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和Threads“昙花一现”?揭示快速普及产品的挑战(组图)
自2022年11月推出以来,ChatGPT的用户参与度最近首次出现下降。从5月到6月,参与度下降了9.7%,其中美国的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0.3%。
在科技界,企业总是争先恐后地推出新的创新产品,以争取「先发优势」(first mover’s advantage)。这是指企业通过率先进入新的产品类别或市场,获得领先于竞争对手的能力。
然而,成为先驱者并不能保证一帆风顺,虽然会带来一些公认的好处,但也会引来大量挑战。
Threads和ChatGPT的近期用户数量下降证明了这一现实,即用户普遍且迅速接受一个应用程式,并不一定会带来长期的成功。
之所以快速普及并不一定意味着成功有几个原因,包括不可持续的增长、扩展基础设施不足,以及缺乏留住用户的策略。
不可持续的增长
不可持续增长的概念源于一个平台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无法维护或保持用户体验的质量。
这才是真正的挑战所在:如何有效地扩大产品或服务的规模,而这正是不可持续增长与技术成熟度这两条曲线(Gartner Hype Cycle)的交汇点。
图为2023年2月3日,电脑屏幕上显示ChatGPT就「人工智能能为人类提供什么」这一问题生成的答案。(Getty)
技术成熟度曲线是一个显示新兴技术应用阶段的模型:从最初的炒作和夸大的期望,到用户幻灭和怀疑,再到实际应用和进入主流市场后的生产力。
线形图说明Threads和ChatGPT都经历了一个炒作和期望值膨胀期,随后用户兴趣下降。
不可持续的增长之下,像ChatGPT和Threads这样的产品似乎已经到了被称为「期望膨胀高峰」的阶段,由新产品的宣传产生过度热情和不切实际的期望。在这一阶段,用户会因产品的新颖及在炒作的推动下迅速采用该产品。
然而,这一阶段往往会引来「幻灭后的低谷」(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即产品无法满足用户不切实际的期望,导致对产品的兴趣下降。
这表明产品的发展速度可能已经超过了其提供卓越的用户体验能力。如果不根据用户反馈改进产品,用户参与度就会随之下降。
这种兴衰突显了在快速普及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增长所面临的挑战。最初的炒作往往会吸引大量用户涌入,但如果没有明确的、可扩大规模的战略来保持质量和参与度,平台很快就会失去吸引力。
上图说明ChatGPT和Threads如何融入Gartner Hype Cycle。(作者提供),
扩展基础设施不足
当一个平台的用户群迅速扩大时,该平台的基础设施能否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就变得至关重要。
伴随着产品成功发布而突然涌入的大量用户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有助于数据收集、用户反馈和增加收入,但同时也考验着平台基础设施的可扩展性。
如果底层技术、支援服务或运营策略不具备可扩展性,产品可能会出现加载速度慢、经常崩溃或缺乏及时的客户支援等问题,所有这些都会给用户体验和产品的长期成功造成伤害。
例如,ChatGPT背后的公司OpenAI由于基础设施的限制,不得不限制ChatGPT-4 的用户每三小时只能提交25条信息,包括对那些付费会员。虽然这有助于减轻基础设施的负荷,但对用户来说这就是一个挑战。
习惯于与ChatGPT-3进行无限互动的用户现在要为有限制的服务付费。这可能会无意中降低用户参与度,并导致用户流失,从而凸显了管理基础设施和保持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微妙平衡。
图为Meta推出的Threads应用程式标志被放置在破碎的Twitter 应用程式标志上。(Reuters)
缺乏留住用户的策略
科技企业难以留住用户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优先考虑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假如在产品开发中不考虑用户反馈,企业最终提供的产品可能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此外,企业还必须为用户提供有效的支持。不充分或不明确的用户指引可能会让用户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从而放弃产品。在ChatGPT的案例中,OpenAI提供了平台使用的基本说明,但主要靠用户自己探索。
用户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尝试各种指令,得到一些无意义的回复,从而产生了不确定性和挫败感。用户指引的不足可能会导致参与率降低,正如OpenAI最近出现的参与率下降那样。
最后,人们对安全威胁和私隐的担忧与日俱增,这也引发了新技术如何保护用户的问题。对更多个性化体验的需求与私隐之间的冲突会产生一种现象,即个人定制—私隐悖论。
随着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存储方式越来越感到不安,缺乏适当的监管会导致个性化服务或技术的使用率下降。
虽然用户快速采用产品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这并不能保证长期的成功。在增长和基础设施可扩展性之间取得适当平衡、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保持用户信任以及投资于持续创新,是在竞争激烈的科技领域取得持久成功的基石。