公里,蒋梅花不会骑车,来回都是走着去。
照顾完孙女,还要操心儿子的工作。
有一段时间,儿子找了一份送菜的工作,但是需要早上5点起床。
他担心自己起不来,蒋梅花就每天5点钟打电话叫儿子起床,一直坚持了2个多月。
过年回家前,蒋梅花还要偷偷塞给儿子几百款,说“你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
作为村里少有的考上过大专的人,在蒋梅花心里,儿子一直是聪明的,只是走错了一段路而已。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因为赌博,蒋梅花的儿子在村里没什么地位,是没出息的例子。
即使是亲生父亲,也很嫌弃。
蒋梅花想要帮衬儿子和孙女,只能自己去打工赚钱。
她旷工了,儿子、孙女就要多受累了。
其实去年,戒掉赌瘾的儿子生活已经步入正轨,他还给了蒋梅花2000块钱做生活费,让她不要再去打工,但是蒋梅花没收。
“今天不去干活,今天就少挣100多块钱。”
03
出事那天7月19日下午三点左右,南京下了小雨,蒋梅花和工友、村民跑进了平时休息的涵洞里躲雨。
但是雨下得怪,水也涨得很快,只几分钟就漫过了台阶。
“快赶上一辆小轿车的行驶速度”。
一名同伴让大家用手反撑桥顶,以保持平衡避免被雨水冲走。
可是身高只有一米五左右的蒋梅花做起来十分勉强。
几分钟后,雨水涨到膝盖,躲雨的人纷纷被冲入水中。
有人在慌乱中抱住了石头,有人幸运地被步道旁的石椅、景观树挡住。这些人都得到了自救,或被路过的好心人搭救。
只有身材矮小的蒋梅花,像漏网之鱼一般从障碍物的缝隙里漂过,漂向远处。
一个同事说,以前下大雨,南京其他地方的涵洞,都会有警察在涵洞积水位置值守或是放置警示牌禁止行人通过。
这次出事前,因为是新建的涵洞没来得及提醒。
几个人也没有安全意识。
不过蒋梅花的儿子认为,母亲一行六人避雨处本身属于一处景观步道。
事发时附近并无相关警示,母亲也未收到公司的相关提醒通知。
后续落水幸存者也都是通过自救或附近居民帮助才获救,质疑相关部门的应急措施有所缺位。
其实,特殊天气,按理说就不该户外作业的。
但是现在,一个绿化工在涵洞躲雨被冲走,也确实偏向一场综合性的意外。
如果在这个涵洞里躲雨的是另一个绿化工,可能也同样会被雨水冲走。
可这一切又不能让人仅仅当做一个关于安全意识的新闻。
蒋梅花是一位普通的工人,但是她的工作对城市却十分重要。
她是一个平凡的妇女,但她的存在支撑起了两代人的家庭。
一个很典型的中式家庭:
手握大权但时常挂起的父亲,承担家庭和经济重担的母亲,被宠爱的儿子和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女儿。
04
彼此之间没有多余的热情,对生活没有多余的想象。
只要名义上家还是完整的,仅此而已。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蒋梅花的前半生报道是很少的。
想必总是被忽略,直到嫁了人才有了姓名。
成为妻子和母亲的时候,又围着丈夫和儿子操劳。
儿子染上赌博,还需要自己去打工赚钱补贴子女。
不会骑车,也要走五六公里路,接送孙女放学。
一天24小时,不知道有几分钟属于她自己。
像被藤壶寄生的鲸鱼,甩不掉只能慢慢被压得喘不过气,沉入大海。
而那一片死水又因为鲸鱼的逝去有了万物生的营养。
好比蒋梅花意外去世后,当地肯定会赔一笔钱,这一笔钱留给了丈夫和子女。
据蒋梅花的儿子说,园林公司认定母亲是属于意外死亡,初步协调赔偿20万元。
最后一点价值也留给了别人。
就像甘蔗一样被榨汁,看得只想骂人。
但是你又很难真得去指责谁。
因为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母亲的缩影,她扛起来儿子辈,又在扛孙子辈。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才终于完成任务。
或者说,这样的家庭,也是她自己惯出来的。
在传统家庭道德伦理观念下,她承担了太多,付出了很多。
可自己把什么事都做完了,那,家庭里的另一半在哪里?
05
如果少操一点心,如果不是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揽,如果坚决和儿子分家.......
一生为家里每个人操劳,却不懂得问问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知道停下来休息片刻。
其实少做一天工,少挣100块,跟身体跟家庭持续发展相比,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像自驾游的苏敏一样,从结婚到2020年,整整30多年里,她都是抑郁的、被管控的。
因为丈夫“大男子主义”思想很严重,几乎不做家务,照顾孩子、老人、操持洗衣做饭等等全都扔给苏敏。
还总是挑剔苏敏做的不好。
为了女儿和外孙,苏敏忍了下来,但忍让并不意味着能让丈夫满意。
既然丈夫看自己不顺眼,自己就走出这个泥沼。
现在苏敏解脱了,丈夫也反思了。
不过如果真做到这些,可能大多数人反而会责怪自己不是一个好女人好妈妈吧。
即便是苏敏也有这样的时候,那毕竟是她的家。
“我知道现实,我也抱有期望,我希望我们两个能平心静气地谈谈。我希望我们一个大家庭和和睦睦地过下去。”
06
而现在的蒋梅花比起苏敏,她更主动。
她是自觉的,甚至是感激的。
66岁还有班可上有钱可赚,还有在这个家里存在的价值。
如果不是意外,她还会继续辛苦工作,包办家中所有家务,为家庭奉献一生。
她不觉得自己可怜,不让孩子知道太多,怕带来一些思想包袱。
但我想,她也并非没有想过对策。
只因为一体两面,付出的是她,受累的是她,最终她能达成和解的也只有自己。
多付出一些吧,既然已经踏入深渊。
与其看着一家人受累,不如自己一人承担。
这是为母则刚,这是家庭至上。
就像前段时间安徽那个母亲,一个患有长期慢性病的老人,每年都要住院续命。
后来心疼钱就不住院了,只在家吃药。
但是吃了一段时间,觉得吃药也花钱,就停了药。
最近,为了彻底不拖累孩子,老妈妈直接喝下了农药。
监控视频里,她捂着肚子艰难地走出了家门。
视频的主人也就是这位母亲的儿子说,老人是找了一个角落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然后,然后在走之前,这个老妈妈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
还在厨房里给孩子留好了饭菜。
评论区有句形容:坡道上的家,妈妈一个人奋力向上推。
只是不知道,为母则刚的努力,是把巨石推上山顶,还是将自己推入绝境?
但是很多母亲都是这样。
做饭永远是她做,吃饭永远是大家先吃。
为了避免尴尬,母亲还会主动挑吃饭的时间去做一些活。
等到大家吃得差不多了,才顾得上说一句,你怎么每次在吃饭的时候干活?
这时候母亲都会笑着吃点剩菜然后马上去洗碗。
这样的母亲往往会存下一笔钱,但是她情愿给孩子买房,给孙子讨媳妇准备彩礼,都不愿治自己的病。
又气又敬,心疼,也恨。
07
还有很多话想说,说不出来了......
蒋梅花像你我的妈妈一样,苦了一辈子的母亲,劳了一辈子的母亲。
其实这世间,唯一连命都可以毫不犹豫给你的,只有这样的妈妈。
可不知道到底是谁对不起她,也不知道人生为什么那么多的难。
来得轻巧,走得糊涂,万家灯火,女人是灯油。
苦的只有平凡的老母亲。
老母亲的苦,她一个人受着。
就像《女性贫困》里说的:“我哪里还有什么理想,若硬说有的话,那就是想摆脱现有的困境,过上不为吃穿发愁的日子吧。”
也像小说里的桥段:“她这匆匆一生,为人妇,为人母,都做到了她能做到的最好,可到头来如水无痕,像人死时最后一滴泪,很快就会干去。”
愿她的来世,不要做苦梅。轻松些,再轻松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